名人素材:金岳霖 【素材呈现一】 金岳霖“天真”的背后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在生活中是个风趣幽默的人,有时还不乏天真。有一次,正值三伏天,几位朋友到金岳霖家串门。金岳霖苦着一张脸说:“请大家帮我一个忙。”然后把大家带进了客厅。不大一会儿,他的厨师便给每个人都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奶。原来,金岳霖冬天很喜欢喝牛奶,便订了很多。夏天到了,他的食欲下降,于是,他便请朋友们帮忙把这些牛奶消灭掉。在当时牛奶还是奢侈品,大家都既沾了光,又落了个助人为乐,心里美滋滋的。 临走时,一位朋友看着金岳霖发愁的样子,悄悄对他说:“其实,你可以跟送牛奶的说夏天少订一些的。”金岳霖瞪着大眼睛说:“还可以这样呀,我以为订下了数量就不能改了呢。”金岳霖天真的表情引来了朋友们的哈哈大笑。可是,之后接连几天,朋友们还是会接到金岳霖的邀请,请他们来帮忙喝牛奶。 后来,一位朋友从金岳霖的厨师那里得知,送奶工的工资是按送奶的数量提成的,金岳霖不忍心看着送奶工因为自己少订奶而扣奖金,于是就没有提出退订的要求。 【运用示例】原来,大师“天真”背后是一颗博爱、悲悯的心。这种处处为别人着想,并在暗地给予帮助的美德实在令人钦佩。 【运用点拨】善良是一盏灯;令人感动的 ;爱让生活更美……
【素材呈现二】 一通哭笑不得的紧急电话 金岳霖很有绅士气度,但他又常常表现得很不像绅士。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素,与鸡平等共餐。有一天,金岳霖给他的朋友医科博士杨步伟打电话,说有要紧的事,想请杨步伟进城,说越快越好,事办好了请吃烤鸭。杨步伟是医生,以为金岳霖的家人生了急病,便和赵元任将信将疑地进了城。到了金岳霖家,他才知道不是人的事而是鸡的事。原来,金岳霖养了一只鸡,三天了,一个蛋生不下来。杨步伟听了,又好气,又好笑。把鸡抓来一看,原来金岳霖经常给它喂鱼肝油,以至于鸡有十八磅重,因此鸡蛋下不来,但是已有一半在外面,杨步伟一掏就出来了。金岳霖一见,赞叹不已。事后,为表庆贺,他们一起去烤鸭店吃烤鸭。 【适用话题】心态、人生态度、率性而为…… 【运用点拨】穿插素材,印证观点。 【运用示例】 让别人折磨自己,是弱者;自己折磨自己,是傻子;真正的智者,是永远不会囿于困境之中的。就像金岳霖,作为品格高尚的绅士,却从来不拘泥于绅士的形式,为了一只三天不下蛋的母鸡,而给医科博士打紧急电话,足以证明他以自己的率性享受着最快乐的生命。他是一个真正的智者,一个能够驾驭生活的智者。 【素材呈现三】 重写《知识论》 《知识论》是金岳霖的呕心沥血之作,命运多舛。金岳霖曾回忆:“花时间最长、灾难最多的是《知识论》。抗战期间,这本书我在昆明就已写成。那时日本飞机常来轰炸,我只好把稿子带着跑,到了北边山上,我就坐在稿子上。那次轰炸时间长,天也快黑了,我站起来就走,稿子就落在山上了。等到我记起回去,已不见了踪影。一本六七十万字的书不是可以记住的,所谓再写只可能是从头到尾写新的。”世间帝王坐失江山的不乏其人,学者坐失手稿的却罕见,这件事当年就传为笑谈。 【运用点拨】素材转述,提炼观点。 【运用示例】当代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花了近十年心血,写出了洋洋60万言的一部《知识论》。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时,他一直将它带在身边,甚至在躲避敌机的空袭时都不例外。但有一次,当他躲避空袭时,由于情形危急,在敌机飞走以后,他和大伙儿一起回到自己的住所,就这样,那部沉甸甸的手稿便遗失了。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使他痛苦万分。然而他并没有为这巨大的内心伤痛所击倒,而是静下心来开始了艰难的重新撰写的过程。又经过了漫长的十年,他写出了一部全新的《知识论》手稿。可以说,这种知难而进的生命韧性,是一个学者学术品格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素材呈现四】 此情只应天上有 金岳霖先生的爱情是最浪漫,也是最纯洁的。他终生未娶,因为他深深爱恋林徽因。金岳霖对林徽因的人品才华赞羡至极,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因此,他们之间因为能够心灵沟通,从而成为彼此的知己。 金岳霖和梁思成夫妇交情很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偶尔不在一地,他也总是跑到梁家居住。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曾坦言:“最爱林徽因的人,其实是金岳霖。”金岳霖曾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写过一副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1955年,林徽因去世,金岳霖异常痛苦,他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林徽因走了!”然后便号啕大哭。在林徽因追悼会上,金岳霖与邓以蜇联名题写的挽联格外引人注目:“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九十岁的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不已。 【运用点拨】 对于名人素材,在运用时不能不加选择、不加修饰地堆砌,而且名人素材不一定非要运用到议论文中充当论据。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也可以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素材。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有一个要求,就是“感情真挚”。历史文化人物和我们距离较远,因此,在运用历史文化人物素材时,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的存在,那就不可能有真挚的感情,也就不可能运用此类素材写出好文章。 要有“我”的存在就要用“我心”去感受历史人物。这就要求我们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时,要深入到人物的“内心”,用“我”的心去感知“他”的心, “他”的精神和思想。 【运用示例】 “我的话,只对她说。”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多年以后的今天拿出来,依然那么有分量,砸得人心随之一颤。那个生命中,无法替代的那个女人啊,就这样,用一生的时间,跟着你,爱着你,感受你,以心抚摸你,却总是伤了自己。 有人说,成熟的心境在于,可以一边哭泣,一边微笑。金岳霖,那留在世人面前的微笑背后,有谁读懂了他的泪?浅爱深深,静默于心。淡淡地,看似无味,却心甘情愿地交付了一生。 这个伟大的哲学家,使自己的一生都活在哲学的范畴,理性,而从不逾越。他爱林徽因,可以当着梁思成的面,爱得自然,爱得坦然,爱得无私无邪,亦无怨无悔。多么神奇的大智慧! 这样的爱,就像午后的阳光,慵懒,倦怠,却异常的清醒,热辣。从午后,拉至深夜,就好像一个轮回般的久远绵长,日复一日。 俗话说,用进废退。可这个沉默理性的大男人,竟以沉默,让自己的爱意常好常新,永不退转。爱一个人,能让自己的心常安常在,该是怎样的大爱,有着怎样的缄默情怀。 【素材呈现五】 魏晋风度 金岳霖最有名的癖好是养鸡。他头一次养的鸡是从北京庙会上买来的一对黑狼山鸡。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公鸡没多久便长到了九斤四两,母鸡也超过了九斤。冬天,金老担心它们受冻,看到书上说可以喂点鱼肝油御寒,他就用灌墨水笔的管子灌了它们一管子鱼肝油。结果,这两只宝贝鸡很快就在窝里寿终正寝了。 后来,他又养了一只云南斗鸡。这只公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他在同桌吃饭,他与鸡平等共餐,安之若素。晋朝的阮咸曾经与猪一起喝酒,这让金岳霖多了一种魏晋风度。偶尔,金岳霖会带着大公鸡出去溜达,引来很多路人围观,但鸡不在乎,他也不在乎。 有一次,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接到金老的一个紧急电话,让她赶快进城。杨步伟问什么事,金老支支吾吾,只是让她越快越好。原来,金岳霖养了一只母鸡,最近反常地连续三天不下一个蛋。金岳霖担心鸡难产,赶紧请这位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博士毕业的杨步伟过来看一看。杨步伟听了之后又好气又好笑,把鸡抓来一看,原来金老经常给鸡喂鱼肝油,以至营养过剩,鸡蛋卡住出不来。杨步伟伸手一掏,问题马上解决。金岳霖一见,欣喜不已。为表感谢,他特地邀请杨步伟一家去吃烤鸭。 【运用示例】 他是一个能够让人心潮澎湃的人物,他的行为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种能够让人心头一热的情怀。他没有赶上那个崇尚风雅的时代,却将风雅的本质展示得淋漓尽致。精心地呵护,断送了两只鸡的性命,他没有甘心;让一只斗鸡享受与自己平等的权利,他乐得为之;为了一只鸡,他竟然惊动留学博士。在他的眼中,人与动物天生就应该平等。或许,有人会说他够神经,然而,在这份神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一种最真的性情。他是一个传奇,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名士风流,看到了鲜明的人生个性。带着风雅的魏晋风度,他用最纯洁的灵魂,为我们展示出最出色的人生。 【素材呈现六】 学会存钱 贪玩的金岳霖像小孩子一样率性天真,我行我素,因此,也闹了不少笑话。有一天,梁思成看到金岳霖的厨师外出采购,手捏一张5000余元的人民币活期存折,感到大为惊讶。在上世纪60年代,5000块钱可是一笔巨款。梁思成忙问金岳霖缘由,金老答:“这样方便。”梁思成说:“若不慎遗失,岂不是很冤枉?”金老还是说:“这样方便。”梁思成只好跟他建议:“这样吧,存个死期,存个活期,两全其美,而且死期利率高于活期……”谁知金岳霖连连摆手:“使不得的,本无奉献,那样岂不占了国家便宜?”梁思成无可奈何,只得详细为他解释储蓄规则,金岳霖这才理解了,满脸笑容,对梁思成说:“你真聪明,过两天你陪我去存钱啊。”两人遂约定了存钱的日期。 没想到的是,到了约定存钱的那天,金岳霖却改了主意。梁思成问:“又出了什么问题?”金岳霖面露难色:“阿福现在年纪大了,我曾经答应他在我死后留一笔钱给他做养老金的。如果我把钱存进了银行,说不定哪天我突然死了,没有我本人签字,阿福就取不出这笔钱,我岂不是对阿福食言了。” 梁思成哭笑不得:“不要紧的,你可以拿出一部分钱为阿福另立户头啊,这样就不影响你存钱了。”金岳霖听完,恍然大悟:“还是你聪明!”另外,金岳霖还为他的司机、保姆等人都留下了退休后的生活资金。 【运用示例】 生活中充满着逻辑,而一个真正的逻辑大师,却往往对一些最简单的逻辑有一种与常人不同的理解,这应该算是一种生活的疏离。在金岳霖的世界里,金钱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也绝不会因此而去算计。当问起他不存钱的原因,竟然是怕占了国家的便宜。他没有亲人,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亲人,一个事事不关心的人,却细心地呵护着这些非亲非故的人。这就是金岳霖,一个异于常人思维的逻辑大师,一个最简单的人,也是一个最感性的人,他的感性,足以让每一个同样充满着感性的人为之动容。 【素材呈现七】 哲学动物 金岳霖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哲学家,是一个拥有自己思想体系,有自己信仰的知识分子。西南联大时期,金岳霖与他的学生殷海光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当时正是各种主义竞相涌起的时候,殷海光问他的老师,哪一派是真理。金岳霖沉吟片刻后,缓缓作答:“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人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殷海光又问:“那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金岳霖说:“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休谟、康德、罗素的思想。”这段话,后来影响了殷海光整整一生。 【运用示例】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一个具备了丰富思想的人,往往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着整个社会思想的发展。金岳霖就是一个用思想武装起来的哲学家。或许,我们会羡慕他从幼年便开始获得的成功;或许,我们会感慨他对命运掌握自如的从容。其实,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随性而为,快乐自己。一次次的转变,丰富了他的人生,也给了他适应的本领。自成体系的研究,让他对人生多了一份理解。应该说,能够作为金岳霖的学生,殷海光是幸运的,他从恩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让他一生都受益无穷。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能够给别人带来影响,那么,他便为这个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细数金岳霖留下的生命痕迹,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表达崇敬之情。请记住这个名字。 素心人“金岳霖先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烽火连天,八年抗战尤其艰苦卓绝,西南联合大学就存在于这一时期。1937年8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西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汪曾祺笔下《金岳霖先生》一开篇就写道:“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生存于如此艰苦时期的教授们,怎么还能“有趣”呢? 一、自由联大风——“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 金岳霖先生在给每个新班级的学生上第一节课前,“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为自己常年戴呢帽、进教室也不脱的行为做了解释。原来他的眼睛有毛病,怕光,“即使是到美国治了后也还不太好”。他的“一副眼镜,一只镜片是黑的,一只镜片是白的”。金先生就戴着这样的呢帽、这样的眼镜,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联大的土路,是写实,道出了当时环境的艰苦;金先生“深一脚浅一脚”也是写实,道出金先生眼睛不好后走土路的不易;联想一下,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坚持学术之路何尝不是“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而孤独地前行着?联大那么多教授在时时“跑警报”躲炸弹的环境中还能从容教书,还能给学生留下“有趣”的印象,何尝不是精神强大,执着坚守,求自由呢? “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在“蒋介石的干儿子”家里开校友会时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朱自清先生有一阵穿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除体育教员教授是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在那个艰苦时代,物质短缺,教授们贫寒中洒脱从容,不是一味要么要长袍飘飘,要么要西装革履,而是服饰各色各样,这也让我们感受到联大一种自由的校风。 二、将逻辑坚持到底——“王浩,你以为如何” “金先生为什么要搞逻辑?”大概是陈蕴珍,即萧珊问道。“她的意思是这种学问是多么的枯燥!”金先生没有苦口婆心讲大道理而是直接回答“我觉得它很好玩”。“好玩儿”,多么纯真率性的回答,由心而发呀。可见他眼中的逻辑是一种兴趣,他的专研是兴趣使然。 金先生讲授选修课《符号逻辑》时,常会在上课过程中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因为这门课“简直是天书”,“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这不就是哲学鼻祖“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么。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许多小说”。沈从文请他以“小说和哲学”为题作讲座,他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并指出“《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全然不顾朋友请他的初衷,执着地坚持自己对哲学的理解。他的结论,未必是金科玉律,但是他能坚持自己的逻辑,这点极其可贵;这是一种学术的自由与精神的独立。正如时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先生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撰写的碑文中所写,“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可谓是一语中的。众多的联大学子后来说起西南联大办学的成功原因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自由”与“独立”。 金先生的大作《论道》就是怀疑休谟的成果,可见他追求学术自由而治学严谨。金岳霖得意弟子王浩是知名学者,“师承金先生”,“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可见金先生学术之精,影响之大。 三、真挚师生情——“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金先生的逻辑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大学生不翘课,可见他的课吸引人。他讲课提问方式也是别出心裁,不按章法,有时他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这时所有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心里都唱起了“忐忑”,但又有点兴奋。为什么会这样提问?一是联大没有点名册,二是在不点名的情况下人数也很多。可见联大学习风气自由浓厚,更能让我们想到金先生的课吸引人。能让学生对上课抱有期待,始终紧张而兴奋的课,必然是有趣的课,上课的老师必然是有趣的人。师生之间必然结成了真诚的情谊。 不仅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提问,一次林国达提出一个怪问题,金先生机智反问:“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d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林国达傻了。林国达当然无法垂直于黑板,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错误。用怪问题回答怪问题,金先生的智慧可见一斑。 林国达游泳淹死了。“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专门这么写一笔,说明金先生平时是有笑容的;可是这次,他为自己的学生遭遇不幸而哀痛,一节课沉痛着,情意真诚。 四、至死不渝的爱情——“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为什么要在北京饭店呢?北京饭店当时是接待国内外重要人物的饭店,金先生选择北京饭店这个地方请吃饭可见其对此事的重视,“今天是徽因的生日。”简单的话语带出实际行动,大家不知情下被请到这吃饭可见金先生内心情感的隐忍多年,更能看到他对林徽因的真挚隋深。多年后金先生还为林徽因过冥寿,此时林徽因已死29年了,时为1984年,金岳霖已90岁,也正是在这一年,金岳霖先生与世长辞。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夫妇,两人在建筑学上卓有建树;金岳霖也爱林徽因。三位成为终生的朋友,金岳霖也终身未娶。林徽因先过世,梁思成在过世之前,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照顾好金爸爸。这些知识分子身上的境界,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种德行不是刻意追求的,是很自然的,不仅有中国古代儒家的美,也有从西方留学带回的绅士文明。金先生身上兼有古今中西多重美德,对待内心的情感亦是展现出美好的一面。 刘培育曾说:“评价金先生真诚,不能用真诚两个字,必须加上非常真诚!”哲学大师冯友兰回忆金岳霖曾说:“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哲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l生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这几句话对于金先生的风度也完全可以使用,这种风度,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说的雅人深致,‘晋人风流’的具体表现,金先生是嵇康风度在现代的影子。”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不被生活所击倒的率性、韧性。这股士子气,这股饱满的风情,是一种“范儿”。 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有些人城府深,门禁严,大门之内还有二门,二门之内还有三门。金岳霖特别单纯,他不功利,也不势利,是著名的老顽童。 少年时,赶上辛亥革命,他兴冲冲地剪掉辫子,意犹未尽,又仿照崔颢的《黄鹤楼》作打油诗一首:“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谐诗流出,立刻传为闾巷笑谈。 梅贻琦校长外出时,清华校务由陈岱孙代理。某日,金岳霖内急,发觉手纸已经用光,于是他起草一张字条,向陈岱孙求救:“伏以台端坐镇,校长无此顾之忧;留守得人,同事感追随之便。兹有求者,我没有黄草纸了,请赐一张,交由刘顺带到厕所,鄙人到那里坐殿去也。”这就是魏晋名士的派头,连俗事也可捯饬得风雅绝伦。 金岳霖终身未婚,朋友们的孩子都叫他“金爸”。他喜欢搜罗大个头水果,比如雪花梨、苹果、橙、柚、石榴,将它们摆在书案上,或拿去跟孩子们比赛,这种较量往往要拉锯多个回合。好一位独孤求败,输了比赢了更开心。在书房里他收藏着“水果状元”,谁能吃到它,谁就是得意门生。 金岳霖对中国的大种鸡了如指掌,他养过大黑狼山鸡,还养过大斗鸡。房屋一隅他摆放长排蛐蛐罐,只为在寂静的夜晚倾听它们的“瞿瞿奏鸣曲”。吃饭时,大斗鸡跳上餐桌,伸长脖颈啄食荤素,他不驱不赶,待若家人。在《世说新语》中,阮氏兄弟与猪崽共用大瓮饮酒,已属一奇,金岳霖不遑多让。 金岳霖有个规矩和习惯:上午不见客,不干其他事务,集中精力读书写字。构思时,他静坐冥想,仿佛老僧入定,红尘俗务不复萦怀。有一次,那群惊弓之鸟都跑空袭警报去了,他却窝在宿舍里,浑然未觉,岿然不动。待警报解除,大家奔回废墟寻人,竟发现他提笔而立,呆若木鸡,浑身都是尘土。 金岳霖讲课,不带讲义,只带粉笔,但十有八九黑板上不着一字。他的课学生爱听,大教室座无虚席。他喜欢提问,西南联大没有点名册,他就想出奇招:“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将令一下,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都会深呼吸,既忐忑,又光荣。 沈从文教语体文写作,主动为青年弟子开“小灶”,将金岳霖拉去讲“小说和哲学”。大家仰颈翘盼金先生讲出一番精深的道理来。不料他迂回曲折地讲了半天,结论仍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纳闷,问道:“《红楼梦》算不算一个例外?”他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说话间,他突然停顿下来,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只跳蚤,捏在指间,细细打量,那神情比京城名捕逮住钦犯还要得意。 钱端升教授的夫人陈公蕙有一句趣谈:“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金岳霖能够将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倒背如流,却经常忘记自己的姓名。有一回,他给老友陶孟和打电话,接通后,陶家佣人问道:“您哪儿?”金岳霖答不上来,就回答:“你别管我是谁,找陶先生说话就行。”不料陶家佣人跟他较真,不报姓名不通融。金岳霖无奈,只好回头问自己的车夫王喜,王喜摸了摸后脑勺,替他理出头绪来:“只听见人家叫金博士。”一个“金”字点醒梦中人,他又恍然记起了自己的名字。 金岳霖是单身汉,拿着一级教授的高工资,他乐得资助学生和朋友。乔冠华到德国留学,金岳霖资助几百块大洋,乔冠华至死都感念他的再造之恩。抗战期间,米珠薪桂,“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某日清晨,张奚若的夫人发现椅子上放着一叠钞票,她很惊讶,这么多钱是哪位客人不小心遗落的?张奚若回想之后,立刻断定“这是老金干的好事”。 晚年,金岳霖体弱多病,常赴协和就医。革命小将不准他乘坐汽车,他就屈就平板三轮车,自携小马扎,身穿长棉袍,任人慢慢悠悠一路蹬过去。他觉得蛮好玩,并不感到憋屈和难受。 多年后,冯友兰在《怀念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写道:“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金先生的著作,我们可以继续研究,金先生的风度是不能再见了。” 赤子和名士,在金岳霖身上实现了无缝结合,他的可爱是公认的。 天真大师金岳霖 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治学严谨,在生活中却有着异于常人的有趣之处。 金岳霖的癖好之多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他喜欢诗词,尤其酷爱清人诗词,能熟背很多清代诗人的诗词。 诗词之外,金岳霖对对联也很感兴趣,他作对联时常把朋友的名字嵌入联中,妙不可言,他甚至会用英文作对联。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自传中称赞过金岳霖的英语“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能在音调、含义、表情等各方面分辨出英语中最细微的差别”。 在绘画领域,金岳霖偏爱中国的山水画,他对山水画的布局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不过金岳霖很少收藏画,不像一些人喜欢就要占有,他经常跑到朋友的家里去看画,有时候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画作照片也可以让他反复欣赏很多天。 音乐方面,金岳霖是京剧的行家,他家中收藏有许多名家的唱片。“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把他的唱机抄走了,幸而唱片还留下。听戏已经形成习惯的金岳霖便时常把唱片拿出来把玩,他认为看着唱片,也仿佛听到了声音,大家戏称他爱听“无声的唱片”。“但识琴中趣,何老弦上音”,陶渊明喜欢弹无弦琴,金岳霖已经得到他“魏晋风度”的真传。 金岳霖还是一位美食家,大半生在北京的他对“舌尖上的北京”了如指掌,老北京有什么餐馆,餐馆有什么名菜,菜的特色口味他一清二楚,谁要下馆子聚餐有不清楚的问他准没错。 研究哲学的金岳霖竟然还喜欢看武侠小说,尤其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不知道对于里面那些侠客们非常不符合逻辑的飞檐走壁、内力轻功,金岳霖有没有自己的想法?金岳霖有一次给学生讲《小说和哲学》,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讲着讲着,他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只跳蚤,得意地捏在手指里看。“扪虱而谈”,这也是一种魏晋风度。 金岳霖向来憎恨收礼,但是有三样东西可以例外:年历,湖南菜,大梨。走进金岳霖的房间,往往第一眼就被那些大水果吸引。他喜欢搜集大苹果、大桃子、大橘子之类的大号水果摆放在案头,尤其酷爱大梨。即使晚年腿脚不便,他也要坐上三轮车到市场上把看到的最大的梨买回家。这些水果不是吃的,是用来观察的,除非金岳霖最得意的弟子,否则很少有人得到他的“赏赐”。有时候金岳霖会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就送给小朋友,再去买。 当然,金岳霖最有名的癖好还是养鸡。 金岳霖头一次养的鸡是从北京庙会上买来的一对黑狼山鸡。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没多久公鸡已经长到了9斤4两,母鸡也超过了9斤。冬天来了,金岳霖担心它们受冻,看到书上说可以喂点鱼肝油御寒,他就用灌墨水笔的管子灌了它们一管子的鱼肝油。结果,这两只宝贝鸡很快就在窝里寿终正寝了。 后来,金岳霖又养了一只云南斗鸡。这只公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岳霖在一个桌子吃饭,他与鸡平等共餐,安之若素。偶尔,金岳霖会带着大公鸡出去溜达,引来很多路人围观,但鸡不在乎,金岳霖也不在乎。 据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有一次她接到金岳霖的一个紧急电话,让她赶快进城。原来,金岳霖养了一只母鸡,最近反常地连续三天不下一个蛋。金岳霖担心鸡难产,赶紧请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博士毕业的杨步伟过来看一看。杨步伟听了之后又好气又好笑,把鸡抓来一看,原来金岳霖经常给鸡喂鱼肝油,以至于这只鸡营养过剩,鸡蛋卡在屁股里出不来。杨步伟伸手一掏,问题马上解决。金岳霖一见,欣喜不已。为表感谢,他特地邀请杨步伟一家去吃烤鸭。 贪玩的金岳霖像小孩子一样率性天真,我行我素,因此也闹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三伏天,几位友人到金家串门,一进门,看见金岳霖愁容满面,连连拱手,说:“这个忙大家一定要帮啊。”友人不知何事,但是念及他一个独身老头儿实在可怜,便个个拍着胸脯做英雄状慷慨允诺。一会儿,金岳霖的厨师为每个人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奶……原来,金岳霖冬天爱喝牛奶,订了好多瓶,他不懂得变通,以为订牛奶也要“从一而终”,到了夏天他饮量大减,天热又容易变质,于是出现了以上这一幕。 当时牛奶还是奢侈品,也只有金岳霖这种拿着一级教授工资的单身汉才能经常消费,大家揩金岳霖的油,几天后又来喝了一次牛奶。幸有一位好心人知道后,告诉他牛奶订量可以自己做主,冬天多订,夏天可以少订。金岳霖听完后大大佩服,称赞他:“你真聪明!” 金岳霖虽然像孩子一样天真,胸无城府,但是有些事绝不单单是“天真”两个字可以衡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