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音乐会曲目选择与设计

 阿里山图书馆 2016-06-14

李晶,音乐学硕士,副教授,山西省运城学院音乐系理论教研室主任、公共艺术教育教研室主任。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钢琴与西方音乐史的课程教学与理论研究,承担省级科研和教改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随着近年来国内钢琴演出市场和钢琴教育事业的日趋繁荣,爱乐者的欣赏目光正在逐渐地从选择演奏家转移到对音乐会演奏曲目的关注。于是有评论家不禁感叹道:“听曲目的时代到了。”概览国内关于钢琴音乐会评论的文章和报导,绝大多数主要集中在对演奏者临场发挥、演奏效果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而对于音乐会曲目的选择与设计这个话题涉及较少。其实,演奏家选择安排演奏曲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行为。面对如此浩瀚的钢琴曲目,演奏家如何进行选择,如何安排曲目先后出场的顺序,如何突出要表现的主题,如何实现自我突破并传达艺术信息和理念等方面都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设计与策划。同样地,领悟演奏家设计安排的理念,了解这种艺术行为的重要性亦是一种意趣盎然的享受。

一、盛原钢琴独奏音乐会曲目
《完全贝多芬之终极三首——生命的启示》(地点:中山音乐堂,时间:2014年9月12日晚19:30)是钢琴家盛原“完全贝多芬”系列音乐会的第三场,演绎贝多芬的六首钢琴小品和人生最后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为系列演出画上完满的句号。盛原是以贝多芬创作分期来安排三场音乐会的曲目,一共演奏了十一首奏鸣曲、两首变奏曲、一首幻想曲和六首小品。每场音乐会上盛原不仅选择了贝多芬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奏鸣曲,也囊括了其他体裁的钢琴作品,虽然这些作品没有奏鸣曲那么耳熟能详,但同样是贝多芬钢琴文献里的重要作品,是他音乐风格和精神内涵的有力见证。

在音乐会上集中弹奏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如同音乐学家专注于研究某一位作曲家一样,体现了一种思想认识的高度和学术研究的深度。这种音乐会曲目设计在钢琴演奏史上并非罕见(例如E·列文涅就选择全场演奏舒曼的曲目)。值得注意的是,盛原在音乐会上选择演奏贝多芬最后的三首钢琴奏鸣曲反映了他在贝多芬研究与表演方面的深度。这三首作品在创作技法、演奏技术的难度、作品内涵把握以及听众的接受等方面对于演奏家而言都是一种挑战。而盛原勇于面对这种挑战,在舞台上将自己对于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认识与理解充分展现出来。

近年来,国内一些青年钢琴家们在音乐会曲目选择上大胆尝试、勇于实验的做法确实令人敬佩。例如青年钢琴家邹翔分别在2008年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了梅西安的巨作《二十次圣婴的凝视》的全本音乐会和2013年在北京音乐厅演奏了全套利盖蒂钢琴练习曲。这两场音乐会的意义不只是这些现代作品在中国首演,更展示了中国钢琴家在演奏曲目上不断追求新的突破的精神和能力。

二、张昊辰钢琴独奏音乐会曲目
与上套集中演奏一位作曲家的作品相比,张昊辰钢琴独奏音乐会(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时间:2014年9月25日晚19:30)的曲目就好似一个万花筒,充满了神奇的变化,体现在作品的风格、色彩、节奏、速度、氛围以及意境等各个方面。张昊辰将这些不寻常的曲目安排得比较均衡。音乐会从肖邦的四首情绪不同的马祖卡舞曲开始,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而演奏家是想通过这四首作品引向上半场音乐会的高潮——贝多芬《C大调第21号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现场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下半场,气氛因勃拉姆斯三首间奏曲的出现,而渐渐安静下来。这三首作品是勃拉姆斯晚期的代表作,体现了作曲家对于人生的回忆和命运的思考,充满了温暖人心的色彩。随后安排的德彪西四首前奏曲,却从音乐色彩上产生了细腻的变化,勾勒出一幅幅精致的绘画,那种美妙的色彩令现场观众屏息聆听。可以说,勃拉姆斯和德彪西的作品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巴托克的《奏鸣曲》的上演营造了一种氛围,奏鸣曲以其充满活力与变化的节奏、强大的张力将音乐会气氛迅速推向高潮,使下半场的情绪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套曲目中古典的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和20世纪巴托克的《奏鸣曲》遥相呼应,可谓是整场音乐会的重头戏,两首历史跨度较大、风格迥异的奏鸣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色彩。整场曲目的的风格和气氛,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完全没有重复的痕迹。本场音乐会的曲目既反映了张昊辰精心的设计,也展示了他出色的演奏技巧、强大的记忆能力以及曲目的广泛积累。

三、皮埃尔—劳伦·埃马德钢琴独奏音乐会曲目
皮埃尔—劳伦·埃马德是一位集钢琴家、历史学家、文化学者于一身,被评论家赞誉为“横跨三百年的权威钢琴家”。曾出版《向梅西安致敬》,录制过匈牙利作曲家里盖蒂的全套钢琴作品,并与先锋派作曲家、指挥家库塔格有过紧密合作,所以音乐会中选择演奏20世纪两位匈牙利作曲家的作品不足为奇。

2014年10月11日晚19:30,皮埃尔—劳伦·埃马德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但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场音乐会的节目单时,却对音乐会不同凡响的曲目安排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直至听完了整场音乐会之后,我似乎才领悟到了埃马德曲目安排和设计的“玄机”。虽然巴赫和库塔格、里盖蒂相差了两个多世纪,在创作技法和音乐风格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三者之间又有着微妙的联系。上半场演奏的库塔格《游戏》中的选曲和巴赫的作品在氛围和情绪上有一定的呼应,但前者采用序列主义手法形成的无调性音乐和巴赫前奏曲与风格的旋律感产生巨大的反差,让人明显感受到音乐时空的跨越。与上半场相比,我更喜欢下半场的演奏。因为里盖蒂《练习曲》展示出了明晰和可听的特征,与巴赫的作品在调性安排、音乐意境以及织体律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以传统功能和声序进为基本结构原则,分解和弦的流动营造出宁静虔诚的气氛。埃马德选择与巴赫这首作品相配套的是里盖蒂的练习曲第十五首《白键上的白键》(White on White)。两首作品的调性相同,而且练习曲的A段采用慢速的柱式和弦,充满了冥想虔诚,与前奏曲的氛围相吻合。虽然整首曲子是用白键写成,但多采用七度和二度的音程和复杂的不规律节奏,音乐逐渐热烈,迸发出不断变化的音响色彩,充分体现了里盖蒂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创造力。

事实上,不论是盛原“研究型”的音乐会,还是张昊辰“万花筒”的音乐会以及埃马德“充满智力游戏和乐趣”的音乐会,三位钢琴家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对音乐会曲目选择的巧妙构思。相比于按作品年代顺序安排曲目的常规模式,他们都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予以借鉴。在音乐交流演出频繁、听众欣赏素养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提高音乐会的吸引力和品质,确实需要在曲目的选择和设计上用心考量。对此,笔者赞叹当代钢琴家史兰倩斯卡(Ruth Slencznska)的真知灼见:唯有真正吸引人的曲目,通过精心有品位的设计,呈现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内涵和新鲜度,才能将疲惫工作后的人们,从家中柔软的座椅中吸引进音乐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