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全国初中化学说课一等奖获奖感言及说课原稿

 晨秀001 2016-06-15


杨小祥,1978年11月生,东台市教育局化学教研员,盐城市教科“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下的化学课例反思及行动研究》主持人,2012年获全国第二次初中化学优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


获奖感言:教学是理想与理性的结合


2012年11月19日-22日,全国第二次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展示暨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本人有幸作为江苏省的三位代表之一参加了说课比赛,并最终荣获大赛一等奖。


回顾本次参加说课比赛的经历,觉得自己过得充实、值得,它令我收获了经验,开拓了眼界,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更加深刻了。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参加了,锻炼了,进步了,收获了!


我不能算是教师队伍的新人,先后在三个学校工作过,现在又在教研岗位锻炼了两年多,相比很多老师多一些经验也多一些机会,曾于2009年获得过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现场上课一等奖的第一名。化学教研对于我来说,不是单纯的工作,而是理想实现的路途,我希望自己的教学是理想与理性的结合,头顶蓝天,脚踏实地,我会把教师生涯视为幸福。于漪老师说,优秀的教师是越教越有激情的老师,中国的教育应该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人,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参加这次比赛,让我对说课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想法,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课堂教学要变革,说课更要变革。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说课经常被用于师范院校对学生的考核、新教师的招聘、职称的评定及各类比赛观摩活动,而迄今为止,与现场上课相比,我们对说课的研究还显得非常稚嫩。不知从何时开始,说课的框架似乎已被固化,流程早已定格,基本上千篇一律的都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情、说学法、说重难点、说流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这样固然让人感觉思路清晰、脉络分明,但听多了也未免味同嚼蜡,听了开头就不想知道结尾;而如果将这些方面结合在一起说,又会给人层次不清、云里雾里的感觉。如何能两者兼顾,又能有所突破呢?本人在这次比赛做了一点小小尝试和思考。


获奖说课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是来自江苏的杨小祥。我的身份有点特殊,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教研员,能够参加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谈一谈这节课。


1
点击教材

《空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题的内容。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物质,教材选择学生最熟悉的空气入手,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地过渡到氧气等后续章节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进入化学世界。可以说本课题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一个引子。


2
深入学情

(过渡)大部分教师在处理本课题时,往往习惯上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先引导学生弄清楚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再模仿其原理进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仔细想想,这样做的话很明显会扼制学生的探究欲望,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就在想,反过来,如果能由学生自主讨论测定原理并设计出实验装置,再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的设想不是更好吗?而动过手之后,学生一定会有收获,也会有所疑惑,这时候再对比拉瓦锡的经典实验,是不是会更有感触呢?

为进一步验证这一想法,我访谈了部分同学。了解到:九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概括:知识水平急剧上升,思维能力空前提高,探究欲望异常强烈,而动手能力却有待培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非常明确了!


3
 瞄准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尝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及分析研讨培养动手能力、抽象思维及推理能力。

找准了目标,沿着最初的设想和思路,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4
设计流程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剖析原理设计实验

分组探究论证猜想

交流评价发现问题

反思改进横向拓展

对比领悟纵向延伸

 

好!具体看:

首先以(奇怪的现象)瓶吞鸡蛋导入,来看一下本人在课堂上的演示!利用这一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首先让学生肯定一个事实:空气中是含有氧气的,并且对测定氧气的原理有了一定的暗示效果: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哦!可以用物质燃烧来消耗氧气,同时又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可谓一举三得。


通过想一想、动一动,让学生知晓要测定氧气的含量,不可能取出氧气,只可以消耗,可以通过物质燃烧的办法来消耗氧气,再配以水倒吸直观地看出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再通过比一比、选一选由学生寻找出最佳药品及选择最佳药品的依据。如此一来,学生对本实验基本上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紧接着由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步骤,再由学生自主实验,并汇报结果,研讨误差。交流过之后再回头重新审视实验步骤中的重点字词,从而领悟到细节决定成败。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评价。


学生在研讨实验误差时,会发现影响因素非常多,自然会想到要对本实验作一些改进,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短短的时间内想要一下子由学生自主设计改进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课堂上采用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共同设计出一套改进装置。用具支试管代替集气瓶,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用白磷代替红磷,可以实现在密闭容器中直接燃烧物质,避免气密性因素的影响,并降低污染;用量筒代替烧杯,不再需要观察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而只要从量筒中液面的下降直接读出结果,使实验结果一目了然。激发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视频)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改进实验的效果。从47ml下降至38ml,这减少的9ml即为氧气的体积,最终测定结果接近五分之一。

 

此改进与课本实验的相似度较高,既克服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又避免了课本实验预先分5等份的那种暗示式的验证性实验的缺点,探究意味更浓,对学生有较高的启发性。

经过了动手操作和动脑改进之后,再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感知经典,从而明白拉瓦锡的实验无论是药品的选择还是装置的设计都近乎完美,堪称当年科学实验的典范。再通过感受现代 “数字化”先进的测定仪器,将课堂朝着横向、纵向不断延伸,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将课堂升华到了一种更高的层次。课后则感悟创新作为作业,以创新实验设计大赛的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大的挑战自我的舞台。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全课的设计亮点就来源于对教材实验的横向和纵向的深度挖掘。


重点关注了实验探究课的三大要素

 1、重点关注细节的实验视角:通过误差研讨避免学生只注重现象和结论,而不注意实验过程和细节的反思。

2、重点关注定量研究的实验素养:巧用量筒中液面的变化来取代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的观察,化繁为简、避重就轻。

3、重点关注系统化的实验思维:以分组实验为核心,改进实验为铺垫,让学生对比课堂探究实验与拉瓦锡经典实验的异同、与现代数字化手段的差异,从中感知经典、感受现代、最终达到感悟创新的境界。


大道至简,智者无华!

本堂课中没有新奇的装置设计,只有实用的经典重现;没有花哨的趣味展现,只有朴实的原理探微;没有虚有其表的探究过场,只有纵览全局的学科思维。


(总结)我们都很清楚,马拉多纳与李承鹏、黄健翔的区别在哪里?教师其实是类似马拉多纳这样的运动家,是“行动中的研究者”,而不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结束我的说课: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而非口力劳动者。与各位共勉!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