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kaer2004 2016-06-15

                                                                                      ■艾里香

    在很多学术大师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高尚品格。他们的思想拯救了我们的灵魂,他们点燃的火焰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而这种温暖我们无法从自己身上得到,这或许就是我读本书的原因

 

  近年来,关于民国学术大师的研究成了热点,我们都在重温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著名作家岳南近日推出了《南渡北归:南渡》一书,用一手史料描述了学术大师的处境和曲折命运,为我们再现了当年最有范儿的大师们。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从蔡元培、王国维、鲁迅、陈寅恪到梁实秋、钱穆、林语堂、傅斯年、胡适……他们都曾因深厚的学养与非凡的资历,活跃在上个世纪的中国。他们背负一身盛名,却颠沛流离,无论身在大陆还是东渡台湾。在严酷的政治环境面前,有人选择了明哲保身、偏安一隅,有人则选择了迎难而上、据理力争,以方寸之地守护着最后的人格底线。如今,抹去落在他们名字上的政治尘埃,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看到他们的前世今生。

  本书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始,讲述了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的历史,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描写了蔡元培、胡适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出自己的理性和清醒,用一种娓娓道来的笔调,对头绪众多、复杂纷纭的人与事进行了新的评说。

  书中,作者虽以“烽火照京都”为序章,却没有那种国家沦丧的悲观。现代文学史诸大家,如郁达夫、老舍、周作人、钱钟书等人的抗战生活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可无论抵抗的、逃亡的、“下水的”,还是置身事外的,绝不会在他们的文字中读出亡国的绝望来。书中写到,李庄虽然拥挤不堪,但来往李庄的人从无懈怠;蒙自虽然偏僻,西南联大虽然简陋,

  但在联大的人时刻不忘国危与争气,于南湖之畔发奋读书,不顾敌寇的到来。正是有了这批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才在精神上提升了全民抗战的力量,为民族保存了文化血脉与读书的种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含蓄而内敛的笔法,把一个个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描写得生动活泼。特别是作者对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钱穆等人的爱情纠葛及学术交融的创新写作,更使作品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这些人物,个个都非常独特,个性鲜明,观其言、听其形,如同欣赏很多独特的艺术品那样,富有浓重的艺术内涵。作者是位积淀丰厚的写史高手,其追踪于历史发现的叙述,文笔严谨,讲究文必有据,并不善于用小说家、散文家的笔法刻意去塑造人物、营造氛围,但大师总是大师,在极不经意的一笔中,却能展示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台湾大学校门

  大师已远去,为什么再无大师?书中所写的那些学者,在朝不保夕的困境里,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索;在既无“评奖”也无“职称申报”,甚至没有一点稿酬回报的前提下,还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一部一部地推出学术精品,培养出大批日后成就斐然的优秀人才,让人感慨万分。陈寅恪先生在《论再生缘》中说:“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举其一例,可概其余。此易见之真理,世人竟不知之,可谓愚不可及矣。”陈寅恪的这句话,基本可以回答现在的教育为何培养不出大师。当下的中国教育,只有改变现状,让学术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成长发展,才会有新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哲。现代人太浮躁,在很多学术大师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高尚品格。他们的思想拯救了我们的灵魂,他们点燃的火焰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而这种温暖我们无法从自己身上得到,这或许就是我读《南渡北归》的原因。

【原载《中华工商时报》】







       节日大赠送,点击---

           《南渡北归》盒装,最新修订版(全三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