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小荷凌露 2016-06-15
1楼:zh20001122 2009-06-01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人对这句话太熟悉了,可惜大多数人却理解错误:只有书读好了,才可以考试当官。当官名利双收,是最好的职业,故曰“唯有读书高”。现实生活中此种现象比比皆是,但却不是这句话的本意。
中国人认为同样是人,但人与人的差别极大。中国人以道德为标准对此加以品评,称为“人品”。那些只为自己温饱打算,或终生陷在富贵尘网中的人,中国人称之为“小人”;那些能为他人着想,考虑到人类大群整体利益的人,中国人称之为“圣贤”“大人”“君子”。尚君子鄙小人,是中国文化的一贯传统。
人而无知,自然而然是一汲汲小人;由小人成长为大人,靠的是圣人、老师的教导。中国人极其尊重老师,说“天地君亲师”,将老师与“天地君亲”同样看待;又说“师道尊严”,师道神圣不可侵犯。为什么这样说?父母生我养我,恩重如山,但只是给予我肉体生命;老师教我育我,使我明了人生道理。此生能够走上为他人服务的人生正道,全靠老师的引导栽培,是老师使我获得了人生的真实生命,故师道尊严,绝不可侮。
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或者命运不济,一生未遇明师。此时要想获得人生真理,唯有靠书本。只有读书,特别是读圣贤书,才能真正明白人之一生,不能仅仅汲于自身温饱,还有更重要的大事所在。此大事就是帮助天下所有人和所有有生、无生创造一个乐育长生的美好环境,使他们都能够生机勃勃,都获得完美生命。中国人称之为“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能明了此理且能身体力行者,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人能够有这样长远深邃的道德眼光,他就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上。而人若想明白此理,不读书,特别是圣贤书,绝对不行,故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现在的教育,全部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最根本的“做人”教育却一片空白,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社会问题。都说要尊敬师长,但许多师长却全无一丝一毫为人师表的风范,叫人怎么由衷地去尊重?都说读书重要,但书本除了能获得知识技能外,还有相当多的人生烦恼书本解决不了,叫我怎么相信“唯有读书高”?
可见,用现代观念来诠释古代经典,必有许多格格不入处。百多年来,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过于偏激了,不接触不学习,导致我们现在都成了“无根人”,人生飘摇无个落脚处。自己没有主心骨,去学人家西方文化,最多只学个皮毛,却学不到精髓。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人生的意义?有多少人真正有安身立命的踏实感?要解决我们人生的根本问题,还得老老实实地去向古代圣贤、古代经典去讨学问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真万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