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潘慧 来源:KK健康,已获授权 《柳叶刀》医学杂志在4月2日发表一则关于全球成人的肥胖的报告,研究收集了从1975年到2014年的数据,提供了至今成年人体重指数BMI趋势的全图。 其中表示,虽然在世界最贫困的区域很多人的体重仍然是不足的,但肥胖在全球范围内超过营养不良,而中国的肥胖人数居全球首位。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说着要少吃减肥,然而你们把发胖的原因全部怪到食物身上真的好吗? 食物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潘慧教授认为,一个人发胖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家族肥胖史 这个就比较悲剧了,毕竟我们是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动物试验和人类流行病学表明,单纯性肥胖有一定的家庭倾向,肥胖的父母常有肥胖的子女。就像已故明星沈殿霞的女儿郑希怡就遗传了母亲分肥胖,尽管曾经努力减肥,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2、生活环境的过于优裕 社会环境改变和肥胖有一定的关系,以前由于生活水平低,肥胖发生率较低,现在随着生活改善,肥胖发生率极剧增加。 3、工作竞争激烈压力大 有研究表明,工作压力、职场上的激烈竞争等社会因素与人们的肥胖密切相关。 4、活动量过少 现代人上下班都以车代步,活动明显减少。上网打游戏,一坐就是半天,有的所谓“宅男”、“宅女”每到周末就蜗居在家里,甚至一天或几天不活动。 5、饮食不节 吃东西没有节制,多吃多餐,长期进食过多,通过对小肠的刺激产生过多的肠抑胃肽,肠抑胃肽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 所以说,饮食不节只是发胖的一个原因之一,当你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能量摄入大于支出,是绝大多数肥胖者在减肥时需要对抗的“终极对手”哦! 禁嘴断食?越饿也许会越胖! 很多人都觉得减肥必须节食,少吃或不吃,一个个饿得眼冒金星、扶墙而出。然后一个瘦成闪电的人儿出现了,亮瞎你们所有人的24K钛合金眼! 潘慧教授给这种行为画上一个大叉叉!他认为从长期来看,过度节食是不能达到瘦的目的。人的身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一旦你摄入的能量过低,与生理活动需求不符,身体就会发挥一种自然的防疫机制,降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使得身体基础的生理活动减慢,消耗的能量减少,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所以,在减肥这件事上,光靠饿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它有可能会把你打造成易胖体质,变得容易生病。只有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辅以适量的体育运动,才能保持健康体重。美味可以有,但要适量,你可以做个健康的“吃货”。 想要瘦?这样饮食或许能帮你! 少吃多运动是每个人知道而又不肯接受的一个减肥方法。大家都想快速瘦下去,并且不反弹。健康减肥是每个减肥者都希望做到的,获得苗条体形要取之有道,切莫操之过急,你可以从饮食上慢慢来。 降低热量的摄取 营养学家认为,无论你控制什么--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最终降低的是热量的摄取。如果常见的高热量食物一个人每天少摄取800大卡的热量,可在6个星期内减少10磅体重;少摄取500大卡,可在2个半月内减轻10磅体重。 但切忌体重降得过快,否则是很危险的。须知,每人每天至少要摄取1200千卡的热量,如果供给身体的热量太少;就会失去肌肉。肌肉是人体消耗热量、促进新陈代谢的关键。 控制主食和限制甜食 如原来食量较大,主食可采用递减法,一日三餐减去50克。对含淀粉过多和极甜的食物如甜薯、马铃薯、藕粉、果酱、蜂蜜、糖果、蜜饯、麦乳精、果汁甜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副食品可采用瘦肉、鱼、蛋、黄豆制品和含糖分较少的蔬菜、水果等。 肥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不要把责任全推给食物。快速瘦身的想法本身就不正确,仔细想想你身上的肉肉不也是一点一点累计的吗?所以对于减肥不要太过心急,而正确的饮食也是可以帮助你减肥呢! |
|
来自: yanglujun66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