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风】到拉祜人寨子去做客,贵宾被村长拴起来!

 野牛变阿牛 2016-06-16

这个端午,我们到普洱的澜沧县酒井乡的勐根村——老达保去做客,享受到了“国宾”级别的待遇了!


刚走进寨子,村里已经在列队欢迎了,男的女的,吹奏起拉祜人自己民族的乐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当地族长为我们“拴线”,黑白双色的棉线代表无论白天黑夜,都得到祝福,这是拉祜族迎接客人的最高礼遇。

每个远道而来的人族长都会为他(她)在手腕上拴上黑白相间的线,表达最真诚的祝福。

我手上老族长亲自帮拴上的线,得到这么高的礼遇厚待,从此幸福一生了!~~~

走进拉祜人家里,看到最独特的餐桌,勤劳淳朴的拉祜人用自己的双手编织起来的桌椅,毫不逊色于现代餐厅的桌椅,这样一套餐桌,都是自家亲手编制的,集智慧和手艺于一身!

桌上的碗和桌椅相配,颜色一点也没有突兀,搭配得自然和谐!

到了寨子里,最难忘的还是当地村民的精彩表演,原生态的歌声响彻整个寨子,独特的乐器吹奏出动听的的民谣!

女人们像是天生的歌手,唱起歌来落落大方,一看就是常常表演节目的高手!

男人女人们一起编演的民族歌舞,妙趣横生!

男人们吹奏起小芦笙,在水里边吹奏边跳,没有见过的外地人都在全程拍照,当然也包括我~~~

又换了一个姿势,很霸气的表演者,在这里,每一个拉祜族村民都是主人也都是迎接客人的歌舞表演者,同时还是田间地头上的劳动力。就是第一位大哥在歌舞表演之后,换下了盛装。看我拍照,他说:要去干活了。

寨子里的每一个妇女,都会这门绝活,纺线,看着她们娴熟的动作,一定是从小就开始学习!

陀螺,这个应该并不陌生,这位大哥是专做陀螺的,大的小的、都用木头制成。

除了跳芦笙舞外,打陀螺也是拉祜族普遍喜爱的娱乐活动。


打陀螺通常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少则两人,多则数十人,各为一方,每人持一陀螺和一根鞭子,先用鞭线将陀螺绕紧,然后扯动鞭子,陀螺即飞旋而出,以击中对方的陀螺并使之停止转动者为胜方。


这位大哥正在做的,是把竹子加工好,编制成各种工具,箩筐和其他一些日常用具。

传说拉祜族源于葫芦,“拉”是老虎之意,而“祜”指的是烤肉。和其它民族的乡亲们一样,他们辛勤劳动,创造出了很多成果。

对于葫芦,拉祜人还有专门的一个节日“葫芦节”,葫芦节源自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史诗叙述厄莎造就天地万物后,将一粒金色的葫芦种子种在一棵大树下,种子慢慢发芽、开花、长成葫芦。

厄莎请来小米雀和松鼠啄开葫芦,拉祜族始祖扎迪(男)和娜迪(女)便从葫芦中走出来。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十五日,成为拉祜族的诞生日,每年都要举行庄严的庆祝仪式和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

酒,是热情奔放的民族不可或缺的东西。

当地人的农用工具,用来耕地。

这样的寨子,人们淳朴、善良,把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客人,只有亲自来了,才能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气氛。这样的旅途,一辈子都在记忆里珍藏。


作者:代小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