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者的区别:  1、白粉病
一般是相对干燥的天气发生严重,叶片发病初期是在叶片的正面开始发病,一般发病叶片不会出现坏死,只是叶片覆盖白色粉末而已。严重是才导致叶片发黄或者干枯。果实上的白粉病一般是覆盖薄薄的粉,后期导致果实干枯。  白粉在果实上发病用手涂抹掉后,果实表面有黄褐色网纹(永不退),主要危害叶片正面,严重时后期也会变为灰白色,但是白粉病菌一旦在相对湿度90%就会即刻死亡。
2、霜霉病 
 一般发生在多雨季节,主要是叶片正面出现黄色角状斑,一般正面没有霉层,一旦背面出现霉层,正面已经明显的出现了黄色的角状黄斑,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霜霉病具有发展速度快,防治难度高,为害严重等特点。果实上的霜霉病霉层为霜状,容易导致果实干枯病坏死。霜霉病先从上部叶片背面开始,果实染病后早起附一层白色絮状物,就算用药控制住了,退去絮状物,葡萄会变色似提早成熟,变软、掉果。
3、灰霉病  一般发生在露水多或者阴天雨天,在叶片的叶尖或者容易积水地方发病,出现带轮纹病斑,一旦发病都可以看到明显的灰色霉层。灰霉病主要危害“衰老组织”;例如,谢花后危害花萼、花穗;还有就是即将成熟的果实,在时间段上比较好把握。灰霉病主要防两道,一道是开花前,一道是采收前。
二、防治方法: 1、白粉病防治方法:  (1)清除发病的菌源。秋后剪除病梢、病叶、病菌残体,全部土埋或烧毁。
(2)加强葡萄的栽培管理。剪除副梢及卷须,保持好良好通风;阴雨天注意排水,喷磷嘉美脑白金和根施嘉美赢利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葡萄白粉病,主要发病的季节月份:北方地区辽宁一般在6-7月份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高峰期;广东、湖南、上海等地发病在后5-7月开始发病,6月中旬、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旺盛时期。 (4)发病初期可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喷施防治。 <温馨提示:三唑酮、硫磺粉、氟硅唑, 应慎用,容易落花落蕾="">
2、霜霉病防治方法:  (1)葡萄霜霉病的防治重点是要“早”, 尤其穗部病害对后期果实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做好穗部的保护。叶片背面是重点中的重点,会在开花前后侵染花序和幼果,应特别注意花前和花后的预防。
(2)每年霜霉病的首先病原菌来源于上一年的病残体(病叶、病梢、病果),因此,做好田间卫生是很好的防治措施。 (3)水是霜霉病发生的必需因素,有水才能使霜霉病菌萌发,才能发生霜霉病。因此有水存在(雨水、雾、露等)之前,是预防霜霉病的重要时期。 经多次大田试验60 %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5% 吡唑醚菌酯交替使用效果不错。
3、灰霉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增强树势,提高葡萄树体自身的抗病能力,生产中主要采取:一是在生长期间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枝叶,创造通风透光的条件;二是雨后应清沟沥水,降低园里湿度;三是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微肥;四是中果期后加强叶面喷肥。
 (2)化学防治:在做好冬季清园和喷施铲除剂的基础上,应做好生长期的化学防治。抓住病菌初次侵染前的关键时刻,使用嘧霉百菌清,稀释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喷施,即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由于病菌从叶片背面的气孔侵入的特点,因此喷药的重点是叶片背面。这是预防灰霉病发生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节省开支,特别是对发展无公害葡萄有一定意义。这一经验值得果农朋友借鉴。 温馨提示:三唑酮、硫磺粉、氟硅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