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痛医生的价值

 万宝全书 2016-06-16

中国疼痛历史的发展

-1930年法国外科医生Lerich首先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状态。

-1961年Bonica和White在华盛顿大学建立疼痛诊所,标志疼痛诊疗的雏型建立。

-1976年发起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IASP)”,标志着针对慢性疼痛的诊疗研究将纳入独立学科建设的考虑范畴。

-1980年我国疼痛医学开创者、奠基人韩济生院士为代表的疼痛届元老,把IASP的概念引进国内,于1989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IASP中国分会,也称中华疼痛学会(CASP)。

-2007年7月16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的重要文件(卫医发[2007]227号),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中又增添了一门独立学科。

-近几年来,我国疼痛科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茁壮发展。

疼痛学科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通常把“病”和“痛”连在一起,称为“病痛”。这不是偶然的。据统计,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绝大多数由于身体某处疼痛,正是这种疼痛引起人们对健康的注意,因此疼痛往往是身体有病的信号,也被列为生命第五体征。实际上,疼痛科临床诊疗范围主要涉及慢性疼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疼痛的发病率大约为35%~45%,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约为75%~90%。在我国对慢性疼痛调查中发现:成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40%,就诊率为35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65%~80%,就诊率为85%。可见,疼痛是造成人类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的最普通、最直接的因素。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也可能是一种疾病。

疼痛学科的建立不仅是组织和专业人士从事慢性疼痛的诊疗,使患者认识到疼痛的危害和及时诊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是医疗道德和现代医疗保健事业进步的体现与现代医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疼痛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联合同行

1.如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如何加强自身学术地位?

3.如何使自身与时俱进?

4.如何提高自身知名度?

(二)面向患者

1.如何让患者知道疼痛科?

2.如何让疼痛患者精准找到适合他的医生?

3.如何用通俗易懂、简单的方式让患者了解慢性疼痛,更好配合医生的治疗?

4.如何丰富患者健康教育?

移动互联网时代,疼痛科医生的价值体现

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速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进步,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动力、人们工作生活的新方式。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人类生活将进入智慧生活新时代。

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直在医院高墙之外游弋,但站在时代风口,医疗行业也不得不做出改变。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医院围墙,创造新的机会和挑战。

随着移动通讯产品和技术、远程及网络交流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实现移动医疗服务功能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技术已具备,在与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医疗应需而生。

2015年是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的关键一年。

从医院角度,互联网医疗提供的价值有:一,建设并打通医院信息系统,提高运行效率;二,打造网上医院平台,展现医院品牌形象;三,通过医疗视频、病例讨论等形式参与重点学科、核心病种、核心技术的推广营销与宣传;四,提高服务患者的水平,运用互联网手段完成线上挂号、报告查询等,改善医患矛盾。

从医生角度,一,学术会议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突破地点、人数的限制,扩大学术交流的影响力,让更多偏远、基层的或是无法来到现场的医生能够有机会参与行业内交流,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二,通过参与线上讲堂(公开课)的形式,提升个人品牌知晓度;三,人人都是自媒体,借助个人公众号推广,发表具有个人观点的软文,形成个人专病特色、技术特长等,吸引患者关注与了解;四,改变健康管理方式,使上医治未病在互联网医疗时代实现可能;五,移动互联网的便捷、高效的特点,使广大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分享所想所知。

从患者角度,人们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对预防性健康保健的需求日趋增多。患者可以借助可穿戴设备将生命体征指标、疼痛评分数据化,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为及时筛查、预防疾病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日常生活行为与疾病的发生联系,使患者及时找对专业医护人员,完成基于医院平台下的各种健康教育(如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等)、挂号查询等相关医疗服务,改善就医体验。除此之外,能够更加方便获得医院信息的动态变化,避免奔波往返劳累之苦。

疼痛领域的移动互联网,顺应而生

恰逢发展正当时,怀揣着致力于将中国疼痛事业推向历史高峰的伟大梦想,在学会领导的牵头关心之下,在国内外各级专家学者的支持参与之下,率先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结合疼痛领域的特点,创建了以YY疼痛大讲堂(PC端)、培恩e学直播频道(移动端)为平台,让广大医生自由自在的参与学习与交流。主要开展网络教育与培训、学术会议直播、医学和科普类视频制作以及推广。目前受众人次已达万人之上,视频播放次数接近50万次以上。今年2月,首个疼痛在线APP正式上线,利用其首创的图文混排技术,运用在疼痛医生社区的交流讨论。它的出现,标志着疼痛领域基本完成了互联网上功能布局,取长补短,共同为疼痛事业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力。

我们是致力于推动医学事业不断前进的医疗+互联网团队,秉持中立客观,学术为先的立场,力求将真实的、科学的,更是大众的医学内容在专业领域和科普领域影响与推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结语

无论是对传统医疗精华的沉淀,还是对当今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与运用,医生这一群体,毋庸置疑,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我们为成为其中一份子感到骄傲,为参与到这一时代的医疗变革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感到荣幸。

医 者 赞 歌

爱在左,同情在右。

走在生命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这需要怎样的情怀,倾注怎样的情和爱,

生命因医者的守望而强健,更因健康而精彩。

让我们以能够从事这份崇高事业而感到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