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素书法的音乐性格与线条美学_收藏资讯_华夏收藏网

 阿含山下人 2016-06-17
像交响曲的章节一样,我们把《自叙帖》分为四段章节:(一)是怀素自序,(二)是刻苦求学,(三)名流点评,(四)是赫然立名,像交响乐的起章一样,《自叙帖》开篇,怀素的心境在平静中带着某种激情,“怀素家长沙”如行云流水,像变奏曲顿挫有节,用笔速度由慢到快,章法布局由整齐到恣肆,诉说着怀素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内心的深层思考,字的行距与株距以及笔路的层次没有太大变化,用笔严谨,结字平整,带着某种柔情,犹如春天的旋律。当写道“谒见当代名公”……怀素的内心开始澎湃起来,一直到“颜刑部书家者流”……用笔的曲线与直线对比强烈,大小有别、高低错落,犹如音符由低到高的起伏变化;第二段:书者表达的思想情绪对笔法的调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看“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怀素回想起那么多书家名流曾对自己书法艺术的成就的赞誉和推举,这是他最值得骄傲幸福的事,于是乎,心手相应,笔法像跳动的音符一样。我们再看“英气概通”四字,颇似器乐合奏中的鼓点,而“不羁引以游处”开始在起伏变化中加快节奏,好像是在与全章节的高潮对接,笔路也开始跨度抽象起来,如“卷轴夫草”、“姿性颠逸”、“超伦古今”等;第三段:从“以妙文迨乎伯英”开始,行笔如疾风暴雨,激荡奔流,一直到中段“戴公”像交响曲的高潮,字字若舞,满纸烟云,是乐器的击打奏鸣。我们再看“戴”字的用笔,怀素在醉意狂态中用渴笔揉入郁勃之气,燥润荣苍,虚构实连,似醉非醉样运出无限精彩,而未乱其法度的“美好乐章”,“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又像狂放的花朵熏熏撼人,而“粉壁长廊”又如江河直泄的高音大唱;第四段:“驰毫飓墨烈奔驷,满座师生看不及”,把“乐章”推向了最巅峰,线条的方向纵横颠逸,字形简化变异,极不好认,如“远鹤”、“孤云”、“狂来轻世”等,尤其是“来”字与其他字的对比极为强烈,赫然突出,如擎天一柱,而“激切理识”则奏响了“全曲”的最强音,“悬奥故非虚”字形逐渐变大,狂素似乎忘乎所以,进入有法而无法的境界,像音乐的音场在增大,音响在增强,又像萨克斯吹出的豪迈凯旋进行曲。末尾的“荡”、“敢徒增”字形硕大,似乎一切传统的结构与构成统统不复存在,书者似乎已进入得意忘形、“狂来轻世界”的忘我状态,他的意识在奔跃,感情在流泻,以排山倒海之势表现他历尽艰辛取得成功的无比欢乐与喜悦的心情,大潮过后复归平静,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最后章节一样,把十月十日二十有八的“日”字如高山坠石,“顿则山安”,用笔小中见大,像一尊巨石,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