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省学科专家权威解析学考选考命题特点(物理、历史、地理...

 老夫子的论语 2016-06-17

        2016年高考已过去,但对参加新高考的同学们来说,你们的考试更近了。我省第三次学考选考将于8月下旬开始报名,10月中旬就要开考。

浙考微君特邀各学科组专家从多维度分析今年4月学考选考试题,今天先推出物理、历史和地理科目。各位同学及高中学科教师可以结合4月16日浙江考试微信中推出的试卷及参考答案对照参考。




物 理

本次命题思路以平稳过渡为主旋律,相比去年第一次命题,更充分考虑了学考与选考合二为一的功能,各层次试题均有设置。


必考题以考查学生对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掌握为主,试题力求“立足教材、重视基础”。此次考生相比2015年10月的考生,在学习时间和深度上有优势,同时为了让真正有水平的学生能在等级上区分选拔,试卷适当降低了简单直白试题的比例,学考试题难度适中,让学考考生充分展示高中物理的学业水平,同时又兼顾难度过低造成选考选拔功能失效的顾虑。整体难度平稳过渡,有利于引导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我省整体教学质量。


加试题力求“考查全面、联系实际、凸显能力”,在学考题的基础上,试题难度逐步递进。试题素材新颖,考查学生对主干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设问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考查选考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第14、15、23题)。通过递进的多层设问,给考生提供了20多个得分点,全面、客观考查学习能力,确保试卷的区分度和信度。


综观本次命题,有以下特点:


立足基础 回归教材

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4、7、8、10、13题的素材均源于教材。第4题考查教材中提及的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引导高中物理教学不可忽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第8题的密立根油滴实验完全来自课后的科学漫步阅读材料;第13题,相对来说是提高区分度的一道学考试题,素材来自人教版物理教材3-1《电场强度》一节的课后练习第7题。将原本的计算题,改编成选择题,题干不变,而在选项的设计上均衡了考点。在原本只有“场强”一个考点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势”、“电势能”这两个知识点,进一步丰富了该题的物理概念,以及电场、电势在空间分布变化的定性分析能力。


  这些试题引导学生从无尽的题海中回归物理教材,明确具备良好的物理素养、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才是学习的本质。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试题从考生感兴趣的实际情景中提炼问题。第5题短道速滑问题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性质和向心力;第10题交警处理超速问题实际考查了平抛运动知识;第12题太阳能路灯考查了电功和能量转换关系;第19题上海中心大厦电梯问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定律的应用等。


这些题考查考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考,进而在一个实际的生活情景中物理建模的能力,倡导“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生活体现物理”的理念。

   
注重操作 突出方法

第17、18、21三道实验题力主平稳,主要考查常规学生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常规仪器的使用。第17、18题注重学生在实验中对仪器的认知、所需仪器的选择和对电路的连线等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体现了要区分“做”与“不做”、“会做”与“不会做”的命题思路。第21题“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题,首先考查学生是否看到过干涉条纹、显微镜中的测量叉丝,其次考查会不会读取测量头的测量数据,最后考查考生能运用原理处理数据,得出波长。


引导创新 搭桥开路

综合试题要求考生基础扎实、思维灵活,数图结合(如第19题)。试题素材联系科技展示物理学的广泛应用。如第11题采用最近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的素材,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做了很好的遇水搭桥。


  在学考试题中,各类型试题编写注重简明扼要,不人为设置陷阱。在隐含难点的关键处,通过文字处理、模型简化,使得考生容易上手(如第8、20题)。让考生能充分展示高中物理的学习成果和学业水平。


  加试题最后两题在试题表达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前提下,精炼文字。题干表达简洁明了、流畅科学,也为一个新的情景作了很好的逢山开路。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分析建模,全面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规律处理问题的能力。
    
甄别层次 简化运算

第20和23题分别是学考和选考最后一道大题,其物理情景、过程新颖,物理知识考查全面,区分度高。三个小题层层递进,重视对学生物理思想、物理素养和建模能力的考查,简化数学运算,不在数学运算技巧上设阻。


第20题提高了对学生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体现了较好的甄别功能。


第23题设计了电磁火箭与传统喷气火箭相结合的新颖情景以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用以考查考生对电磁力做功、电磁感应定律、动量定理、功能关系及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用推进剂推动金属杆的科学建模来简化电磁压缩发电机过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无缝对接。对物理过程简化、简明表述,引导考生进入求解平均物理量的思维之中,如计算平均电流、平均感应电动势、通过回路的电量等。在第一过程电磁推动后,立即启动燃气推动。在此,考题采用了教材上“气体相对火箭发射前的速度”来对火箭喷射进行描述,避开了“相对速度”的难点,使得学生容易上手解题。知识考查全面又切入重点,具备了很好的物理选拔功能和高信度。


本次新学考选考物理试题做到了知识点覆盖广,能力考查全面,兼顾各层次、各类型的要求。追求新老学考、新老高考有机衔接、稳中求新为本次物理试题的亮点。



历 史

整卷评价

(一)命题思路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坚持以学科素养的考查为核心,坚持贯彻基础性与选拔性的统一,呼应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本卷特点

1.妥善处理学考与选考关系

本卷学考部分包括25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总分70分,学考试题较为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考查,兼顾知识的覆盖面和合理的难度梯度,兼具学业水平检测和人才选拔的双重功能;选考部分包括5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题,总分30分,选考试题对历史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的考查有较高的要求,充分体现了高校对人才选拔的专业素养要求。


从三维目标来看,本卷试题严格遵照《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考试标准》之要求;从考查的内容及其分值分布来看,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中国史和世界史、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比例关系协调,选修模块分值占比符合《考试标准》要求;从试题的综合性方向来看,选考试题横跨2个选修模块和3个必修模块,对考生融会贯通认识历史的要求较高,具有鲜明的中学历史教学导向性。


2.整体风格在传承中创新

本卷整体上延续了以往浙江卷高立意、广跨度、深贯通的命题风格。试题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引领学生关注现实社会、涵养人文精神。


本卷在传承中有创新,如第33题,浙江卷开放性试题的早已有之,但采用选择历史认识加以阐释的考查方式尚属首次;又如第31题,采用经济模型入题亦属首次,丰富了运用史料的类型。


与学考试题侧重学科基础与基本能力的考查相比,选考题尤为重视层次和梯度。第26题延续了以往史学方法题的风格,首次把历史哲学观念融入当今的考古热点,引导学生探索“历史是什么”这一命题,用心可谓良苦。第27题贯通中西思想启蒙的历史,以“觉醒”和“背叛”为题眼,意在令学生思考人类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思想运动的统一和多元,立意不可谓不深远。此外,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也是本卷的一大亮点。第33题在中国历史的横切面上进行精细考查,其内容涉及必修和选修共3个模块,属于广角度小切口类试题,重在检测学生综合分析和历史阐释的能力;第34题在世界历史的纵向贯通方面做了极大努力,其内容涉及必修和选修共2个模块,重在检测考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凸显历史学科特色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养成学生的实证精神。“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既是历史教学的要求,亦为本卷之核心诉求。有鉴于此,本卷回避了对死记硬背知识的简单考查,而从知识的运用角度来设计试题。整卷共有18道选择题,它们和非选择题均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史料实证素养;共有7道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3个小问旨在考查学生历史的时空素养;共有10道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1个小问则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的理解和了解。


除文字材料之外,还运用历史地图、历史照片、经济数据表格、经济数据曲线图、战役地图、模型图、示意图等多种类型的材料,使试题情境更为丰富。整卷共有9道选择题情境材料主要取自教材,这些材料言简意赅,学生读之较为亲切,保证了考试的基础性和公平性。试题设计均为原创,充分尊重历史,恪守学术规范,又严格依据考试标准,体现了科学性。试题语言运用准确生动,在确保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又具有可读性。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观察和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亦为本卷之核心诉求。如第7题考查了一个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第26题聚焦了当下的考古热点——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第29题呼应了时下热议的“引力波”;第31题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60年来的重要成就;第32题关注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第33题阐释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第34题揭露了近代以来殖民主义的罪恶和影响。

    
试题剖析

1.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从历史地理角度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周初分封诸侯,大抵有三类:姬姓亲族、先代贵族和功臣。同姓之东为鲁国,位于图中②处。本题答案为B,为一般难度题。


4.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

A.草市中有夜市            B.江南市镇兴起

C.村寨出现草市            D.专业市场出现

解析:本题以唐人诗句入题,考查古代商业发展知识点。诗句来源于唐代诗人郑谷的《峡中寓止二首》,曾有学者援引“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以证唐时草市中出现夜市的情况。“江南市镇兴起”和“专业市场出现”均见于明清时期,“村寨中出现草市”与“草市”出现地点相左。故本题答案为A,为较难题。


18.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   

B.推行标准化生产

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D.创制水力织布机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发明。英国发明家和实业家阿克莱特1769年创制了水力纺纱机,1771年于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并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蒸汽抽水机系英国塞维利发明,而推动近代工业生产标准化的是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本题答案为C,为较难题。


26.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

A.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B.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

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解析:本题以时下热议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发掘入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缩写题干可知其大意,“考古发掘为研究历史提供实物资料”,由此演绎不难得知答案。“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此处两个“历史”明显不同,分别为“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或认识)”之意。这是本题的亮点,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和“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都属绝对化的表述。而“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的表述明显有误,任何学术研究都是缘于问题。本题答案为A。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


          ——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

解析:本题从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角度,考查6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涉及的考点主要包括: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必修一)、中共八大(必修一、二、三)、延伸考点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等。考查要求较为全面,涉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基本能力。

参考答案:(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



地 理

命题思路

本次学考、选考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的要求,结合本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进行命题设计的。


地理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学考偏重于“识记”、“理解”较低的能力层次,而选考加试题则注重于“理解”和“运用”较高的能力层次。


地理学科能力考核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学考偏重于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考核。选考加试题不仅考查地理基础知识,还着重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


学考、选考试卷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从而积累并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试题特点
  

1.体现课改理念

关注可持续发展,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考查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如28题(1)“美国85号州际公路选线的主导区位因素以及影响该公路北段城市密度大于南段的最主要自然因素”体现了地对人的影响。21、22题关于“城市群发展”题组,27题(5)“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 29题(3)“分析贵州省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等体现了人对地的影响。29题(4)“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各写出一个易地搬迁后劳动力就业的合理方向,并分别说明理由”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


试题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第8、9题关于“微商新的商业模式”题组,第14、15题关于“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同时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题组,第19、20题关于“煤炭、钢铁行业减排”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重视基础 回归教材

第4题关于“华北某一山区地方性分异规律”,第5题“关于多数太阳活动与农业增产与歉收”取材于教材必修I。28题(2)“甲区域农业生产由粗放的放牧业向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说明其农业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28题(4)“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取材于教材必修II。折射出试题有重基础,回归教材的导向。


3.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自然地理五大规律和人文地理五大理论。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是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的五大理论是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由于必修I第二章、必修II第三章、必修III第一章中,更多地体现这些规律与理论,因此在这些重要章节上设计了较多的试题。


主客观题分析

   

1.选择题

第3题答案B。加油站需靠近主干道路,故A错;度假村环境要求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安静、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故B正确;远离主干道路不利于垃圾运输、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建设垃圾处理场易破坏植被,故C错;影响大型超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故D错。


第10题答案D。选择天津制造长征5号运载火箭,其主要优势包括工业配套较好,且临近北京,与设计、研究部门联系便捷。另外,天津临海,便于火箭水运。


第11题答案A。受制于铁路隧道,铁路运输直径一般不超过3.5米火箭,而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5号直径远超当前火箭的3.35米,达5米。长征5号在天津制造完成后,通过天津港,由近海运至海南文昌发射。


第13题答案D。和田玉磨圆度较好主要是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河流的搬运过程中,碎屑颗粒之间由于不断摩擦、碰撞而失去棱角变得浑圆。一般情况下,颗粒大、比重大、硬度大、搬运远的,磨圆度较好。选项A的接触变质是和田玉的成因。选项B的风力侵蚀和流水沉积不是导致和田玉磨圆度好的原因。


第15题答案A。城市化水平上升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等一般都会占用耕地,故B错;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农民不断迁往城镇,而农民迁出后会增加人均耕地,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推升农产品商品化率,故 C、D错。


第17题答案B。一般说来,经济发展会促进人口老龄化,故C、D错;美国是移民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移民涌入,且移民多为年青人口,故移民缓解美国人口老龄化,故A错;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对我国控制人口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现阶段若继续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将导致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老龄人口比重提高,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第19题答案D。近年来,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滑入中高速通道。降低部分行业产能,加快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解决当前困局的重要举措。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属于重工业,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故降低这三个行业的产能不仅是经济效益低下的考虑,还有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故D正确。题中②劳动力短缺、③矿产资源短缺非该区域降低产能的原因,故错误。


第20题答案B。降低部分行业过剩产能,加快新兴行业发展,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可缓解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故B正确。题中①降低部分行业过剩产能,这会引发这些行业工人短期转岗、下岗现象;题中④在全国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该区域把过剩产能转出可能性小。


第21题答案B。城市间合理分工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关键,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形成大中小城市纵向分工、同等级城市横向错位发展是理想的分工模式。故B正确。A、C、D选项均非城市群作为城市化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


第22题答案D。四个选项中,长三角城市群结构最完善、核心城市首位度最高、发育程度最好、联系最为紧密。


第23题答案B。据信息,21~25日是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过程,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气流,水汽凝结在0°C以下导致降雪,故B正确。A选项是气旋形成的,C选项是反气旋形成的,故A、C错。锋面中暖气团不能抬升干冷气流,故D错。


第24题答案D。影响风力的大小主要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从23日到24日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差异减小,风力也减小,故D正确。A、B选项只说明气温和气压的关系,并不能解释风力的大小。C选项是现象的陈述,不是原因的解释。


2.非选择题

第28题(1)85号州际公路是连接美国西部各州的干线公路,应连接重要城市。该公路北段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适宜,人口集中,城市密度大。美国要重振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争夺市场,只能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2)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自然条件较好,美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灌溉条件好。随着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区域交通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完整和广泛的储运系统,有很好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可以将农产品迅速地运销到全美和世界各地。

(3)影子的最小面积应在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时,估算可得出该日洛杉矶(34°N)正午太阳高度应大于45°,影子长度应小于0.5米,面积应小于0.3平方米,所以最小面积测算错误。

根据北京(120°E)时间,推算出洛杉矶地方时为18︰38,6月22日前后,当地昼长夜短,应接近日落时分,太阳位于观测点的西北方向,影子朝向东南正确。

(4)上世纪美国洛杉矶曾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有其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从人文原因看,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该区域汽车多,汽车尾气多,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从自然原因看,该市地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形较封闭,不利于废气扩散。另由于太平洋暖湿气流掠过加利福尼亚寒流时,在该市易产生持久的逆温层,阻碍气流扩散;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夏季,气流下沉,且多晴天,太阳紫外线(辐射)格外强烈。大气排放物在强阳光作用下,易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第29题(1)该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或山地为主;据图等高线信息,地势西高东低;该省是我国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的省份,岩溶地貌发育区地表崎岖不平。

(2)该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该省地面塌陷主要是岩溶地貌发育,可溶性岩石多;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好;地下水溶蚀作用等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3)该省地处内陆,多崎岖山地,耕地少,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次高,为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易地搬迁脱贫是该省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

(4)迁出人口就业是易地搬迁脱贫成败的关键环节。迁出人口多依托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安置,多管齐下解决迁出劳动力就业问题。

第一产业:农业。该省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优质农产品种类丰富,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另外,迁出农业劳动力种植经验丰富,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具有明显优势。

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该省农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工业品品质或成本优势显著。

第三产业:旅游业。该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岩溶地貌发育,适宜发展旅游等服务产业。


来源:浙江考试原创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