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

 369蓝田书院 2016-06-17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

陈 宏 苏玉明 祝金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5X(2016)05-0937-02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6.05.061

 【摘要】 目的 观察和评价分析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 方法 选取9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患儿48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静脉滴注1个疗程之后,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腮腺疼痛、肿胀消失、退热时间及尿淀粉酶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明显,能够减缓患儿腮腺疼痛,并且肿胀消失时间短。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西咪替丁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也称“痄腮”,又名“蛤蟆瘟”。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此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常见于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一般潜伏期为2~3 周,患者一般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痛。食欲不振等症。主要表现为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以非化脓性腮腺肿痛为特征。多发生于 5~9 岁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为多[2]。中医学称之为“痄腮”。笔者对9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3 年 8 月至 2015 年 6 月我院门诊收治的 96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8 例。 治疗组男性 28 例,女性 20 例; 年龄 2~14 岁,平均 6.8 岁。对照组男性 29 例,女性 19 例;年龄 3~15 岁,平均 7.2 岁。两组患儿均在病发后 48 h 来院就诊。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5552)15 mg/(kg·d) 注入 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 1 次,1 个疗程(5 d)之后,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生产企业: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90027004Z),每次 3 粒,每日 3 次,治疗 1 个疗程(5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腮腺疼痛、肿胀消失、退热时间及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值。有效:治疗后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正常值。无效:治疗各项指标没有达到正常值。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9.0 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腮腺疼痛、肿胀消失、退热时间及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处理。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 1。通过临床治疗分析,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腮腺疼痛、肿胀消失、退热时间及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见表 2。 两组患儿腮腺疼痛、肿胀消失、退热时间及尿淀粉酶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从腮腺肿前 3 d 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3]。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冬春两季流行为多,发病年龄多为 2~9 岁,15 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偶有成年人患此病的报道[4]。一次患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存在于唾液中,尤以发病早期为多[5]。病毒侵入人体,主要引起腮腺及周围组织肿胀。该病传染性 较强,学龄儿童最容易受到传染,常在小学、幼儿园引起流行。成人也可患病,2 岁以下小儿得病的较少[6]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风温病毒所引起。病邪从一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内眦,绕耳而行,邪入少阳,经脉壅滞,气血流行受阻,故耳下腮颊漫肿坚硬作痛。少阳与厥阴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之脉绕过阴器,若邪毒传至足厥阴肝经,故可并发睾丸肿痛;若温毒炽盛,窜人营分,陷入心包,则可发生痉厥昏迷。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7]。此病一般先肿一侧,1~4 d 后波及对侧,亦有两侧同时肿大的,耳垂处是漫肿的中心,表面发热不红,局部胀痛拒按,以手触之有弹性,无波动感。腮腺位于脸颊两侧、耳朵前方,颜面神经刚好从它中间穿过,主要分泌浓稠度较低的唾液,平时它的唾液分泌约占所有量之25%左右,但在唾液大量生产时可达到所有分泌量之2/3,开口于上排第2臼齿附近之颊部[8]。唾液酸本身具有特定的物种或组织专一性,而且随着发育阶段的不同或者是本身不同的细胞或生物其表现的量跟种类都会有不同。它们的分布可以小至微生物大至昆虫或者是哺乳类都有[9]。临床上以耳下部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特征,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10]同时可见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肌肉疼痛等。常见的并发症有 3 种,即:脑炎、急性胰腺炎和睾丸炎[11]。临床血液常规化验提示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 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预防免疫 可使用鸡胚减毒活疫苗,但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蛋白过敏者[12]。3~4 d 后可自行消退。治宜疏风解毒,方用银翘散去豆豉,加僵蚕、夏枯草,外用如意金黄散涂敷局部。重证多为邪热郁结少阳,症有恶寒发热,倦怠或呕吐 1~2 d,腮部逐渐肿大,胀痛拒按,漫肿坚硬,或问有耳聋不聪,咽峡部红肿,口渴烦躁,吞咽咀嚼困难,舌苔黄,舌尖红,脉象滑数。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为主,热毒较重者可加大青叶、板兰根,坚硬漫肿可加夏枯 草、昆布、海藻,外用如意金黄散或青黛散涂敷。

    中医治疗以疏风解毒、软坚散结法为主,并结合外治法。根据临床表现,轻型者证属温毒在表,宜用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法,处方用银翘散加减;重型者证属热毒蕴结,宜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法,处方用普济消毒 饮加减;若出现变证,见邪毒引窜腹者,宜用清肝泻胆、活血止痛法,处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见邪毒内陷心肝者,宜用清热解毒、息风镇痉法,处方用普济消毒饮加熄风镇惊药物,另外配服紫雪丹、至宝丹等。本研究资料显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显,能够减缓患儿腮腺疼痛,并且肿胀消失时间短。

 

参 考 文 献

[1] 韩雪梅,胡琦,邵雨薇,等. 甘肃省小学生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16-1818.

[2] 于湘熹. 我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控策略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5):2689-2691.

[3] 林文晓,余啸,黄加云,等.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ABR 测试结果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3):311-312.

[4] 刘旭祥,王蓓,王晓萍,等. 合肥市 3~8 岁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 1528-1530.

[5] 刘晓雪,赵小冬,张学化,等. 济南市某高中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376-377.

[6] 朱琦,张恒,韩轲,等. 广州市一起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2(2):199-201.

[7] 陈健,蔡衍珊,许建雄,等. 广州市 2006—2011 年儿童少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 (4):471-473.

[8] John D Grainger,Nancy L Young, Victor S Blanchette,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following treatment[J].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2013,22(11): 282-283.

[9] Yuh-Lin Hsieh,Lung-Huang Lin.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following vaccin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 of a medical center in the past 2 decades[J].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2012,36(12):621-622.

[10] Rahul Naithani,M. Mahapatra,Rajat Kumar,et al. High dose dexamethasone therapy shows better responses in acute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than in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 Platelets,2012,18(4):62-63.

[11] Mark Ballow. The IgG molecule as a biological immune response modifier: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intravenous immune serum globulin in auto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orders[J].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1,20 (2):182-183.

[12] Mohssen ElAlfy,Samar Farid,Abeer Abdel Maksoud. Predictors of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Pediatr Blood Cancer,2011,22(7):96-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