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寒器 2016-06-17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制秤,仅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算起,也有两千多年了。如今,随着国家推行国际标准化计量管理,制秤这一老行当已日薄西山,将要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金华兰溪游埠古镇有位传统手艺制杆秤匠人叫吴招福,是一位非常淳朴的老手艺人,今年已83岁,吴师傅做秤方圆几十里都知道,他从小跟随父亲学制秤,从父亲手上继承了这门手艺已70多年了。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在游埠古镇老街开了一间20多平方的店铺,每天早晨打开店门做生意,独自在坐在店铺里捣鼓着手中的杆秤,工作台不大,台面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坚守着这门从父亲传承的手艺。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要制作一把精确的杆秤,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首先是秤杆材料的选择和晾干,杆秤的材料名字的铜草木,这种木材质地硬而且又具有相当的韧度,是秤杆的首选材料。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从山上取材后,要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晾干;然后是在秤杆上定好尺寸,包括要钉好三枚横针;接下来是在秤杆的头尾套铜管(用黄铜熔炼而成);最后是下针和钉秤花。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他说做秤要眼神好,传统手工制秤有近百道工序,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杆完美的秤。做好的秤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手工制秤的工序非常复杂,利润非常低之低,没人愿意学习制作杆秤的手艺才更让他担心。吴师傅至今没有徒弟,他说:“我儿子也不愿意学这门手艺,现在生意清淡,店里也卖点电子秤,弥补一点。”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行进中国的脚步,无疑会让许多传统手艺成为夕阳产业。除了以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坚守之外,如何换个“活法”,正考验着从业者的应变智慧。吴师傅制秤的市场,除了寄希望于民间传统习俗的复苏,还有一块是收藏的需求,做精做特做品牌,老行当或能跟上新时代。

最后的制秤老师傅,一门即将成为绝唱的老手艺

转身,既可能是悲凉远去的背影,也可能是浴火重生的涅槃。

◆内容来源:杭州图片网,摄影:张耀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