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说你“虚”的时候, 千万别马上加营养

 清江丽人 2016-06-17

看中医的时候,很多人被诊断是“虚”,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各不同,很多人觉得,这就意味着自己要增加营养,多吃好了。于是,出了医院就去买一只鸡炖汤,其实,这多半是错误的,因为中医说的“虚”很多时候指的是功能的不足,这不是通过增加营养就能解决的事,相反,过剩的营养甚至还会把身体累“虚”。

中医说的气虚,是功能不足,阳虚是因为功能不足导致的产能不足,所以,气虚的时候人觉得疲劳,阳虚的时候人觉的冷。但是,这两种都不是仅仅靠补营养能解决的,通俗一点讲,这种虚的人不是缺乏营养,而是没有能力运用营养,对他们的治疗,要重在提高运用营养的能力,这就是补气。

功能不足可以累及到身体的多个器官、脏腑,其中重要的一个是消化系统的功能,如果不足,中医称之为“脾胃气虚”,如果这个时候大量增加营养,诸如鱼肉蛋奶,又很油腻,那么,原本不足的消化功能就会负担更重,脾胃就会被累得更虚,对这种人,最好的补养就是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至少是循序渐进的进补,这也是为什么中医的“縻粥调养”而不是鸡汤鱼汤,才会荣登中医古籍经典的原因。

因为縻粥好消化,容易吸收,即便是绝对营养不如鸡汤,但身体最终的吸收量却可能大于鸡汤。从营养学原理上也如此,粥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鸡汤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和量比后两者要快,也容易,是身体热量供给的基础,在脾胃气虚或者大病初愈的时候,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粮食,吸收起来最节能。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蛋白质的补充量,由普通的米粥逐渐变成菜粥,肉粥。当然了,最直接的补气还是需要借助药物的,比如黄芪白术茯苓之类,縻粥和它们配合,对人体的正气来说,縻粥是“节流”,补气药是“开源”,可以双管齐下。

如果一定要说营养的话,血虚阴虚和我们心中的营养的关系,比气虚阳虚要密切,但是补血补阴也是有前提的,首先就是消化功能怎样?有没有湿邪存内?具体说,如果这些阴虚血虚的人,舌苔很厚,食欲很差,这就说明体内有湿邪,就算是急需补血补阴,这个时候也要暂缓,因为这种状态下,即便你补了,身体也吸收不了,反而徒增脾胃负担,再次致虚。

瘦肉猪血猪肝已经一些补血的药物,比如乌鸡白凤丸、阿胶等,它们确实可以补血补阴,但一定要等都舌苔干净了,胃口好了之后再吃,至少先让胃肠清净几天,或者用祛湿的中成药比如“二陈丸’”加味保和丸”之类的,给你想增加的营养开开路,打扫打扫胃肠,这时候吃进去的营养,才能最大限度的被吸收,发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