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普洱茶的苦涩说普洱茶的“收敛性”

 云南静一号普洱 2016-06-17
从普洱茶的苦涩说普洱茶的"收敛性"

  有人这样描述「茶汤入口很涩,之後在口里的回味还是很涩,这种茶叶就是涩的。茶汤入口感觉涩,之後在口里有回甘,这种就是收敛性」。

 

  我们认为,收敛性其实可以这样理解茶汤的「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後,被感知至消退的过程。那麽这怎麽理解?

 

  一般而言,茶叶或多或少都带有苦涩味,我们以普洱茶为例:比如一款生普,苦、涩或只是苦(涩)很重,在我们饮茶中能明显的感知到这苦和涩。

 

  那麽,在茶汤入口的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收敛性较强的茶: 苦、涩味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後,又迅速消退,转成甜味(是我们说的回甘迅速)。

 

  收敛性较弱的茶:苦、涩味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後,消退的慢,或直接就不会退去,口腔一直都延续着此茶的苦、涩味。那麽我们说此收敛性较弱,或不能用收敛性这词来形容。

 

  也许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我们在上边说收敛性较强的茶时,说的是「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後,被感知至消退的过程。注意是「过程」,所有在苦、涩味被感知至消退之间的时间越短,收敛性越强。其实收敛性不是回甘,只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