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青绿堂主人 2016-06-18

《 更漏子·玉炉香 》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注  释】

①更漏子:词牌名。②鬓(bìn)云:鬓发如云。③衾(qīn):被子。④梧桐: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⑤不道: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译  文】

玉炉散发着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的是画堂中人的秋思。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赏  析】

此词抒写思妇的离愁。上阕写室内物象,虽是温暖祥和的场景,但孤独的思妇辗转难眠而容颜不整,鬓发散乱,忍受着枕衾间的寒冷与痛苦;下阕通过写思妇在室内听到室外的雨声来描摹人物的心情。全词从室内到室外,从视觉到听觉,从实到虚,构成一种浓郁的愁境。上阕辞采密丽,下阕疏淡流畅,一密一疏,一浓一淡,情感变化发展自然。

宋人胡仔《苕溪渔丛话》后集卷十七曰:“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更漏子·玉炉香》一首尤佳。”

明人卓人月《古今词统》徐士俊评:“‘夜雨滴空阶’,五字不为少;此二十三字不为多。”

【作  者】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


周日发布时间改晚十点,只有头条能留言,留言按当天头条-词牌-填词!按照词牌+词题+作者+正文留言。字数必须合,尽量倚声填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