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龙茶产地与区别

 韬钧太极养生堂 2016-06-18

  乌龙茶按产地不同分为广东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和福建乌龙茶。其采制特点是采摘一定成熟度的鲜味,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后制成,形成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做青。

  1.广东乌龙茶

  广东乌龙茶的主制品种有岭头单枞、凤凰单枞无性系——黄枝香单枞、芝兰香单枞、玉兰香单枞、密兰香单枞等以及少量凤凰水仙。

  岭头单枞:条索紧结挺直,色泽黄褐油润;香气有自然花香,滋味醇爽回甘,密味显现,汤色橙黄明亮,叶底内腹朱边柔亮。

  凤凰单枞:主产于潮州市潮安县的名茶之乡凤凰镇凤凰山区,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优异单株,品质优于凤凰水仙,其初制加工工艺接近闽北制法,外形也为直条形,紧结重实,色泽金褐油润或绿褐润,其香型因各名枞树型、叶型不同而各有差异,有浓郁栀子花香的称为黄枝香单枞,香气清纯浓郁具自然兰花清香的,为芝兰香单枞,更有桂花香、蜜香、杏仁香、天然茉莉香、柚花香等等。其滋味醇厚回甘,也因各名枞类型不同,其韵味及回甘度有区别。

  2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主要品种有青心乌龙、金萱、翠玉等。按其发酵程度的轻重主要有包种茶、冻顶乌龙和白毫乌龙(又名红乌龙)。

  包种茶:是目前台湾生产的乌龙茶中数量最多的,它的发酵程度是所有乌龙茶中最轻的品质较接近绿茶,外形呈直条形,色泽深翠绿,带有灰霜点;汤色密绿,香气有浓郁的兰花清香,滋味醇滑甘润,叶底绿翠。

  白毫乌龙:是所有乌龙茶中发酵最重的,

乌龙茶

而且鲜叶嫩度也是乌龙茶中最嫩的,一般为带嫩芽采一芽二叶。其外形茶芽肥壮,白毫显,茶条较短,色泽呈红、黄、白三色,汤色呈鲜艳的橙红色,香气有天然的花果香,滋味醇滑甘爽,叶底红褐带红边,叶基部呈淡绿色,芽叶完整。

  冻顶乌龙茶:产于台湾南投县的冻顶山,它的发酵程度比包种茶稍重。外形为半球形,色泽青绿,略带白毫,香气兰花香、乳香交融,滋味甘滑爽口,汤色金黄中带绿意,叶底翠绿,略有红镶边。

  产於台湾,台湾野史相传据清朝道光年,初乡举人林凤池从福建带回武夷软枝乌龙植于冻顶山,基于天时、地利、人和,俨然成为茶的黄金王国。

  台湾乌龙是乌龙茶类中发酵程度最重的一种,优质乌龙的制造,鲜叶原料标准为一芽二叶,著名的膨风茶,则选用一芽一叶为原料。乌龙茶茶芽肥壮,白毫显,汤色呈琥珀般的橙红色,在国际市场被誉为香槟乌龙"东方美人",以赞其殊香美色。为青茶类代表。

  3.福建乌龙茶

  福建乌龙茶按做青(发酵)程度分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两大类。

  闽北乌龙茶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条索壮结弯曲,干茶色泽较乌润,香气为熟香型,汤色橙黄明亮,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闽北乌龙茶根据品种和产地不同,有闽北水仙、闽北乌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品种(乌龙、梅占、观音、雪梨、奇兰、佛手等)、普通名枞(金柳条、金锁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矢等)。其中武夷岩茶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香味具特殊的岩韵,汤色橙红浓艳,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肥软、绿叶红镶边。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於东南"之誉,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武夷山所以蜚声中 外,不仅它的风光秀丽,还在它盛产武夷岩茶"岩茶之乡,奇种"单种名丛"各具特色,名丛是岩茶之王。这些名丛之中又以四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最为名贵,又以大红袍享有最高声誉,可谓乌龙茶中的茶中之圣"现在游客在武夷山游览,啜饮名丛极品,饮略范仲俺诗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使欲乘风飞之意境。

  闽南乌龙茶

  安溪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县,安溪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雨至立夏为春茶,产量占全年的一半,品质最好。安溪铁观音的制造工艺要经过凉青、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铁观音的品饮,目前在福建泉州厦门、漳州以及厦门、潮汕一带和台湾,仍沿袭传统的功夫茶品饮方式。陶壶置茶,冲以沸水此时即有一股殊香扑鼻而来,正是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有朋自远方来,飨以功夫茶,确是一种表示敬重客人的生活艺术。

  闽南乌龙茶做青时发酵程度较轻,揉捻较重,干燥过程间有包揉工序,形成外形卷曲,壮结重实,干茶色泽较砂绿润,香气为清香细长型,叶底绿叶红点或红镶边,闽南乌龙茶根据品种不同有安溪铁观音、安溪色种、永春佛手、闽南水仙、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福建单枞等。除安溪铁观音外,安溪县内的毛蟹、本山、大叶乌龙、黄金桂、奇兰等品种统称为安溪色种。

名茶鉴品

如何鉴品乌龙茶

  乌龙茶市场近年一直走高,供不应求,因而市场上存在乌龙茶品质鱼龙混杂的现象。如何鉴别乌龙茶的品质,让你在消费中感受物有所值呢,是众茶友较为关心的问题。凡品质上乘,有品牌、有产量的商品茶,方可称为优质乌龙茶。而形成优质乌龙茶的必备条件首先是优越的生态条件:

  海拔高度自古以来就有高山出名茶之说,经长期历史的验证,表明其有深刻的科学道理。海拔较高的茶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质含量较高。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特别有利于鲜叶中含氮化合物和某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较高,呈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较多,而具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较低。此外,海拔较高茶区,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较为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增强,此为优质茶品质形成也奠定了基础。当然并非所有名优乌龙茶都产于高海拔的茶区。在低海拔茶区,只要生态条件优越,能符合茶树生长发育要求特定的环境条件,同样能制出品质优异的名优乌龙茶。如武夷岩茶产地,海拔并不高,只有200300M,但由于山中岩峰耸立,溪水萦流,岩壑常年云雾缭绕,茂密的植被和风化的岩石,为茶树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由于有这样独特的小环境气候与土质条件,从而为驰名中外武夷岩茶的品质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季节条件

  不同采制季节对乌龙茶品质影响是极为显著的。一般春茶品质最好,秋茶次之,而夏暑茶品质最差。经过冬季的休眠期,茶树体内积累丰富的营养,在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茶树氮代谢的进行,使鲜叶中内含物质丰富,特别是芳香物质、氨基酸、茶氨酸及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影响乌龙茶香味的花青素、酯型儿茶素等成分相对较低。所以春季乌龙茶一般香气清高,滋味浓厚甘爽,品质好。夏暑期间,气温较高,茶树生长迅速,体内碳代谢旺盛,有利于茶多酚的积累。特别在高温条件下,茶鲜叶中酯型儿茶素、花青素及青嗅味物质增加,能形成乌龙茶良好香气的萜烯类物质及具有优雅香气的紫罗酮等明显减少。所以夏暑季节所产乌龙茶香气低淡,滋味苦涩,品质较差。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乌龙茶,香气尤为高锐持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香显露。但秋季茶鲜叶中,构成茶滋味的内含物质,明显少于春茶,因而秋季乌龙茶常表现滋味较淡薄,不耐冲泡之特点,这是其品质不如春茶的原因所在。

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优良的土质条件,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而且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根据调查,名茶之乡安溪的西坪、感德、祥华等高山茶园,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4.56.5,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在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产地,茶树生长于峰峦岩壑之间,周围茂密的植被和终年清泉细流,不仅为茶树提供了优越小环境气候,而且这里的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的暗色茶坛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元素,对岩茶优良品质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良茶树良种

  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任何农业措施所不可替代的。如闻名遐迩香味双绝的铁观音要用铁观音品种;具有一早、二奇独特品质的黄金桂,要用黄旦品种;香似兰花的水仙,来自水仙品种。可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风格无不与优良的茶树品种相联系。高质量的鲜叶鲜叶质量是茶叶品质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鲜叶才能制出品质优异的乌龙茶,这已被乌龙茶产区生产者所共识。到底什么样的鲜叶才称得上高质量,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采摘要标准优质乌龙茶的品类繁多,依茶树品种、季节和制作品类不同,在采摘标准上虽小有区别,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即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也就是说当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34个叶片的嫩梢为标准,春季鲜叶持嫩性较好,以采摘中开面为主;秋季气候干燥,鲜叶持嫩性差,以采摘小开面为主。

  选择晴天午青鲜叶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另据研究分析发现,连续阴雨采摘的鲜叶中,绿原酸含量都明显增加,鲜叶品质变劣,是制茶香气不佳的主要原因。连续晴朗天气采摘的鲜叶,不仅绿原酸含量少,而对形成乌龙茶香气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叶醇等单萜烯类物质增加,有利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形成。

  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

  保持鲜叶新鲜完整

  优质乌龙茶对保持鲜叶完整新鲜,不受任何损伤,有极严格要求。因为,乌龙茶优异品质形成,主要是通过摇青,促进走水,使梗与叶脉中水溶性成分,逐步向叶细胞转移,并与叶内的有效成分结合、转化,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而梗叶中的水分,则由叶背气孔慢慢散失。一旦鲜叶遭受损伤,不仅影响走水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且鲜叶损伤部位迅速发生红变,从而影响乌龙茶正常品质的形成。此外,鲜叶采摘离开树体后,仍具有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内含物质分解、释放热量、蒸发水分等异化代谢生理活动。维持离体鲜叶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及时散发鲜叶释放的热量,对保持鲜叶新鲜度有重要作用。否则叶温升高,异化代谢加剧,不仅鲜叶新鲜度急剧下降,甚至能使鲜叶变红变馊,失去制茶

  价值。因此,在鲜叶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不得损害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在采摘与运送中应使用竹筐,杜绝以编织袋装运鲜叶。

  如何选购优质乌龙茶

  乌龙茶是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几工序制成的,兼有红茶和绿茶的品质特征,汤色金黄,香气滋味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叶底为绿叶红镶边。优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铁观音茶条索壮结重实,略呈圆曲;水仙茶条索肥壮、紧结,带扭曲条形;乌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乌龙茶色泽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香气:乌龙茶有花香。汤色:乌龙茶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滋味:茶汤醇厚、鲜爽、灵活。叶底:绿叶红镶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呈红色,其余部分呈绿色,绿处翠绿稍带黄,红处明亮。而劣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条索粗松、轻飘。色泽:呈乌褐色、褐色、赤色、铁色、暗红色。香气:有烟味、焦味或青草味及其它异味。汤色:汤色泛青、红暗、带浊。滋味:茶汤淡薄,甚至有苦涩味。叶底:绿处呈暗绿色,红处呈暗红色。

  在具体选购可以对此一一检视。

  观其外形。将干茶捧在手上对着明亮的光线检视,无论条形或球形,茶颜色应鲜活。有砂绿白霜像青蛙皮那样才好;注意是否隐存红边,红边是发酵适度的讯号;冬茶颜色翠绿,春茶则墨绿;如果茶干灰暗枯黄当然不好;而那些颗粒微小、油亮如珠,白毫绿叶犹存者,那是发酵不足的嫩芽典型的外观,这茶泡起来带青味,稍微浸泡就会苦涩伤胃。检视干茶的同时还要注意手感,球型茶手握柔软是干燥不足;拿在手上抖动要觉得有分量,太轻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涩;条型包种茶,如叶尖有刺手感,是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造成积水的现象,喝起来会苦涩。手捧干茶,埋头贴紧着闻,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劲,便是好茶;较次者则香气不足,而有青气或杂味者当然不选。

  开汤冲泡。这是试茶最要紧的步骤

  茶商们试茶通常抓一大把茶叶,将茶壶塞满,这当然是商家的瞒天过海之术。买茶试茶只要一只磁杯,5g茶叶,冲150cc的开水静置5分钟。然后取一支小汤匙,拔开茶叶看汤色如何,如果浑浊,就是炒青不足;淡薄,则因嫩采和发酵不足。若炒得过火,则叶片焦黄碎裂。好的茶汤,汤色明亮浓稠,依品种及制法不同,由淡黄、蜜黄到金黄都显得鲜艳可爱。把汤匙拿起来闻,注意不要有草青味,好茶即使茶汤冷却,香气依然存在。茶汤含在嘴里,仔细分辨老板所言的清香是不是萎调不足的草青味,草青味是当前乌龙茶制程不够严谨所造成的,有草青味的茶,一旦增大投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滋味苦涩,汤色变深。总之选购茶叶的原则是少投叶,多冲水,长浸泡,这样茶叶的优缺点就会充分呈现。

劣质乌龙茶的特征

  (1)外形:条索粗松、轻飘。

  (2)色泽:呈乌褐色、褐色、赤色、铁色、枯红色。

  (3)香气:有烟味、焦味或青草味及其它异味。

  (4)汤色:汤色泛青、红暗、带浊。

  (5)滋味:茶汤淡薄,甚至有苦涩味。

  (6)叶底:绿处呈暗绿色,红处呈暗红色。

望闻摸沏鉴别乌龙茶

  望、闻、摸、沏

  4步骤鉴别好乌龙

  首先是望,即看其外形。把茶叶捧在手心对着光线看,上好的春茶颜色应该是墨绿,若带点砂绿白霜更佳。如果茶色灰暗枯黄,则为劣品。再老到点的,可以仔细观察茶叶是否隐存红边,有则表明发酵适度。

  其次是闻,即闻其味。手捧干茶,鼻子贴紧茶叶,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便是好茶;反之,闻起来香气不足,甚至带有杂味,那就不是好茶了。

  再次是摸,即看茶叶手感如何。乌龙茶分球形和条形两种,前者放在手中抖动,要感觉分量适中,太轻滋味淡薄,太重易苦涩;后者,如果感觉叶尖刺手,是因为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喝起来会有苦涩感。

  最后是沏,即开汤冲泡。这也是试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准备一只瓷杯、5克茶叶,冲150毫升的开水,静置5分钟。然后取一

  个小汤匙,拨开茶叶看看汤色。若汤色浑浊、淡薄,叶片焦黄碎裂,或是汤匙闻起来有草青味,都表示这茶叶先天不足。好茶汤颜色应该明亮浓稠,即使茶汤冷却,香气依然存在。

                              韬钧太极养生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