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饭萝卜丝常吃断病根

 民生民情 2016-06-19


142、米饭萝卜丝 常吃断病根

    米饭和萝卜是我国民间最常见的食品。这句俗语是说常吃米饭、萝卜这样的平凡食品能够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有利于健康。


 

    '米饭'是指由大米或小米煮成的饭或粥。用大米,特别是小米煮饭熬粥,不仅香甜可品,而且营养丰富。小米粥清淡软和,易于被消化吸收,最适于老年人和儿童食用,不仅有利于消化,而且对脾胃虚弱、乳汁不足、糖尿病等多种病症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萝卜味辛辣性温,能顺气消食、散瘀解毒、止咳化痰、生津开胃、润肺止渴、通便利水。萝卜的营养价值和强身滋补作用堪与人参相比,并且更为平和安全。因此这句谚语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很有科学道理。

 

143、春不食肝

    意思是春天不宜食用动物肝脏类食品,食则有损于健康。


 

其实这句话来自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指春季肝气旺,如果再吃动物肝脏,就会使肝气更旺,容易导致脾胃虚弱,还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A能维持人的视觉和上皮组织健全的功能。成年人如果每天吃4克牛肝或羊肝,即可满足身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A,会出现头痛、头晕、感觉过敏及腹泻等症状。此外,动物肝脏中胆固醇含量很高,中老年人不宜多吃。


144、喝了狗肉汤 冬天能把棉被当

    狗肉,味道鲜美醇厚,芳香四溢,有些地方称之为香肉。有俗语赞道:'狗肉滚三滚,神仙坐不稳','闻见狗肉香,神仙也跳墙'。这些话诙谐夸张,但确实说明了狗肉鲜香,广受人们喜爱。


 

    狗肉与羊肉齐名,被认为是冬季进补的佳品。它的营养价值可与牛肉、猪肉相媲美。


 

狗肉虽好,但吃狗肉有许多禁忌:狗肉性温,多食发躁上火,口渴生痰;阴虚多热和多痰的人应慎食;阳虚内热、脾胃温热、高血压患者及外感发热患者应忌食;暑天不宜食。还应选择膘肥体壮、健康无病的狗做食用,病狗、疯狗的肉绝不能吃。


(你还吃我吗?) 

145、逢九一只鸡 来年好身体

    这句谚语是说,在冬季经常吃鸡进行滋补,可以更好地抵御寒冷,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从冬至开始数九,每隔9天算一九,直到凉蛰。这是一年中从较冷到最冷又回暖的时期。在此期间,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需求较多,经常吃鸡是很好的滋补方法。


 

    鸡肉细嫩爽口,尤其是鸡汤鲜美,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鸡除是人们的美食外,其全身都有药用价值,在民间享有'济世良药'的美称。在用鸡肉进补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雌雄两性作用有别。雄鸡肉其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比较适合阳虚气弱者食用;雌鸡肉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二是有些病人不宜吃鸡肉进补。比如尿毒症患者应禁食,因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后会加重肾脏负担;鸡肉性温,为了避免助热,高烧患者及胃热嘈杂患者禁食;鸡肉中磷的含量较高,服用铁剂时暂不要食用鸡肉,以免影响铁剂的吸收。此外,鸡的臀尖,俗称'鸡翘',是细菌、病毒及致癌物质的'仓库',绝不能食用。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