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的处事智慧:功过是非任评说,不以成败论英雄

 鬼谷道 2022-09-03 发布于江苏

文/鬼谷信

配图:Sebastien Thibault

我们先来做一道中学思想政治选择题:

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即理也”,他的核心思想主张属于(   )

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可知论不可知论

C.主观唯心主义   D.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信每一位上过高中的读者朋友应该都做过这道题,对于一个懵懂少年而言,阳明心学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能选对答案,拿到高分才是关键。我依稀还记得我的政治课老师,那是一个城里人,每次他开着雅马哈摩托从校门口疾驰而过时,都让同学们羡慕不已。他在帮我们解析这道题的时候说,王阳明认为万物皆备於我,我心即是天理,是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每次他说道这句话的时候总是要加重语气,唯心主义是以意识为第一性的,所以相对于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而言,是极其落后的。

所以每次考试遇到这道题的时候,我都能用笔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端庄而优雅的在括弧里填上“C”,老实说我的政治课一直很好,我觉得应该归功于王阳明,因为是他彻底让我分清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关系,因为阳明心学就有一个“心”字嘛。我甚至总结了一个诀窍,只要考题遇到唯心主义就一定要批判,遇到唯物主义就一定要歌颂,一定不要吝啬“溢美之词”,比如“伟大的、高尚的、崇高的,先进的,科学的”,因为只要这样就能得高分。

类似的还比如遇到农民起义军就要深表同情,遇到资本家、地主阶级就是罪恶的等等。

作为一个读鬼谷子的,不研究纵横学,难道还想做翻案文章?老师说对于这种高深的哲学问题,的确能力有限、力有不逮。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在某国被嘲笑的不止是堂吉诃德,还有王阳明”。在读《王阳明传》时,他对着老师口出狂言说“我不当状元,我要当圣人”,单凭这件事情就足够被嘲笑,你算老几?当然了,结果王阳明还算成功,至少成了半圣。

交代了那么多,终于能简单说说阳明心学到底是不是唯心主义了。其实王阳明的心是一颗廓然大公,天人合一的心。王阳明说的很清楚“心即理也”,我心就是天理,这句话其实是就道德而言的,是一种传承儒家的道德传统,主要表现为“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是否有良知,体现在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而非嘴上说说”。

比如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立足点是伦理道德,他认为人的心体应该是无善无恶的,人生在世求的就是一个诚意,不诚无物。然而意若不诚则有善有恶。因为心体澄明,良知之心见善恶不需外求自然知善知恶,所以王阳明提倡“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为善去恶的“格物”。总结一句话“行知合一,格物致知”。心学其实讲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行,核心诉求是道德。

那么好,什么叫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呢?

马克思认为“世界不是绝对客观的,世界依附于意识而存在”,也就是说意识是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的,比如宗教里的各路上帝、神仙、创始者等等。

而王阳明却从未说过世界是由心创造的,讲的却是心与外界事物的关系。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明《大学问》:“大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未看此花时,并不是此花不存在,而是它本来就存在,只是没有应机显现而已,所以说“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寂”与“显”对言,这个应机就是你看此花时。孟子也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说法,一个意思。

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有人说是认知的意思,这个不好说,看做认知的意思的话,就类似于程朱的格物之说了.可阳明的学说是道德的,而不是对经验知识的认知探索,他的格物也是跟良知联系起来的,是起于心,而不是起于物,这是阳明一再强调的。

所以用“感通”一词更贴切,《周易·系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以,未看此花时,良知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看此花时,则感而遂通.心体通向此花,一是明白起来的不是此花的科学结构什么的,而只是一种通。

梁漱溟先生说:人有三个层次的思维,感觉,判断,直觉.感觉纯是形而下的的冷热轻重之感,判断是带着经验知识的认知,而直觉正是无思无为的道德判断,不是形而下的。所以王阳明说的应该是一种境界。

就是你看到此花时,花就会进入你的意识之中.你的心就会对这朵花有感通,它就存在你的意识之中,当你未看到此花时,花就未进入你的意识之中,就对你没影响,花就没有存在你的意识之中,不是课本上讲的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比如我死磕鬼谷子一样,在我遇到这本书的时候,《鬼谷子》就在哪里,与我何干?等我花了十年死磕他,鬼谷子的思想自然就在我心中明白起来。

简单的说,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是表达内心主体与外界客体的一种关系,人在与外物未产生关系时,其实双方是一种“寂”的状态,当产生关系后就转化成一种“显”的状态。比如《孙膑兵法》在被挖掘之前,人们的心与《孙膑兵法》,其实是处于一种“寂”的状态,当兵法被发掘之后,双方就产生了关系。

19722月山东银雀山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之前,谁敢说他确定兵法就埋在山东地底下,孙武和孙膑不是同一个人?况且王阳明也没说过,是心创造了《孙膑兵法》。

再者,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其实也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以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意思。

“物者,事也”,所谓物,其实就事情。老王其实是把天下事当成自家事的一种神格局,哪里发大水了,哪里闹饥荒了,哪里闹土匪了,老王认为应该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这不是别人的事情,就是咱自己的事。

想当年,会稽山上,一阵北风吹过,老王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之时,豪迈的说了句“心外无物”,于是几百年后,被写在了教科书上任人批判,找谁说理去?

当然,王阳明不寂寞,同样被批判的,甚至被黑成渣的还另有其人。比如汉代扬雄之所以认为纵横家是"诈人,唐代柳宗元就说“《鬼谷子》,要为无取,恐其妄言乱世,难信”,明朝宋濂说“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

或许王阳明看到鬼谷子的这些评价,心理也略微轻松了些。其实赞同也好,批评也罢,全在于立场不一样,偶尔运气不好,被拉出来树个反面典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比如杨雄批评鬼谷子,那是因为西汉初年,儒学刚盛,根基不稳,所以必须打压纵横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其实中枪的不止鬼谷子一个。

比如柳宗元批评鬼谷子,是因为经历了五代十国,短命王朝隋朝智慧,唐代刚刚安稳兴盛,主要是"恐其妄言乱世",不利于中央集权,他大概是为了反对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局面而否定《鬼谷子》学说。

比如宋濂否定《鬼谷子》,大概兼有维护儒家道统与明王朝集权的双重立场,毕竟宋明理学是明王朝的显学,而鬼谷子思想与理学势同水火。

看出端倪没?其实人是没办法真正意义上严禁客观的评价事物的,只要是人的判断其实都是带着主观判断的,任何人都带着自己的立场,带着自己的利益。

这到让我想起了鬼谷子说过的一句话“世无常贵,事无常师,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他在絮絮叨叨的告诉我们,这世上没有谁能永远兴盛的,处事没有永恒的准则,要择善而从。计谋想来都不能达到忠孝两全,必然会有顺从和忤逆。

说到这一层意思,诸位朋友应该都明白了吧,有时候立场很重要,因为有了不同的立场所以才有了反对的声音,无关善恶、无关是非、无关对错,只关乎立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