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并购史| 百威英博并购史背后的巴西首富

 名谷 2016-06-19

并购史 | 百威英博并购史背后的巴西首富

2016-02-02 并购时间


巴西首富雷曼


根据《福布斯》杂志2015全球富豪排行榜,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目前的个人资产净值为248亿美元,位列第26名,也是巴西首富。


比他名字更为人熟知的,是他持有控股权的一些消费品公司及旗下品牌,如百威啤酒、汉堡王、亨氏。


1939年,雷曼出生于里约热内卢。1961年,他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后返回了巴西,做过财经专栏作家。他曾是巴西顶尖网球选手,也曾跻身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巴菲特曾评价他说:“豪尔赫是一位好老师。”


从巴西小酒厂到啤酒王国


1989年,雷曼和他的团队收购了啤酒厂Cervejaria Brahma,随后将一系列啤酒厂合并组建为AmBev。通过建立强大的管理团队,以及着力削减成本,推动这家公司的业务迅速拓展,如同龙卷风一样扫荡了整个南美洲。


拥有了第一桶金之后,雷曼将收购的目光投向了欧洲大陆。最先被纳入版图的是比利时的英特布鲁公司。2004年8月,雷曼以11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收购,AmBev与英特布鲁合并成为英博集团。


2008年,英博集团以520亿美元现金交易拿下了安海斯·布希公司,在这场震惊全球的具有高度争议的敌意并购案后,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英博集团正式出现。


2012年,百威英博又以201亿美元买断了墨西哥最大的啤酒公司莫德罗,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杠杆收购策略


回顾这个王国的缔造历史,雷曼的策略是私募股权行业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杠杆收购策略:动用杠杆进行收购,然后血洗旧管理团队,挤压不必要的成本,动用所有未开发的定价空间,然后利润循环投入用于下一次收购或者品牌建设,培养超强的管理团队和价值非凡的品牌,积累大笔现金,用于进一步的扩张。


而每一个并购目标的特点,基本都是行业的龙头或历史悠久者,因为管理层的动力不足,没有充分开发定价空间的动力,于是表现长期平平。


这群来自新世界的投资人确实使传统世界快消业的面貌为之改变。比如英特布鲁一直遵循严格的比利时劳动法和欧洲老派的经营方针,是个过于慷慨的雇主,而雷曼引入的管理层打破了它引以为傲的工会规则,削减了员工特殊待遇。


再以百威为例。收购前百威在美国占有率持续下滑,虽然现金流水平依然不错,但百威是一个家族企业,掌权的布希家族更关心的是面子和排场,而不是利润与销量。


据知情者说,布希家族每次来中国视察的时候都坐私人飞机,全家老少豪华轿车接到上海总部。而雷曼引入的CEO都是自己订好经济舱机票,直接从纽约直接飞到上海,打出租车来办公室。新管理层还售出了那些虚荣性资产,包括以布希家族命名的公园、球场。


每一次“雷曼式收购”必须动用大量资金,以掌握被收购公司的控股权,它的投资数量因此大大少于凯雷、KKR等私募公司。而它的投资也更加长久。典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往往要在5年内挤出投资回报,但雷曼则愿意等待10年甚至更久。


正如此前他解释为何退出职业网球赛场,“我觉得我无法做到全球排名前十,所以最终放弃了。”这位巴西首富的雄心,一直如那个神奇国度般宽广并狂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