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上)

 耐得寂寞惟夫子 2016-06-19


1.感冒: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2.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病机: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为六淫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于“火”。而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火可互为因果,痰可郁而化火(热),火能炼液灼津为痰。

 

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症。

 

3.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病机: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若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在平时表现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

 

病证鉴别:

哮病喘证: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比兼喘,但喘未必兼笑。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

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型疾病的一个症状。如《医学正传·哮喘》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夫喘喉间如水鸡声者为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为之喘”。《临证指南·哮》认为喘证之因,若有外邪壅遏而致者,“邪散则喘亦止,后不复发;······若因根本有亏,肾虚气逆,浊阴上冲而喘者,此不过一二日之间,势必危笃········若夫哮证·······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分别从症状特点及有无复发说明两者的不同。

 

治疗原则:当宗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说,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祛邪。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

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4.喘证:喘即气喘、喘息。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病机:喘证的发病机理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治疗原则:喘证的治疗应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肺,一祛邪利气为主,区别寒、热、痰、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的方法。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则温补,阴虚则滋养。至于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又当根据具体情况分清主次,权衡标本,辩证选方用药。

 

5.肺痈: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疮疡的一种病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病机:本病病位在肺。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至痰热与淤血互结,酝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

 

证治分类:

1.初期: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2.成痈期: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酝酿成痈。 3.溃脓期: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泄。

4.恢复期: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


6.肺痨: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因病机;肺痨的致病因素,不外内外两端。外因系指癆虫传染,内因系指正气虚弱,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癆虫蚀肺,耗损肺阴,进而演变发展,可致阴虚火旺,或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治疗原则: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抗痨杀虫为原则。

结语: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病理性质主在阴虚,进而可见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

7.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胀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病机: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

治疗原则:治疗应抓住治标、治本两方面,祛邪与扶正共施,依其标本缓急,有所侧重。

结语: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临床以喘咳上气,胸闷胀满,心慌等为

主症。病久可见面唇紫绀,身肿,甚或昏迷、抽搐以至喘脱等危重证候。根据其症状表现肺胀与咳喘、痰饮、心悸、水肿、喘劂等症有关。病因以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

 

8.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9.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机: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证鉴别:惊悸与怔忡: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扰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有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治疗原则: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相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10.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病因病机: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病机: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诊断依据:

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2.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

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

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治疗原则: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脉治法;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见肺、肝、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11.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辨证要点: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特点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实证为邪热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次辨病位,病位主要在心。

治疗原则:治疗当以补虚泄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12.癫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均以青壮年罹患者多。因二者在临床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以癫狂并称。

病因病机:癫狂的发生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相关,损及心、脾、肝、肾,

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阴阳失于平铋,进而产生气滞、痰结、郁火、瘀血等,蒙蔽心窍或心神被扰,神明逆乱,而引起神智异常。

 

病机: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13.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病证,亦个“癫痫”,俗称“羊癫疯”。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扑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

病机:痫之为病,病理因素总以痰为主,每由风、火触动,痰瘀内阻,蒙蔽清窍而发病。

以心脑神机失用为本,风、火、痰、瘀致病为标。其中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生,神机受累,元神失控时病机的关键所在。而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画两大特点,因而痫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固于心胸的“顽痰”所致。

治疗有原则: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息风,开窍定痫;平时则补虚为治其本,宜益气补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14.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智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辞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等。

治疗原则:治疗当以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其标,补虚扶正、充髓养脑治其本。

 

15.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病机: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想顺接,

 

16.痛:病机: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证治分类: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

 

17.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

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痞满。痞满的基本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导致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实即实邪内阻,虚为脾胃虚弱。

治疗原则: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宜。所以,治疗原则总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根据其虚、实分治。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消并用。扶正重在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祛邪则视具体证候,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法。

 

18.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呕,临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为呕吐。

治疗原则:以和胃降逆为原则。

证治分类:

实证:

1.外邪犯肺证: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用以藿香正气散加减,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2.食之内停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用以保和丸加减,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3.痰饮内阻证: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用以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4.肝气犯胃证: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用以四七汤加减,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虚证:

1.脾胃气血证: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用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2.脾胃阳虚证: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脾胃虚寒,失于温熙,运化失职。用以理中汤加减,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3.胃阴不足证: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胃阴不足,胃失如润,和降失司。用以麦门冬汤加减。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19.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納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

病机:噎膈的基本病变与发病机理总属气、痰、瘀交结,阻隔与食道、胃脘所致。病位在食道,属胃所主。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治疗原则:初期重在治标,宜理气、化痰、消瘀、降火为主;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或补气温阳为主。

20.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机:实证多为寒凝、火郁、气滞、痰阻,胃失和降;虚证每由脾肾阳虚,或胃阴耗损等正虚气逆所致。但亦有虚实夹杂并见者。病机转化决定于病邪性质和正气强弱。

治疗原则:呃逆一证,总有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所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为基本治法。止呕要分清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因此,应在辩证的基本上和胃降逆止呕。


21.腹痛:病机: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郁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辨证要点:

1.辨腹部性质: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者,为寒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或伴有便秘,得凉痛者,为热痛;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

属气滞痛;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伴面色晦暗者,为血瘀痛;饮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便,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为伤食痛;暴痛多实,伴腹胀,呕逆,拒按等;久痛多虚,痛势绵绵,喜揉喜按。

2.辨腹痛部位:胁腹、两侧少腹多属肝经病证;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脐腹疼痛多为大小肠病证;脐以下腹痛多属肾、膀胱、胞宫病证。

 

22.泄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病证鉴别:

1.泄泻与痢疾: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2.泄泻与霍乱: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吐下如米泔水,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而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

治疗原则:泄泻的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

证治分类:暴泻 

1.寒湿內盛: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发热,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藿香正气散加减,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2.湿热伤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下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葛根芩连汤加减。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3.食滞肠胃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保和丸加减。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久泻

1.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脾虚失运,清浊不分。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2.肾阳虚衰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痛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命门火衰,脾失温熙。四神丸加减。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3.肝气乘脾证: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舌淡红,脉弦。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痛泻药方加减。抑肝扶脾。

23.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政治原则:热痢轻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着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