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铃医十三方·考述

 并不hy 2016-06-20

                     铃医十三方·考述

         草医  清灵子  龙绘堂  赵学敏  秘传

               

 

 

                隐修书斋

                  原序

  《周礼》分医有四: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后乃有十三科,而未闻有“走方”之外也。《物原》记岐黄以来有针灸,厥后巫彭制药丸,伊尹创煎药,而未闻有“禁、截”诸法也。晋·王叔和簒《脉经》、叙阴阳、内外、辨部候、经络。脏腑之病为最详。金·张子和以汗、下、吐三法,风、寒、暑、湿、火、燥六门为医之关键,终未闻有“顶、串”诸名也。有之,自草泽医始,世所谓“走方”是也。人每贱博之,谓其游食江湖,贷药吮舐,迹类丐;挟技劫病,贪利恣睢,心又类盗;剽窃医绪,倡为诡异;败草毒剂,悉曰仙遗;虽然,诚有是焉,亦不可概论。

所谓术不远人,道在心间,走医之术远承扁鹊,华佗继之。故其所传诸法与国医少异,治外以针刺蒸灸胜;治内以顶、串、禁、截胜。取其速验,不计万全。

   相传走医有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卒好有。能守三字之要,便是此中之杰者矣。并传有三法:一曰顶,语药上行者曰顶;二曰串,下行者曰串,故顶药多吐,串药多泻。顶、串之外,而曰截。截者,绝也,使其病截而然止。按此即古之汗、吐、下三法也。然有顶中之串、串中之顶,妙用如神,则又不可常格论也。

 

                  胡序

   铃医即古之走方医,又谓草泽医,乃民间握其技而操若神之医者,世传铃医以顶、串、截、禁为治疗大法,并取其速验者。证之临床,却有可取之处。吾自承道门医而来,识得贵州草泽名医,知其所言乃俗传有内外十三方之秘书,昔前贤张氏有传出《外科十三方》之文,而《内科十三方》则未之闻也,此实乃铃医秘传之方书,故此流传于师语口述之间,决然禁立文字,赵氏《串雅》以露其真,然十三方之秘皆未透露半分。

   故以此吾人承蒙师传之言,而与各路民间草泽交流,以临床之效验与铃医之治效而为此作此文,以为后学诸多以此为纲,左右发挥之。以完融其实也。

上篇总论

 

 

铃医十三方源流歌

 

铃医源于扁鹊术,挟技劫病万里行

都说阴阳大分张,我把顶串截病殃

不在门内分王霸,世运升沉关造化

吾谓铃医药甚霸,纵有二竖亦不怕

其实药味甚平和,和风甘雨连九夏

洋洋大笔甚淋漓,沧海无边把舟驾

按语:铃医即是古之走方医,也即今之民间医生,其行走江胡多少皆有点生存之技能。并把扁鹊当作铃医的始祖。江取之阔,海取之深,同行之间又称谓“老海”。用药胆大,皆以巨毒之药,故世医常称之谓霸道。我考道门丹药与铃医之药对比,丹药运用多以炉火炼制,并以金石之剂为主,丹医通过炉火制炼之后毒性以灭尽,故运用伤人较少。而铃医因无法撑握丹药之火候,故虽用巨毒之药,但没有通过炉火炼制,并多以动物植物类毒药运用繁多,主要是取其截药之特点,中病即止。虽有不少流弊,但是对于疾病还是有相当的疗效。

 

 

 

疾病治则总论

 

疾病之所生,皆由诸多原因而造就,世间谓五脏血滞,六腑气滞而血气不畅以诱发诸多不症,历其因则对症治之,此世医法脉,仲景一支。然铃医之论疾病,不外乎治法之异,取其速效之法者,不外乎:“通”、“补”二字。

通者,以其上下气流畅须,血气运行无有停滞,故谓之通,取通之用则有宣于上者“顶”,泻于下则“串”,止于中者“截”。故此三法乃治病之先锋。

补者,以其虚损无度而岁景不长,然补中之法皆要以通这旨,不通难以补其虚,故补之法在通畅之后而施用。

疾病有万端,治法有一类,铃医治病,以通为验,变生“顶、串、截”三法而为用。知其变化之道,方能于万端之中得取共窍位,如此治病救人,方能得心应手。

按语:古人讲用药如用兵,排兵布阵讲究方事方法,有近取,有远攻,有求和,有速敌。对于民间的医生来讲,往往速战速决是其主要的布阵用药思路。由此而演变出“顶、串、截,三种方法。其中“顶”就是上吐,“串”就是下泻,“截”就是治症。所有种种皆可以用一“通”字概括。而由“通”字可演化为“气通、血通,之不同。又有”上通、中通、下通、内通、外通之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