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各种实用办法 (摘自新班主任随身军师(巴蜀小学田冰冰在线答疑)) 如果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你会怎么办? 答:学生不完成作业有几种情况,上次我去西安的时候也有讲到过。 1、对作业内容有障碍,不会。(解决方式:补习当前内容,温故在先。) 2、边玩边写。(解决方式:限制时间) 3、书写速度慢。(解决方式:书写练习) 4、环境影响了他。要分别情况分别对待。(解决方式:清理环境) 对学生习惯培养顺序的思考。对于一年级学生,他们的习惯培养要有顺序 让每周的行为管理工作都有一个明确的侧重点,你才能察觉到自己工作的实效性。 上课前三分钟,用来提出要求,做好准备,情感交流;下课前两分钟,用来总结,表扬出色的小朋友和出色的小组,提示有待提高的小朋友,并提出下节要求。 田老师,我想请问您,怎么能让一年级孩子上课的时候眼睛看老师,注意听讲呢? 答:首先要进行习惯养成的强调。告诉孩子,你们去眼睛看着老师,老师也用眼睛看着你们,这在表示着师生间的相互喜欢;可以告诉孩子,专心听讲的孩子,眼光发亮,闪着智慧的光芒很聪明。不断强调这样的观点,让孩子知道,别人讲话你用眼睛看,这是有礼貌的表现。从意义上给孩子讲清楚,从语言的表达上要注重技巧。 低年级的孩子,更重要的是靠他感兴趣的东西去吸引他的眼球,可以借助课件啊,教具、包括游戏方式、教师的肢体语言,去吸引学生,去感染学生。 对个别问题突出的孩子,可以单独留下来,做做游戏,我们看某一样东西,你要记忆,来训导他的注意力的集中,和眼神的集中。 班上纪律差了,不必歇斯底里地喊。提前一分钟进教室,安静地站在门口,扫视,观察,记录,再扫视,再观察,再记录。往往不是全班都在乱,乱的是一些人,不断记录优秀的,不断记录最差的一两个。在适度“奖”和“惩”间做文章。 想办法筹集很多书来,哪怕只够一个人一本的图书馆。有时间就带着集体看书,分享书,老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学生讲。目的是为了养心,让一个躁动的班集体逐渐安静下来。 卫生包干区,可先请女生做,做完了卫生就可以得到玩耍的时间作为奖励。男生就在教室做操、学习,如果有人愿意加入劳动的队伍,可以,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先来制定行为协 议,逐渐放进男生去。最淘的,最爱打架的,暂不入打扫卫生列,继续养心。 在局势还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候,先控制,先稳定,再逐步思考放手的策略。 教师不是服务行业,但是一个有服务意识的班主任,也许可以成为业内精英。善于聆听家长的话,从聆听中辨别出家长真正的需求,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带着一定的期望来和你交流的。搞清家长的需求,解决出现在刀刃上的问题,对症下药,会让你的工作比较顺风顺水。另外,给自己一两句口头禅吧,例如“我能帮你做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关于班主任交接工作的建议 一、交接内容提示 请原任班主任老师及时把班级相关信息通过口头、书面、文稿、电子稿各种方式移交给新接任班主任。 1、学生信息 学生姓名、联系电话、学生学习、卫生、纪律、性格、行为习惯情况、家庭环境,特别是特殊学生情况,特长学生等方面的情况需要具体了解。开学后也需要随时跟进。 2、家长信息 家长姓名、家长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家庭教育状况,特别是特殊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对教育的态度不够积极配合甚至持相反态度的部分家长)的了解。 原任班主任给新接任班主任介绍班级家长委员会情况:成员名单、活动开展情况、骨干分子等方面情况。 3、班级经营情况 班级班风班貌、日常管理方式、班级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班级特色(班级邮箱、班级博客、班级刊物、特色活动开展情况) 请新老师在和原任班主任进行交接的过程中,关注吸收原班的优秀经验,继承班级特色经营方案。在以后的工作中常和原任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做好班级的顺利交接。 二、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建议 1、问题预设: 得知班主任调换之后,学生家长可能产生一种心理失落,因为这种失落导致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来源于: ① 和原班主任之间沟通达成了很多共识,现在换老师了,是不是就白费了? ② 原任老师很喜欢我的小孩,换老师之后,是不是就不喜欢了? ③ 以前的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习惯,换老师之后,孩子的学习是不是会受到影响? ④ 以前的老师是(高级、特级……)换老师之后,新老师是否优秀? 2、和家长的沟通建议: ①新任班主任的情况向原任班主任介绍,介绍自己最大的特色、亮点,便于原任班主任给家长推荐介绍; ②原任班主任的电话沟通: 告知换班主任一事; 向家长推荐巴蜀优秀人才:新接任班主任的优势长处; 告诉家长新老师会给班级带来许多方面的好处,举例讲几点; 告诉家长新老师会给孩子带来诸多有利因素,举例讲几点; 并将沟通的情况告知新任班主任。 我们一定要秉持为孩子着想的原则,对意见尖锐的家长,由原班主任致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新老师的情况、特点和优势为家长做全面的介绍,打消家长顾虑。形成群体的家长,请原班主任从个体出发,依次各个“击破”。 ③新任班主任的电话沟通: 向孩子主动问好交流,得到孩子喜欢。 热情与家长沟通,用智慧赢得家长的认可。 必要的时候,主动家访,与家长达成共识。 ④如果不理解换班主任一事的家长较多的班集体两位班主任教师可以提前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或开学前召开家长会。 设计一张调查问卷,除其他你需要了解的常规资料外,还应有: 1、让家长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填写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告诉他们不要谦虚,因为你需要继续给他们发扬的空间。) 2、让家长填清楚自己孩子的不足。(告诉他们不要掩盖,知不足,然后才能让你的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3、让家长填自己的孩子希望得到特殊照顾的地方。(什么都不用补充说明,所有人会填的。这个环节你可以清楚了解家长的需求。) 接班一个月后,你会发现家长对学生的描写有多么神似。 常用班级常规内容 1、 上课说话要举手;2、说话、待人有礼貌;3、收拾好自己的东西; 4、在走廊和教室里不能追逐或大声喧哗;5、不能打人、推人、或者伤害别人; 6、遵守校规;7、保持环境的清洁;8、注意安全; 9、爱惜公物;10、注意听;11、工作要做好;12、知道何时可以说话; 13、知道何事要向老师报告;14、知道何时用手和脚; 15、遵守老师的指示;16、上课前要做好各种准备; 17、上课时要专心。18、学习任务要按时完成。 家长会主题:与孩子同成长 一、 自我介绍,同时说明自己的班级管理及教学理念,展现自身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让家长欣慰、放心。 二、分享班级文化特色(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秉持“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原则,给每一位孩子展示的舞台,为每一位孩子营造成长的空间), 倡导家庭“赏识”孩子(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获得家长的赞美和肯定是孩子心理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孩子身上的潜能就会奇迹般地被激发出来,所以,明智的家长从来都不吝惜对孩子的赞美。请家长用放大镜观察孩子上小学以后的所有进步,鼓励孩子,强化优点,淡化不足), 分析“习惯”养成的做法及重要(“好习惯好人生”,儿童少年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遵守作息时间;喜欢阅读好书;带人有礼貌;主动学习;等等), 做好角色转换的基础工作(孩子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行为,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又呈现个性化很强的特点,所以我们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尤其是孩子做人的老师,人格的老师,能力的老师,健康的老师。请家长做好引导工作,让孩子尽快适应各种变化: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变化,作息时间的变化,课堂行为要求的变化)。 三、 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及日常训练。 四、 友情提示: 1 日常要求(学习用具的准备及督促,课前参与的引导及检查,安全意识的强调及理解); 2仔细阅读资料袋,检查与督促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课前准备与日常练习) 3 书目推荐; 4 午餐与交通车 5 学习方式的多样与开放(收集资料,网上学习) 总之,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认为本的关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无私关爱。“爱”是教育的核心。 (我选取了其中一些方法,也有一些比较有道理的话语,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