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来了,这几件事千万注意了!

 睡觉人图书馆 2016-06-20


来源:微天津  文:无尤

小编有个南方同事,昨日收到家人发过来的照片,照片里满是红艳艳的杨梅,任谁看了都有一种想咬下去的冲动。


突然一下就想到了一句诗——


“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




看着照片中红遍满山的杨梅

心里不禁叹了一声

夏至到了,一年中最热的伏天也快要来到了



估计大多数人对夏至到来时的天气是极为清楚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巧妙地用借喻的手法来描写这种天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至者,极也,夏至就是夏天到了。正如《礼记》所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气温可高达40℃。


那么人们该怎么度过这最难熬的时节呢?


1
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


夏季昼长夜短,人们需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引发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夜间尤其要注意尽量不要食用此类食物。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2
忌冷水洗浴


很多人喜欢冷水洗浴这种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来说尤其如此。



3
忌夜卧贪凉


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人们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小儿来说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儿童容易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



4
饮食宜多吃“苦”


夏至到来,应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为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5
宜晚睡早起


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夏至之际,此时昼长夜短,宜晚睡早起。



6
夏至前后半月最宜节气针灸


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至的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后15天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



通过夏至节气针灸治疗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此外,有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的人,通过针灸可以固护脾胃。而冬季里爱发作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在盛夏针灸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


除了以上六个方面需注意的之外
还有以下三个小妙招可以帮助大家预防中暑、精神满满喔~


中午打个盹


夏至之际,应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补水分:每天2000ml防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多数人都会有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还是出汗过多,引起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便容易供血不足、头痛头晕。故夏季应多饮凉白开水,亦可喝些盐水,每天不得少于2000ml。



备防暑利器:藿香正气


夏日居家备点藿香正气是明智的,藿香正气水能有效辛温开散,但一定要用对地方。人们在暑天容易遭受外寒或者内寒,比如贪图空调而受风寒、外出被雨水淋湿、贪食冷饮而脾胃湿寒,总之造成了外寒内湿的病态,其症状具体表现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症,或者兼有呕吐、泻痢、腹痛等。当面对上述症状时,藿香正气水往往奏效。另外,也有人比较喜欢随身带着藿香正气软胶囊来应对夏季突发情况。


说了这么多,当然不能少了夏季养心这个话题

老话说: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饮食养心


饮食养心要注意夏季养心宜食素。夏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心气旺盛,出汗多,易伤气阴。


在这个季节里,不宜食温补油腻的食物,否则会火上浇油,养心饮食宜清淡,少油脂,饭菜最好用植物油进行烹制。



在日常生活中应减少或戒除烟酒的不良刺激,做到心平气和,呵护好心脏安全。



运动养心


适量运动宜心脏。盛夏心气火旺,通过各种运动,能促使人体的气血流畅,脉络通畅,心气充盛。


夏季锻炼的目的以健脾养心、益气生津为主,锻炼的方式则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动静结合,使人体适应夏季气候变化,增强体质,提高抗暑的能力。



中新药业

温馨提示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免费赠《澡爷》门票的活动开奖啦!

微天津免费赠《澡爷》话剧门票的活动开奖啦!

由于参与人数较多,小编抽选了评论区人气靠前的前四名粉丝,每人将获赠《澡爷》门票两张!

我们已对中奖者的评论做出回复,请及时按回复内容留下个人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通知您领取相应奖品!


获奖名单(微信昵称):

宝丽、正在加油努力学做面包的李栋V6 、非云竹子、波波菜。


微天津后期福利多多,要持续关注我们哦~


微天津对外征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