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江虞氏家族文化之始终|诸焕灿

 娇语无声 2016-06-20
  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促进了全国各地文化的大交流,姚江文化正是在吴越古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的不断交融、整合之中曲折地前进。时至东汉时期,北方儒家文化在姚江地区传播,使姚江文化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新的姚江文化阶段的形成,即以虞氏家族文化的形成为其标志。在东汉后期,官学衰微,世家大族势力日益强盛,私学随之日益发达,形成“学在家族”的学术文化家族化的格局。作为姚江学术文化代表的虞氏家族文化,自东汉后期形成始,一直延续至唐代,历时久长,名士辈出,硕果累累。
    虞氏世代居住在余姚城西南方向的罗壁山。早在两汉之际,经由虞光、虞成、虞凤、虞歆等几代人的发展,逐渐步入世家大族的行列。东汉中期,有虞国担任日南郡太守,以德治民,恩惠及于鸟兽。有双雁常宿止于厅内,每当虞国外出办事,就有双雁飞逐虞国车前。后来虞国因公殉职,棺木护运回乡,双雁即随棺逐丧来到余姚,休憩在虞国墓旁树上,一直到死掉。乡人即把双雁埋葬在虞国墓旁,故此至今有“双雁”的地名。至汉末、三国孙吴时期,虞家子弟纷纷登上孙吴政坛,位居显要。且有世代传习《周易》的传统,家学渊源深厚,学术成就重大,不仅确立了虞氏在全国士族中的显隆地位,还确立了虞氏在学术文化界的优势。
    三国时期,即有“经学大师”之称的虞翻(164—233),字仲翔,少年时聪明好学,博学洽闻。其祖传《易经》之学,至虞翻已是第五世,深厚的家学传统,为虞翻日后的学术地位奠定了基础。会稽郡太守王朗听到虞翻之名,叫他担任郡功曹。孙策占据会稽后,即亲自到余姚拜访虞翻,施以隆崇的礼节,任为会稽郡功曹,襄助孙策。每当孙策出征时,就把留守重任交付与虞翻。虞翻能及时输送士卒粮饷,有力地支援了前方出征的孙策。由此,深得孙策的信任和器重,把虞翻看作“家宝”,委任虞翻为富春长。东汉建安五年,孙权任虞翻为骑都尉。曹操亦仰慕虞翻的才学,曾派人徵召虞翻去担任侍御史的官职,被虞翻所拒绝。虞翻是学识渊博的硕儒,是旷世难得的奇才。为人忠直謇谔,耿介狂直,不从俗流,对孙权多次当面提意见,为此而触犯了孙权,将他充军到交州。虞翻身处荒远之地,依然讲学不倦,听讲的学生常常多达数百人。讲学之馀,著有《老子注》、《论语注》、《国语训注》等,皆流传于世。虞翻最终老死于交州贬所,年七十岁。由妻、子护送灵柩还归余姚故里,埋葬于罗壁山。
    东晋时有虞喜(281—356),字仲宁,是杰出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虞喜博学好古,不追求名利,博览群书,在立身行事上坚守高尚的品德,直至白了头发依然不肯放松。他多次拒绝朝廷徵召,隐居大隐山,过着艰朴的生活,致力于各种学问的研究,怡然自足。他精于《易》学,又兼及天文历法的研究。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安天说”和发现“岁差”,是天文学上的重大突破。在虞喜之前,我国天文学上还不知有“岁差”现象。虞喜经长期观测,发现自己观测作出的星辰位置记录与古人所记录不相符合,感到冬至点在缓慢西移,即太阳在众星间运动一周年,并不等于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一周。也就是说太阳没有回归到原来恒星间的位置上,而是每岁渐差,约五十年退一度,虞喜称之为“岁差”。虞喜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岁差的学者,至南朝时,祖冲之把“岁差”应用到他所制定的《大明历》中,大大提高了中国古代历法的精确度。永和十二年,虞喜死于余姚城中,年七十六岁,留下的著作有《安天论》、《尚书释疑》、《志林》、《广林》、《通疑》等十多种。
    虞喜有弟虞预(约285—340),字叔宁,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刻苦自学,文章有奇气。为人正直,崇尚节义,嗜好经学与史学。他曾追随王导平叛,以功赐爵西乡侯。他因长期担任著作郎等官职,广泛涉略经史典籍,广采博收,写成《晋书》、《会稽典录》、《诸虞传》等著作,给史学领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晋书》四十卷与王隐的《晋书》相较,各有优点,并行于世。至唐代官修《晋书》成,虞氏《晋书》逐渐湮没,实为可惜。
    虞翻之孙虞潭,字思奥,官至侍中,三次封侯,名重一时。他嗜好娱乐,撰有《投壶经》、《投壶变》、《大小博法》等书。他的著作有助于我们了解魏晋时期士大夫家族的休闲生活,与中原氏族家庭嗜好六博、投壶的情况。
    在此期间还有虞荔的五经之学,虞通之的《易》学,虞遐的《论语注》,虞愿(426—479)的《五经论问》和方志著作《会稽记》,虞僧诞的《左氏春秋》学,虞贤的《虞氏家谱》、《虞氏家传》。虞惊(436—500)在饮食文化上有极高成就,著有《食珍录》,是浙江省最早的一部菜谱专著,在当时有极大影响。在文学方面有虞炎,是南朝著名诗人;虞羲,七岁能诗文,成年后即以其独特的“清拔”风格受到时人所重。
    书法亦是虞家祖传之特长,有南朝刘宋时期的虞龠,少好书法,长而撰写有《论书表》,论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之真伪,以及前代书家名品,书坛遗闻轶事,为南朝宋的书法整理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时至隋唐时期,姚江虞氏文化发展到顶峰,先后涌现了虞绰、虞世基、虞世南等大家,在书法、文学、史学、类书编纂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
    虞绰(561—614)博学有俊才,善于草隶、辞赋,为时人所重。著有《大鸟赋》,编纂类书《长洲玉镜》、《类集》等。
    虞世基博学高才,善书法,工草隶。待炀帝即位,对虞世基极为弥隆。虞世基外貌沉审,建言多合炀帝意,是以特见亲爱,朝臣没有人能比得上。廷臣推崇说:“海内当共推此一人,非我们这些人所及也。”炀帝看重虞世基的才学,亲礼逾厚,专典机密。虞世基在府第宠信无赖,聚敛财富;鬻官卖狱,贿赂公行,其门如市,金宝盈积。由是为论者所讥,朝野咸共疾怨。义宁二年(618)三月,当右屯卫将军在江都宫起兵杀逆,炀帝被害,虞世基以及他的三个儿子均被杀。
    故此,史臣对此评议说;虞世基初以雅淡著名,兼以文华见重,亡国羁旅,特蒙任遇。参机衡之职,预帷幄之谋,国危未尝思安,君昏不能纳谏。再加上鬻官卖狱,黩货无厌,颠陨厥身,他的被杀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要知道,隋大业五年(609),由虞世基任总检编就的全国性志书《区宇图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一统志,有着较高的价值。
    由隋入唐,更有虞世基之弟虞世南,曾为虞氏家族文化写下了终结一页。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陈武帝永定二年出生于余姚,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自少沉静寡欲,志向高远,品德严正。幼年时即与兄虞世基一同拜著名学者顾野王、文章大家徐陵为师,废寝忘食,笃志勤学,艰苦学习而不知疲倦,学业精进。后又向王羲之七世孙越州僧人智永禅师学习王家笔法。经过多年苦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声誉藉甚。南朝陈太建十三年(581)时,虞世南步入政坛。隋灭陈,虞氏兄弟俱入隋。虞世基辞章清劲,虞世南赡博儒雅,兄弟俩名重长安。隋文帝暴死,晋王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授虞世南为秘书郎,迁起居舍人。虞世南了解炀帝任性妄为之品行,不过分地强谏,也不谄佞助虐。隋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乘机谋逆作乱,弑炀帝于扬州,虞世基亦同时遇害。虞世南跟随宇文化及逃至聊城。武德二年(619),宇文化及潜号于魏县。时有潜称夏王的窦建德引兵讨伐宇文化及,斩之。隋亡。虞世南于时投降窦建德,授以黄门侍郎之职。唐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剿灭窦建德军,虞世南为李世民所收。李世民不记前衍,任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不久转为记室,授弘文馆学士。武德九年六月,秦王李世民率众将于玄武门诛杀皇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逼父皇退位。李世民即位为帝(唐太宗),任虞世南为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改秘书少监。贞观七年(633)转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虞世南自陈朝至唐代,一身而任四朝,能机宜权变,随时行事,由此给后人留下了话柄。但他儒雅谨慎,为官清正;志性刚烈,秉性严峻,议论持正,对唐太宗敢于犯颜直谏,曾被唐太宗赞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方面的杰出优点(“五绝”),也颇受后世的好评。贞观十二年(638)五月,虞世南死在长安,终年八十一岁。唐太宗下诏将虞世南陪葬在自己的陵园———昭陵,谥号“文懿”,并把他的画像悬挂在凌烟阁。
    初唐时期是上承魏晋书风,下启中唐书学鼎盛的一个重要时期,虞世南正是一位在书学大转折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家。他不仅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被世人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留下了《孔子庙堂碑》等大量墨宝,更在书论上撰有、《笔髓论》、《笔体论》、《书旨述》等著作。此外他还有诗歌创作,类书《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以及史学著作《群书理要》、《帝王论略》等,从中可以看到虞世南渊博的史学知识和敏锐的史识。
    离虞世南去世一百多年后,有虞世南的族孙虞九皋(773—798),字鸣鹤,中贞元九年进士,曾担任郭子仪的从事之职,后调迁到沔州任刺史,还未到任即因病去世。虞九皋生前曾由余姚城迁居到鸣鹤,因虞九皋较早过世,乡人为了追慕怀念他,遂用他的字来命名,称作“鸣鹤”,即现在的鸣鹤镇。
    自虞九皋之后,虞氏家族虽然依然存在,但在文化意义上的虞氏已经开始消亡,自后,不仅政治上声名不显,在文化上也是不足称道,基本上退出了历史文化的舞台。
    虞氏家族自虞翻及子孙们由发家的罗壁山北移到余姚城里,形成一个居住区域,即称之为“虞宦街”,这一名称一直延用到今天,余姚城区最主要的商业街区新建路,在百姓口中依然称作“虞宦街”。一部余姚志,半部属虞氏。自汉至唐,余姚县志中列传六十人,其中虞姓占五十四人,其他仅有六人,由此可见唐代之前虞氏家族权势之显隆。
    也正由于虞氏家族世代为宦,声望高隆,强权高位,连皇帝对他们也有所畏惧。虞氏族人大都持势呈恶,在地方上作恶多端。晋代山遐任余姚县令时曾指出:江左余姚“法禁宽弛,虞氏豪族多挟藏户口,以为私附。县官谁也不敢触动虞氏。”待山遐到县仅八个月,对虞氏绳之以法,查出窝藏的户口万馀。仅虞氏一族窝藏户口万馀,如此大罪,官府居然听之任之,其他罪恶就更不可言说了。南北朝齐梁时,沈璃为余姚县令时发现,“县大姓虞氏千馀家请谒如市,前后令长莫能绝。……豪族数百家子弟,纵横递相庇荫,厚自封植,百姓甚患之”。在其他郡县志中也多次提及“余姚诸大豪”,在“余姚殊横”等语。正因虞氏家族在余姚作恶过多之故,无法再在余姚居住下去,被余姚百姓赶跑了。自唐代虞九皋之后,五代至清代,余姚县志中即不再有虞姓名人出现,现在余姚也已经没有出居的虞姓。目前所仅有的少数几家虞姓,是近几年刚从外地搬迁来余姚,并不是余姚的世居虞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