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我生活不同,不必相互打扰

 写一纸荒凉 2016-06-20

来源 | 国馆(ID:guoguan500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一种品德;

“己所欲,勿施于人”,

则是一种修养。


郭靖曾让杨过很尴尬:


武林大会上郭靖布告天下“天大好事”——将女儿郭芙许配给杨过。


结果杨过断然拒绝,搞得场面十分尴尬。


谁之过?


郭靖认为自己夫妇名满天下,女儿品貌武功相当,又当着各路英雄的面公布喜事,他杨过必定欢喜之极。


但对于杨过来说却相反——你郭靖觉得天大好事,我杨过未必心里欢喜。


你的好心,错在以己度人


王小波曾说:“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


且不对比中国与世界,单我们身边就不乏“推己及人”:七大姑八大姨用她们的经验劝你早点结婚,父母认为创业不如考个公务员……


这样一厢情愿“为你好”的事,别说常人,就连一向思想清醒的鲁迅先生也犯过。


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小时候,特别喜欢放风筝,但鲁迅认为玩物丧志,不让弟弟碰风筝。


有一次,10岁的周建人,忍不住躲进小黑屋糊起风筝。鲁迅发现后,一把夺过风筝扯碎。


时隔多年后,鲁迅先生回想此事,心中十分愧疚。


我们总习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热忱”地建议他人,这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以自己的生活去衡量他人生活,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杆,力求他人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生活。


推己及人,收起你的尺度


王蒙曾说:“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


齐景公,穿着虎皮袍子欣赏雪景,景致十分美丽,对晏子说天气很暖和。


晏子不犯糊,直截了当地说:“是你穿得暖和,百姓都在挨冻。您要设身处地想到百姓,国家才会兴旺。”


真正替他人着想的人,是绝不会以自己的感受作为评判标准去定义他人世界。


布莱希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经历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尺度自然也不同。单单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世界的人,世界在他眼里也是片面的。


总是以已度人的人,既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更别提真正为他人着想。


你我生活不同,不必相互打扰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朋友的劝慰,内心都会冒出这样的话,“你说的都对,但那只适合你”。


并不是什么事披上“我是为你好”的大衣,就是善行。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了解过那个人的处境和感受。


吾之蜜糖,可能是彼之砒霜,有人追求惊险刺激的人生,也有人觉得生活富足就是最大的圆满,对错?幸福?根本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庄周曾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不要以自己的生活为标尺,力求让所有人都按你的意愿去生活。如果不能为别人的人生加分,最起码应该不去打扰别人。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就是最大的善行。


回复“79”,可查看另一篇精彩文章《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