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明儒学案
[清] 黄宗羲
卷三十四 泰州学案三
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
语录
侍郎杨复所先生起元
来自: DonaldKing2589 > 《四库全书类古籍》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近溪子明道录 卷之五
曰:“吾人为学,须是由勉而安,方无邋等径造之病。今云行仁义分明是勉然之功,云由仁义行分明是安然之功,若舍却行仁义即要由仁义行,是不劳勉强而安然自得也。恐人非生知,难处语此矣。”曰:“后世...
《明儒学案》卷一 崇仁学案一(下)
昨日欲书戒语云˙“温厚和平之气,有以胜夫暴戾逼窄之心,则吾学庶几少有进耳。”今日续之云:“欲进乎此,舍持敬穷理之功,则吾不知其方矣。”盖日来甚觉此二节工夫之切,而於《文集》中玩此话头,益...
《明儒学案》卷一 崇仁学案
先生之学,不由师传,特从古册中翻出古人公案,深有悟於造化之理,而以月川体其传,反而求之吾心,即心是极,即心之动静是阴阳,即心之 日用酬酢是五行变合,而一以事心为入道之路。聘君吴康斋先生与弼...
明儒學案:甘泉學案2
知觉的是天理,便是道心,知觉的是人欲,便是人心,非概以知觉为天理、为道心也。总是喻之又喻,以至於化,为之又为,以至於忘,造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处,只好说有喻义之心而至於化,有为善之心而至...
《瞽言》
宋儒言孟子道性善,是谓本然之性,本然之性,原无不善,孟子之说是也;诸子反之,昌言气、情、才皆有不善,而另悬静虚一境,莫可名言者於形质未具之前,谓是性之本体,为孟子道性善所自本。孟子能受否...
王阳明思想中的“独知”概念 ——兼论王阳明与朱子工夫论之异同
二人之异同在于:阳明将在朱子那里本只是心之已发的“独知”工夫、一节工夫提升为全体工夫,独知工夫不仅与朱子未发前之“涵养工夫”(即“偏言”之“戒惧工夫”)合并,而且也与朱子“格物穷理”工夫...
常语笔存 松阳钞存
学蔀通辨所论朱子之心三变至晚年而始定此以朱陆异同而言也魏庄渠与余子积书所论朱子之言三变在中年而已定此以朱子自家用功而言也大抵朱...
牟宗三:王阳明学行简述 - 守仁开视野 - 心学联合论坛 – 携手心学复兴,共创天下同福!
牟宗三:王阳明学行简述 - 守仁开视野 - 心学联合论坛 – 携手心学复兴,共创天下同福!或读书学圣贤耳。至五十岁时始揭「致良知」之教,不过云此年正式提为口诀,成立宗旨,非云此年 始讲良知与致良知...
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侍郎杨复所先生起元
蓋鏡一影不留,明德一理不有。今人不达明字之义,遂疑明德之体有拘有蔽有昏,必待人之磨淬洗涤然后明也,如此则明德乃人造作而成,安得言天哉?阳明曰:“不睹不闻是本体,戒慎恐惧是工夫;戒慎恐惧是...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