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明儒学案
[清] 黄宗羲
卷三十六 泰州学案五
尚宝周海门先生汝登
证学录
九解
文简陶石篑先生望龄
论学语
太学刘冲倩先生塙
证记
来自: DonaldKing2589 > 《四库全书类古籍》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主事何善山先生廷仁
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主事何善山先生廷仁。有欲绝感以求静者,曰:“非也。君子亦惟致其良知而已矣,知至则视无不明,听无不聪,言无不中,动无不敬。是知应物之心非动也,有欲故谓之动耳。绝感之心...
心友原创 | “四句教”与王学分裂
但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情在起作用,但心之本体(良知)却一直都在,只是被暂时遮蔽了,就好像乌云暂时遮住了太阳,钻石暂时被污泥沾染一...
传习录 原文下卷 第二章 黄直录阳明四句教
传习录 原文下卷 第二章 黄直录阳明四句教黄直录阳明四句教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
【明代·王阳明】传习录·卷七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又一日,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
《明儒学案》卷十 姚江学案(五)
德洪与汝中论学,德洪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
《传习录》选注(二)
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2]。日有余者,日不足矣”[3]。《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于孔子。[2]《中庸》33章:“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3]《传习录》99条:“知识愈广而人...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我想请问教授,就我看到在中国有许多文人,他们尊崇的是儒家的思想,譬如像韩愈,他也像王阳明一样,到最后他对佛老非常的排斥,像韩愈甚至提出「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言」,基本上...
心学系列之传习录之十三
先生说:“人心和天理浑然一体,圣贤把天理著成书,如同给人画像,只是展示给人一个基本的轮廓,使人们依据轮廓而进一步探求本人。至于人的精神风貌、谈吐举止,本来就是不能完全通过文字来传达的。而...
习斋四存编 习斋四存编下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
习斋四存编 习斋四存编下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天地赋与我此心,原与圣人之性同;先生曰:“学者,学为圣人也。后世二千年无圣,有二弊:一在轻视圣人之粗迹细行,而不肯为,曰...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