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观后感

 昵称34477478 2016-06-21

 

都说青春是躁动不安的,尤其是那些如枝头红玫瑰的少男少女。他们冲动、迷茫、不知所措,他们忧郁、敏感、患得患失,他们试图改变社会,社会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他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便是讲述这样青春的一部影片。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由台湾新电影执旗手杨德昌先生执导。全片节奏缓慢甚至有些乏味,但若能真正静下心来,就一定可以从那些光影闪烁、镜头切换中看到导演试图传达出的信息——这是一个由时代和个人共同造成的悲剧。

故事以60年代的台湾为背景,以台北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以一个普通少年小四为主角,通过小四的成长与转变,将当时台湾压抑、不安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主人公小四是个置身于学校帮派对立外的好学生,他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母亲是小学课代表,家中有加上他一共五个性格各异的兄弟姐妹。但是这一切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都不能使小四家遗世独立。小四一家在安宁、平静的表象下,是压抑、焦躁的内在,尤其是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之后,更加突显出来。小明作为本片的女主角,来自一个真正意义上不幸的家庭,少年丧父的她在母亲的引导下迅速成长,周旋于那些组成帮派的少年间,以求获得保护。于是在不知道刻意还是偶然的安排下,小四与小明相遇了,并且暗生情愫。看到这里时,我颇有点嗤之以鼻,不过是这几年拍烂了的青春题材,十几岁的男孩女孩间寡淡如白开水的情情爱爱罢了。然而影片接下来的发展却让我措手不及,瞠目结舌。他们的爱情并未受到什么外部阻挠,真正使他们走向悲剧结尾的恰恰是他们自己。一方面,小四的父亲受到政治迫害,被迫写交代材料并被解聘,整个人变得近乎神经质;母亲由于受到牵连被免职;小四则因为冲撞校方,被勒令退学,从夜间部转学日间部。另一方面,小明因为母亲工作的缘故,迅速移情另一个早熟的少年,小四的朋友小马。在这样急转直下的情节铺垫下,小四的青春显得绝望、无力、鲜血淋漓,尤其是小明情感的背叛,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想要且需要发泄。于是,这个骨子里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少年,选择了一种无可挽回的方式:杀死给予他最后一击的小明,杀死那个他喜欢或者爱着的少女。影片的最后,杀人的小四被判刑15年,而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他考上了大学……

在我看来,小四是绝算不上坏的,至少他本质上是善良的。他有着少年人都有的青涩、纯情、敏感,而他性格又内向、安静,他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他的转变,除了他自身心理的不成熟外,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他的家庭乍一看幸福美满,但实际上却埋着不幸的种子。父母是低薪阶层,任人宰割,家中大姐为了下面兄弟姐妹读书而不得不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二哥沉默寡言,三姐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小妹则在她自己的青春里快速成长着。这个家庭融合了政治、宗教和一些格格不入的文化,因此塑造了一个小四这样性格的孩子。尤其是在电影中张震通过他的眼睛将这些纯情、躁动展现出来时,我相信无人不会感到动容吧。此外,作为跟随国民党来到台湾的“眷村”人,小四不得不直面当时社会的动荡、改变。对前途、对未来,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对故土,对过去,他又毫无映像。他就像无根的浮萍,早已注定了悲情的结局。而小四家庭的改变,正是真正使他的青春变得灰暗无光的直接因素。当一切维持这个家庭稳固的因素失去后,内在的真相残忍的显现出来。再加上来自学校的压力,来自青少年帮派的影响,小四的青春最终以荒唐的方式画上了休止符。在这之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当时的台湾社会:代表政治迫害的小四家庭、代表官僚阶级的学校、代表“眷村”外来者与本地人之间冲突的学校小帮派、代表既得利益者的小马一家……导演用一个少年的视角与成长过程,为我们描述了60年代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在这里,似乎一切都是灰的,浑浊的空气里也流动着灰暗的味道,失落和绝望笼罩着这座城市,笼罩着这些为生活劳碌奔波的人们。

被杀者小明是一个比小四更复杂的人物。在导演的镜头下,她有着远超十几岁少女的成熟,也有着青春期女孩的纯情。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寄人篱下,因此她对命运、对现实比小四看的透彻许多。她在小四由明亮转为灰暗的青春里,充当着最后的亮色,而她青春里最后的一抹光明则是小四。可她到底与小四不同,小四试图将她当成救赎,她却亲手掐断了代表自己救赎的小四。同小四相比,小明更加让人唏嘘。她没有小四相对稳定且不失温情的家庭,也没有小四简单痛苦的青春。她的母亲曾说:“你一定要快快长大”。在这样殷切又沉重的期盼下,她早早背负起了生活的重担,失去了享受青春的权力和自由。小明身上的枷锁,使她迫切需要被尊重和理解,而尊重她、理解她的人,正好是小四。但是,也正因为整这个人是小四,让她最终选择了背叛,背叛小四,背叛自己,向这个强大、冷酷的现实世界低头屈服。在小明的身上,我看不到梦想,看

不到希望她成熟又脆弱,年少却衰老,她的心和她的人仿佛是两个不断斗争的个体,而她的心总以失败告终。

杨德昌先生以他一贯的手法和笔调,巧妙的运用光影交错、镜头改变和熟练的拍摄技巧,以小见大的为我们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台湾的生活、政治、文化。特别是通过一个少年血淋淋的青春成长历程,控诉了压抑的政治对人性的打击与迫害。在影片的最后,甚至出现了猫王《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歌和小四考上大学的消息,可让人心酸的是,小四做了当时社会的牺牲品,他可能永远也无法真正拥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