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夏至丨昼长夜短,一阴始生

 jgq829 2016-06-21

夏至

左河水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夏至是24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之一。夏为大,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而开始衰减。自此,阴气在地底每天生长,阳气被逼而火躁,这就是溽蒸,随阴气逐渐上升而小暑、大暑。待阴气彻底钻出地面,天气凉爽,便是秋天了。





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是说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属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喜阴的半夏开始出现。



夏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养生

阴阳平衡,心肾相交



进入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盛夏了,高温酷暑天气时常出现,气温有时可达40℃上下。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更要注重阴阳平衡,所以我们本期重点放在心肾相交。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肾和心一阴一阳,阴阳之间取得相对的动态平衡,则“阴平阳秘”;心肾不交则心烦、失眠、心悸、腰酸、遗精、手脚寒凉、怕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都会出现。




夏至饮食,宜苦酸咸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辛”的说法。根据五脏、五味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同时多食咸味以补心,因咸入肾,补养肾水,肾水上行以敛心火,不致心火过旺。



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心旺肾衰,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尤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日久形成脾肾阳虚,这也是现在形成大量阳虚根本原因,阳虚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用。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帮助防暑。


起居有时,养阴护阳



夏季日长夜短,起居调养,宜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的阳盛阴衰。适量午睡,能养阴护阳,使大脑和全身得到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

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运动宜“轻”,环境宜“清”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

适量运动有助于调畅气血、养护阳气。最好选择一些“轻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等,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运动少的人,经常能扩扩胸、甩手踢腿也有益。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夏应养长,亦要静心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在夏天要使人的精神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郁郁葱葱,蓬勃向上,心情愉悦,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只有神气充足,人体的机能才旺盛而协调。

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让人心烦意躁,心绪不宁。 “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养神之道贵在“静”,精神情志活动保持淡泊宁静,摒除杂念,内无所蓄,外无所逐。


感谢阅读

公众账号:四叶草商贸

微信号:hysm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