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大二院心血管内科介绍

 Wdjljjfj 2016-06-21

综合实力与荣誉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华医学会认证的国家胸痛中心、国家药理基地、吉林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吉林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卫生部吉林省冠心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卫生部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吉林大学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吉林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于20148月正式成立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现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斌教授是我国著名心血管领域专家。兼任吉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组主席团成员等多个学术组织重要成员。

人才队伍与硬件设备


心血管科拥有一批国内知名、医术精湛的专家教授及世界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科室现有现有医生4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研究生19人,硕士研究生21人。心血管内科拥有一流的病房设施和医疗设备,包括心血管门诊、心血管功能室、心血管实验室、心血管病房(包括CCU监护病房)以及国内先进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室,配有世界先进的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统和其他各种医疗设备,如最先进的OCT、三位标测导航系统(CARTO)、血管内超声、FFR,其中OCT是全省最早开始应用也是目前省内唯一拥有OCT的单位。

医疗技术水平 


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危重症及疑难疾病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率先在吉林省开展了项目齐全的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使各种疑难、复杂的心脏病患者能够得到高水平的治疗,为吉林省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领头科室。科室年收治病人1万余人次,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占60%以上。每年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5000余例次,其中冠状动脉支架(PCI3000余例,射频消融和起搏器治疗5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100余例。急性心梗患者可享受24小时“绿色通道”服务,电话:0431-8879699924小时为健康守护。为及时疏通血管、挽救心肌、抢救生命提供保障。

科室特色技术


技术优势之一: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我科是省内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单位, 已在国内颇有影响。目前已经形成特色, 尤其在疑难危重, 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介入治疗等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治疗病种已从单支动脉型病变向多支、复杂病变、慢性闭塞发展。目前我科可以独立完成包括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在内的各种复杂病变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病变)开通成功率高达90%以上,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我院还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药物球囊、OCTFFR、冠脉定向旋切、旋磨和旋吸术等技术,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开展OCT的单位。多次应邀在国内多个省市、地区及日本等做学术报告与经验交流,并作为仅有的几家医院特邀在北京、沈阳等国际会议上行介入手术演示,并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冠脉内血管超声近年来已在我科成熟开展,在冠脉斑块性质的评价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指导方面,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卫星转播向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进行介入手术直播


技术优势之二: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我科开展了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径路、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目前已形成了专门的电生理诊治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房颤的治疗一直是射频的难点,目前我科室应用CARTO、冷冻消融治疗房颤,目前这种消融技术是吉林省内唯一开展的单位。


技术优势之三:慢速型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在心脏起搏与电生理领域,除了传统的起搏治疗心律失常外,近年来开展了生理性起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争取使患者的心脏起搏治疗能够尽量的模拟人正常的生理机制。此外还开展了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RT-D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满意。


技术优势之四: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我科在省内最先开展了各项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近几年我科在保持传统优势基础上,紧跟国际心血管潮流。目前常规开展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室间隔消融等介入手术,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我专科完成了吉林省首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介入封堵。


技术优势之五:药物基础治疗


我科一直以药物治疗为基础,不断钻研药理作用及应用指证,从根本上解除患病诱因,缓解患者的病情。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缓解心绞痛,纠正心衰、抗氧化应激、稳定动脉斑块等的治疗


技术优势之六:脂代谢治疗


率先在国内开展采用MMPsMOT(基质金属蛋白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血栓素B2)测定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2009年起率先在国内提出并推广针对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及治疗的PAS疗法(普罗布考、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2010年主持开展高灵敏C反应蛋白联合MOT检测用于ACS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指导治疗。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学术地位


为了保持学术水平持续与国际接轨,我科室每年都会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学术交流,沟通。随着科室队伍不断壮大,学术地位的不断提升,也起到省内辐射带动作用,我科室还每年定期召开大型学术会议,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前来进行学术报告,参会人数可达2000余人次。
科研能力


心血管科注重学术交流,博采众长,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国家十二五子课题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获卫生厅科技成果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10余项,科技成果奖及医疗成果奖若干项等。主编及参编高水平学术著作20余部。经常与国际上的著名院校和专家进行交流,曾先后邀请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来院进行手术演示、作学术报告、研讨问题,以提高我科的诊治和科研水平。同时也派我科青年骨干医师赴美国、韩国等合作单位进修,学习。

 心血管内科高水平全方位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区域辐射作用、信息化的集预防、诊断、治疗、科研、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心血管重点专科,建成国内知名的心血管诊疗中心、教学培训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研攻坚中心及健康教育中心。在全省乃至全国心血管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