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不传之秘

 小功架 2016-06-21

1、“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裆和胯很容易混淆,马步开横裆,弓箭步开直裆。开裆使下盘稳固。

2、胯的部位。指腰椎与胯骨的契合处,开胯则能打通上下的劲,但开胯很难。

3、用骨不用(肌)肉-行拳、盘架要慢练。慢才能体会内在的气息运行、骨节的催动。盘得这样慢,是要体会“用骨不用肉”的骨骼的节节催劲;

4、同样背和脊也容易混淆,力由脊发,往往做成背发。不要误会,叉劈开后并不意味着就是开胯了,开胯是传统武术的不传之密,劈叉最大的作用是松筋, 展胯。 想练劈叉自己完全可以,我不知道舞蹈是怎样的,武术里的劈叉主要通过原地支撑下叉压腿和平时的压腿,溜腿来练,先压腿,再 溜腿,然后下叉。

开胯有两种解释:①武术练功用语。即开活两胯,操练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配合腿法动作而灵活转使。主要方法有压、搬、摆、转等。以横叉能坐地者为"开"。②步型弊病之一。做弓步时,后蹬一腿之胯向外向后捌开,或称"放胯"。坐胯,为步型错误之一。做马步时,臀髋下坐,重心后移,迫使上体前俯,以维持平衡。②马步桩功训练要领。即力坐(注)于两胯而形不变,以求步固势稳。 ③不动胯。螳螂拳尝有"走腰不走胯"之说。

胯和裆是俩吗事啦"裆"是俩腿所夹之角,而"胯"其实是骨盆之位的一块地域. 有没有练过"搂膝拗步"啊?其中的提膝 开胯 出脚 ...,不是提裆啦.

裆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隐私部位,难以示范。当时老师要求我们开胯,我们也是在拼命开裆。马步开横裆,弓箭步开直裆。开裆使下盘稳固。开胯则能打通上下的劲,但开胯很难。同样背和脊也容易混淆,力由脊发,往往做成背发。

太极拳之“胯”来源: 诸多太极拳理论中,对于太极拳中 胯的问题历来强调不多,对胯的重要性也鲜有提及,往往笼统称之为“腰际”、 “腰裆”、“腰隙”或者“腰胯”。即便如此,也是强调“腰”的作用,对胯几乎忽略不提。其实,这是太极拳修炼的一大误区。这里,我们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腰胯的“腰”是指人类身体臀上肋下中间部分;而“胯”是指人类骨骼的一部分,即胯骨,它是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统称为髋骨。因此,腰和胯是人体两个不同部位的称谓,其含义也不同。腰体现在外,而胯则隐藏于内。 正因为胯的隐蔽性,前人在阐述太极拳要求时往往对其不详细说或者说不清。但是太极拳真正发劲打人力量的来源就是胯骨。所以,拳师界有“传拳不传胯”一说,将胯的练法和用法当作珍贵的看家功夫,不轻易传人。

胯的重要性体现在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中。它的头一句“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中的“腰隙”,就是指胯的部位。对于“腰隙”的理解很多人解释为“命门”,比如沈寿先生说,“腰隙,腰部孔穴,这里指腰之后部第二、三腰椎之间的 ?命门?穴位”。也有人认为“腰隙”是“丹田”,比如冯志强先生说:“所谓命意源头 在腰隙,是指意气之源在丹田,腰隙即丹田。” 笔者对“命门说”和“丹田说” 均不能苟同。丹田说与人体构造不符,命门说有一定道理,但也解释不了“隙”。 “隙”是缝,是裂缝,很细很小的缝。从人体骨骼结构上说,腰隙是指腰椎与胯骨 的契合处, 笔者称之为榫头处,这符合“隙”的含义。笔者结合自己练拳体会认为, 此处轻微的变换不仅是重心的转换或调整,而且是发劲的源泉的变化。比如我捋 对方左手,自己重心不能在右腿,而应在左腿, 这就要求右胯走弧形向左胯转化,看似重心在右,实则在左;对方见被捋将要前倾失势回撤时,我正好胯已移向左边,即可顺劲蹉步向前方放劲,这样劲整威力大。太极拳架及推手中腰胯间隙转化比比皆是。太极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是不断转化或调整自己重心,而拨动、控制对方重心,转换、调整、发放全在腰隙,主要是胯骨,以故“命意源头在腰隙”也!王宗岳时代中国还没有人体解剖学,人们对人体骨骼结构不了解,所以,王宗岳只能根据中医学的理解来解释胯的作用,运用了“腰隙” 一词,应该说是准确的。设想,王宗岳如果是指“命门”或“丹田”,他完全可以直接用这两个词。因为“命门”和“丹田”不仅是中医人体两个重要穴位,而且在中国武术中是最普遍、最具重要性的练功用词,王宗岳在指导人们练习太极拳的《十三势行功歌》里不会故弄玄虚地造出“腰隙”一词,正是因为“命门”、“丹田”无法正确表达胯的含义,王宗岳才想到以“腰隙”来说明,可谓用心良苦啊!太极拳的发劲源自胯骨,再由胯骨带动脊骨,进而带动四肢筋骨发劲,即所谓“节节贯通”是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发的是“筋骨劲”。以筋骨发力,是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术之处。 其他拳术,都以肌肉发力见长,所以练西洋拳者背肌发达, 练跆拳道者腿肌发达。练太极拳者,不大可能练出什么肌肉,练得出肌肉的就不是太极拳。所以,一般说来,太极高手是最没有健美的“样子”的。我们在练习、教授太极拳时,一再要求“用意不用力”。而这个“用意不用力”既不怎么好理解,也多引起争论。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叫“用骨不用(肌)肉”,是否令人更加明白呢?因为太极拳要求我们以超乎正常的训练方式,细致深入地控制到骨 骼。我们常说“太极处处都是手”,是这样吗?当然是!只要我们能够控制自己周身每节骨头,无论对方碰到我们身上任何部位,我们都能立即就在该部位进行化解、反击,就能做到“浑身都是手”,所谓“全身是手手非手”也!既 然胯骨如此重要, 那如何练胯?首先要学会开胯, 将胯根打开,以使胯关节松开。陈鑫说,“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裆开就是指“两大腿根要开”。我们知道,腰部的左右旋转和腿部的虚实转换,是靠胯关节的松活来完成的,如果两个胯关节不打开,而是死顶住骨盆,腰也起不到车轴转动的作用。 “开胯”的要求,一般有两层意思:一是机械性开胯。每天要拉胯、压胯,有正压、 侧压等, 再就是拉大马步, 两膝盖螺旋外展、平面旋转,以使大腿根部产生拉力。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可使胯关节和肌肉拉开变长,具有一定韧性。二是内功性开胯。在机械性开胯基础上,通过意念,两膝先外展后微微内合,胯根松开,用意念引导胯骨部位收束、开放、旋转、整合起来,带动全身骨骼运动。比如,在盘架子中做陈式太极拳单鞭势、斜形拗步势、前膛拗步势时,右(左)膝外展旋转,以身领手,丹田运转,势子结束时两膝微微内合,使胯撑开,上下相随,外形如城墙之拱门, 达到了“胯撑裆圆”的要求。这里还要注意一个问题, 胯开不是胯岔、胯撇、两腿岔开越大越好,要求的是内开而不是两腿外形的撇、岔。我们应记住陈鑫的话:“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腿虽岔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是在学拳者细心参之。” 其实,行拳、盘架要慢练。慢才能体会内在的气息运行、骨节的催动。笔者在盘练陈式太极拳一路最 慢时达 25 分钟,现在行一路拳也要 15~20 分钟。盘得这样慢,是要体会“用骨 不用肉”的骨骼的节节催劲,如果盘得快,7~8 分钟练完,是无法体会气息、骨骼运动的。通过这样的修炼,再复而快时,才能快得顺、快得整、快得浑身都是手。行拳、盘架、推手、散形皆由丹田统领,以胯根为主宰,带动周身骨骼节节运动,化则节节分解,发则节节催劲。依靠胯部运动来传劲发力,外形似乎是手在发劲,实则胯在催动手之劲。比如,陈式太极拳“青龙出水”势,右手自胸前由上而下弧形向右前上发劲,实际胯在右经左再到右旋转运动,方能发出右手抖弹之劲。再比如,对方封住我右手并向我发劲,而我虽然被封住右手,但我腰胯随即向左转换, 左重则左虚、 右重则右沓, 不进则罢,若进必然使对方落空,因为胯的移动已使我的重心变化,而我重心一变,则可相机得势使对方失去重心而倾斜跌出,这是“松胯活裆”的结果。久而久之,心意合一,由内达外,自然浑然一体。

太极拳的圆档

圆裆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要领,但裆部是特殊部位,确实难以让人去指点和现场纠正,而文字的描述也确实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圆裆的目的是为了让下盘符合力学的拱弧结构。古时候,中国多拱型桥,先贤造桥就是利用拱弧的原理。传说造桥前先做一个扇面的木架,然后从底部的两端呈半弧状排列垒石头,到中间合拢阶段的最后一块石头是在圆弧拱的顶点,也就是相当于人体的裆部,底部的两端就好比人的两足。好的造桥师,垒石时不用灰浆,合拢最后的石头放上之后,拿开木架,大桥纹丝不动;原理就是能把力量传递到两端导入地下。所以中间的石头的大小就直接影响到圆弧结构的合理与否。石头太大,就好像故意地开裆撑裆,大桥没有应力;石头小了,就是尖裆和荡裆,架子就会散掉。

裆是指两大腿根之间以会阴穴为中心的骨盆底肌部(经络学认为任督二脉都是从会阴穴开始)。裆贵圆、贵虚,不虚一定不圆。圆裆的方法是:将两胯撑开,略成拱形,双膝稍弯屈,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两腿如果像人字形站立,双膝不微屈,就会尖裆,也一定会双重。“人字裆”是尖裆,使裆部不松不沉,既僵且浮,会引起全身沉劲不足,“人字裆”的两足距离再宽,而裆不能下塌,两条腿如同“木架”,从前后方向稍微一碰就会倒下。要想使裆虚,只要在两胯撑开后将会阴穴虚虚上提,使这部分皮肤有不使下荡之意,裆就自然虚了,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但用意也不可太深(即不留痕迹),要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胯骨节周围韧带极紧,必须撑开撑足,才能增加双腿的伸缩旋转的灵活性和扩大其活动的幅度,这样下盘抗压力和负荷力就远较尖裆为大,两脚踏地也显得稳健有力,这对在推手时的化、发、伸、缩关系极大,回旋余地会更充分,化得更净,发得更脆而有力。只有在屈膝圆裆后,方能劲起脚跟,发于腿,节节贯串,上升至腰脊,形于手指。圆裆前必须腰胯向下松沉,臀部微敛,垂直,裆劲就产生了,两膝关节会更有力,足底也更平实踏地,使桩步更加稳固,小腹更加充实,身体重心也更为下降而稳定。当腰向下松沉时,两胯撑开、放宽,裆步就圆了。“膝开裆圆”,裆劲自然会从尾骨上升。但下蹲时裆的高度不能低于膝盖,要是开胯太过、太低就成为“荡裆”,是错误的。荡裆使裆部拉力松弛,从而使腿的基础浮而不固,伸缩力减弱,降低了运动量,裆劲就不能收敛上升,两脚外侧也成虚浮,虚实变换也就不灵了,退而后进的速度就减慢了。圆裆与膝的关系紧密相连,无论是弓步还是虚步,其后足尖的最恰当夹角为45°,而且膝尖必须于足尖一致。如果足尖向内撇就会“夹裆”,向外撇便会尖臀,都会使裆不圆。前足的足尖也必须要正直。

我们通常用马步来体会拱弧的原理,但是太极拳是多步伐动态的拳,有时是一条腿为主的虚步,这时拱弧(裆步)也要有虚虚圆撑的意念。太极拳并非仅强调裆的虚圆,而且强调无处不圆。人非球状,只能处处尽量成圆弧,不可强成弧线处,也要有意也。无数的弧线成半球,无数圆圈成球体,拳势静如半球,动如滚珠,所以太极拳的线路轨迹是圆滑的点、线、面、体的弧型运动。因此说,裆不圆,则腿无劲,桩就不稳。太极拳弓步规范姿势,必须做到“裆下有桥”。按照力学原理建起来的桥,有其科学的形状,能承受千钧;两腿建造起来的“圆裆弓桥”有牢固的桥桩,稳固、结实。圆裆与身法的中正是密不可分的,身法中正了,全身气血循环畅通,阴平阳秘,气血平合,身体自然会健康,这就是前人所讲的“神仙留下健身方,圆裆松胯最为良。”所以说,圆裆松胯,是太极拳习练中正的基本要求,也是有志者步入太极殿堂的必由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