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发卷时应该做些什么? 提早15分钟进入考场,熟悉一下考场及周围环境。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摆好文具,调整一下心态。提醒自己要保持“静心”、增强“信心”、做题“专心”、考试“细心”。在等待发卷的时间里,反复10次深呼吸,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应做什么? 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一般不允许答题,考生应先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考试号。然后检查试卷名称、页码、顺序是否准确,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听好监考老师的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发现试卷错误,以便尽早调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查看试卷的题目、题目类型,并对试题难易度有一个直观的把握。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生题、难题上,否则会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没信心,答好考卷的心情就没有了。 答题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答题前要集中注意力准确、快速从头至尾认真读题,对不容易理解的或关键性的字句,要多读几遍,要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防止麻痹轻敌;对难题、生题要注意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做题时要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先做基本题,后做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要避免不知从哪个题目开始做起和在某道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即便某道题目不会,也要敢于写,碰碰运气或许也有步骤分。 最后认真检查,要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千万不要提前交卷。 拿到试卷时脑子空白是怎么回事? 考试时,一时想不起某道试题的答案,可以暂停回忆,转移一下注意力,先解决其他题目,过一定的时间后,所需要的答案也许就回忆起来了。如果拿到试卷时,大脑紧张得一片空白,可通过强烈的心理暗示来有效地抑制紧张情绪。告诉自己,“今天头脑清醒,状态很好”、“正常发挥就没问题了”。通过暗示,有效抑制紧张的情绪。 做选择题有哪些规律? 做选择题有以下四种基本方法:(1)回忆法,即直接从记忆库中提取答案;(2)直接解答法,多用在数、理、化试题中,根据已知条件,通过计算、作图或代入依次进行验证,得出正确答案;(3)排除法,把选择项中错误的答案排除,余下正确答案;(4)猜测法,当碰到的确拿不准且答错不扣分的题目时,猜测能够增加得分机会。 答案整体上有个规律:即每一选项的出现次数大致相同。当时间过于紧张而你又有不少题空着不会做时,不如通观前面所选,找那些出现最少的字码选上,这也不失为一种应试技巧吧。 发现题目做错了怎么办? 发现题目做错了,首先不能慌张,要认真查找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一般而言,考试时会出现四类错误:(1)全盘皆错。往往是由于看错题目,或混淆题干中的关键词,导致答题错误或用错了公式。(2)局部错误。多出现在文科主观题中,如将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矛盾。(3)过程出错。如数学计算题、证明题的过程出错;文科主观题中列举材料脱离中心论点等。(4)结果错了。主要是计算题或归纳题中,在最后结果时出现错误。 找到错误的症结所在后,用轻柔的手法使用橡皮轻轻擦去相应的错误部分,保证卷面整洁而无破损。在提笔改错前,应将答题步骤在脑中过一遍,或在草稿纸上列举提纲,以避免新的错误出现。 答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看清题目的内容,抓住题中的关键词,了解答题的要求。很多题目的题干中不仅含有知识要点,也提示着答题的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题时依据这些提示,就不会出现大方向上的错误。题干上有关肯定与否定、程度的强与弱、范围的大与小等关键词不能忽视。有许多题目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特别是综合类题目,试卷要求用哪种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你一定要看清楚;有些题目后面规定了答案的字数,这些细节方面的要求也要看清楚。 在答题过程中,除了正确运用公式、定理外,还要善于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到解题依据。一般而言,像中考这样规范的考试,卷面往往没有多余的信息,材料的副标题、试题后面的注解,都是帮助你答题的有效信息。遇到有字数限制的题目,要先筛选答题要点,再组织推敲语言。 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题目怎么办? 遇到生题和超范围题目时,千万不能乱了阵脚。考试遵循的是公平竞争原则,你难别人也难。对于这类型题目,首先要回顾书本上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并从题干中找到依据。答题时根据这些提示,打开思路,以便顺利地解决问题。 生题和超范围题目实在做不出,可搁置一边,先做会做的题目,保证已做出的题目的正确率,然后再考虑生题和超范围题目。能写多少是多少,哪怕是列了个提纲、写了个算式,因为考试是按点给分的。如确实做不出,干脆就放弃。 不小心损害了答题卡怎么办? 考生如不小心损坏了考试卷子或答题卡,应立即向监考老师报告,征得监考老师同意后,调换考场的备用试卷或备用答题卡。考生拿到调换后的试卷和答题卡后,不要急于答题,首先应按最初的要求在试卷和答题卡填写姓名、考号,最后再认真核对一遍,以防漏填、错填或错写漏写。 如何应答自己擅长的科目? 对待自己的长项科目,考生考前在心理上并不惧怕,大多数考生自我感觉较好,认为把握性较大。但从考试结果看,擅长科目并不就是你的优分科目。对待擅长科目时,既要有必胜信念,也要有“认真”的心态,切勿自以为是,掉以轻心。答题时,要重视每一道题,不放过任何得分点,哪怕是小分点。 如何应答自己的弱项科目? 对于弱项科目,首先要调整心态,树立信息。你的弱项科目,对于他人也是有难度的。而且,中考计算的各科总分,所谓的长项、弱项也都是相对而言的。从历年考试结果看,考试的弱项科目并非就是低分科目。第二,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考前不要老想着下一门是自己的弱项,怕考不好,心绪不宁,反而加重了思想包袱。退一步讲,既然是自己的弱项,发挥欠佳也属正常,带着轻松的心态去应考,说不定能够获得预想不到的结果。第三,认真对待,挖掘潜力。在考试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一题一题答,一分一分争。 发现时间来不及了怎么办? 考生在考场上发现时间少不够用,紧张是正常的。这时,你需要调整紧张心态,消除紧张情绪。可以安慰自己:“我已经做了这么多了,剩下的毕竟是少数,我做得慢,自然准确率就高。”调整好情绪后,检查答题卡是否填好;在填完答题卡后;整体看一看还有多少题目没有做,难易程度如何,分值多少,是否值得花费剩余的时间去做。 发现时间来不及时,但还剩一两道大题没做时时最忌讳按顺序在一道题目上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应该采取的最佳方案是:将每道题目中,最容易做出的部分完成,这样短时间内能够得到的分数较多。如果做完这些还有时间,再依次做相对容易的题目。 考试没结束,就被问考得如何? 许多考生考完一门课程,总是急于找别人对答案,在发现自己答案可能错误时懊悔不已。结果,严重影响下一门考试的心情和状态。一门考试结束后,应马上把它完全放下,思维和情绪完全转入对后一门课程的预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