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张保单都是善行的体现

 CMC123CMC 2016-06-21


每一张保单都是善行的体现,保险的原理就是通过商业机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救济,这与慈善极为相似。平安人寿从成立至今,一直在践行慈善文化。在公众的视野中,平安人寿的公益慈善项目遍布中国,从教育到环保,再到灾难救助。在企业内部,平安人寿则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石,以厚德来承载企业文化,使其从一家大企业迈向一家伟大的企业。


买保险的三种境界

买保险虽不能改变生活,但可预防将来生活被改变。保险的意义,便在于今日为明日做准备。

19947月,中国民族寿险业个人营销的第一张保单在平安人寿诞生,这也标志着中国民族寿险个人营销模式正式启动。

在保险代理人的热心推动下,一份份保单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人们买保险的心态却各不相同。

在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看来,人们买保险存在着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为我所用型,人们在这种境界下买保险,“精于算计”,考虑回报,如果买了保险没出事,便觉得不划算;

第二种境界是为亲所用型,买保险是为家人考虑,万一自己有意外,保险可保障自己的亲人,这是一种担当,是爱与责任;

第三种是为人所用型,这种境界下,买保险便是捐助,为他人所用。“我不出事,钱就捐给其他人了,如果出事,大家的钱会来救助我”,这是基于“爱与责任”基础之上的慈善。


在这个最高境界里,保险是一种大爱,既能救助自己,也有力量和智慧救助他人。买了保险,一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你自己虽然一直没用到,但你花的钱一定会让一些人受益。

从这种意义上说,客户购买的每一张保单都是善行的体现。买保险,既心怀“善意”,也力行“善举”,时间久了,保险也一定让生活更美好。


保险产品是一种慈善的载体

保险的原理是通过商业机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救济,这与慈善极为相似,保险公司其实就是在做“商业慈善”。

因此,丁当认为,人寿保险业的文化就是一种慈善文化。

百年善业,责任为先。从成立至今,中国平安的公益慈善项目已遍布中国,从教育到环保,到灾难救助,“善的力量”处处在闪光。

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援建完成111所“平安希望小学”;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平安持续推出“低碳100”行动计划,建设“万亩平安林”是该行动的重要公益项目;在灾难救助方面,中国平安历年来投入的资金远超亿计。

企业社会责任就体现在这样一些重大时刻及日常细微的行动中。

2013以来,丁当作为创始人之一,连续两年推动慈善创新公益平台“幕天讲坛”走遍中国农村。和很多公益慈善活动注重捐钱,捐物资、捐教学楼等注重物质化的东西不同,“幕天讲坛”取义“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召集时代的精英们在广阔的操场上,与乡村少年们分享人生感悟,为孩子们的心灵播下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引导、鼓励他们奋发图强。


从一家大企业迈向伟大的企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俏教授在其新书《从大到伟大:中国企业的第二次长征》中提出,在经历了销售收入和公司规模迅速壮大后,中国企业将面临迎来第二次长征,企业将从对规模的追求,开始转型成对“伟大”的追求。

那么,如何造就一家伟大的公司?

从伟大公司的特点看,这些公司除了寿命长、规模够大、真正有影响力之外,一个重要的特质便是—“试图改变世界,而不仅仅是赢利”。

目前,平安人寿资产已超过1万亿,客户近6000万,保险代理人超过60万。丁当称,这么大的公司,如果没有足够的德行来承载,往前走是达不到卓越企业的境地的。只有厚德才能让平安从一家大企业变成一家伟大的企业。

早在1996年,中国平安即编写《平安心语》,倡导以儒家思想为基石,构建平安的企业文化,员工遵从“仁、义、礼、智、信、廉”六字真言,以“厚德载物”古训检讨公司的发展战略与日常经营。

儒家文化研究什么是人、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当前社会,儒家文化也被视为人类生存问题的解决之道。

随着《弟子规》的学习在平安人寿的全面铺开,每一位员工从孝出发,把最原始的善良人性挖掘出来,不断扩大,不断延伸,并且学会长期修炼自己。

此外,201212月,平安人寿还启动“凤凰计划”,旨在打造“平安代理人的慈善信仰”。该计划号召代理人远离功利营销,作为爱与责任的使者,怀着善意,以保险产品为载体,唤醒社会及每个家庭的爱心与责任。

丁当认为,如果中国保险业300万同仁能以优秀传统文化要求自己,用善心、善行服务客户,感染客户,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那将是保险行业更伟大的价值所在。


以上内容源自平安人寿官方微信订阅号“平安随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