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砂锅馄饨 2016-06-22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夏至

时间:每年6月21日或22日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夏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一年的最长时间。《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夏至习俗

祭神祭天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古代,夏至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端午节。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这祭天也南北有别,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涝灾。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

夏至面条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中国有句俗语叫“冬至饺子夏至面”。面条是北方人的至爱,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面,而面条都要过凉水,俗称“凉水面”,用来消夏避伏。而在北京地区,则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麦粥馄饨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北方人夏至日吃面食,而无锡人则在夏至这天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麦粥不仅是清香宜人、健脾养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缓解人们“苦夏”时的食欲不振,同时还可祛湿利尿,是夏至节不可多得的美味。

夏至养生

饮食宜多吃“苦”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在中医养生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尽管天气炎热,但阴气已开始生长。夏至前后饮食宜清淡,忌食过于腥热的食物,如羊肉等。

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1)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备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时常食用。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具备较好疗效。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2)丝瓜。性味甘苦。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丝瓜络清冷微寒,具备清热化痰的作用。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3)莴笋。具备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对幼童来讲,还能起到帮助长牙、换牙的作用。

宜晚睡早起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夏季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以利于气机的通泄。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利于气血运行。此时天气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

静息调心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舒缓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温水洗澡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忌夜卧贪凉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晚上睡觉不可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解暑佳品——绿豆汤

六月二十一日 夏至

进入盛夏,在外工作、学习的人们回家后喝上一碗凉爽可口的绿豆汤,顿时会觉得汗消热解。如担心绿豆过寒凉引起不适,可选择绿豆粥解暑。如想饮用绿豆汤,则需煮烂绿豆才不至于太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