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佛山日报》2012年8月13日)
卢藏用出身名门,他爷爷当过财政部长兼国家税务总局局长,他老爹任过政府高层,小卢自己也挺争气,琴棋书画门门精通,20出头就考上了公务员,只是运气差点,一直没得到人事组织部长的赏识,工作问题一直没得到落实。作为一名清高自负的知识分子,卢藏用自然难免郁闷,写了篇广告软文《芳草赋》进行自我宣传,可惜反响平平,丝毫没有改善小卢的失业状态。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隐”,但隐在哪里却是个技术活,卢藏用搬出最新出版的中国地图,经过缜密分析,将隐居地点锁定在了终南山。为啥?终南山位于首都长安郊区、大唐天子脚下,长安有个风吹草动最容易知晓,再说了,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活动,容易让皇帝知道自己的声名啊! 和其他隐士不太一样,卢藏用把隐士当成了一项业务跑,跑的可用心可敬业了,皇帝在长安办公,他就隐在终南山;皇帝去洛阳旅游,他就忙不迭地跑去洛阳的少室山隐居,皇帝要是心血来潮去了黄山,那卢藏用也马不停蹄地跟着去黄山修道。总之一句话:有皇帝处,不远必有卢藏用。小卢这隐士当得不亦乐乎,但老百姓都看出来了,这货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就送他个“随驾隐士”的雅号。事情闹到这份上,女皇武则天也不好意思装作不知道了,就把卢藏用招了过去,而小卢呢,毫不矜持,兴冲冲地收拾包袱出山为女皇打工去了,获封了个左拾遗的闲职。官职虽小,好歹有了编制。 景云2年(711年),唐睿宗李旦召见隐居在天台山的道士司马承祯,表扬他仙风道骨法力高深,把他当成宝贝供养起来。但这哥们跟卢藏用不太一样,明显对当官不感冒,一门心思热爱修道,在长安混了几天后,强烈要求回天台山当道士去。卢藏用去送他,当时卢藏用已经做到了人事组织部副部长的职位,对司马道兄的一根筋隐居颇不以为然,指着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说:“我看这终南山也不错啊,云遮雾罩,仙踪频传,哥们你傻帽了吧,何苦大老远的跑回天台山呢!”司马承祯笑得很有内涵:“确实不错,我觉得吧,终南山确实是做官的捷径啊!”卢藏用闹了个大红脸。打那以后,“终南捷径”成了专损世上装逼犯的经典用语。 像卢藏用这样的所谓隐士,他们以退为进、以隐求显,隐居不是出于内心的需要,而是一种捞取社会名望和政治资本的手段。卢藏用这个“隐仕”当官后,投奔到太平公主门下,干了不少坏事,等到唐玄宗清算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时,卢藏用被流放到了岭南,后来他死在了那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