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甜又腻又黏人,你爱吗?

 汉青的马甲 2016-06-22


点击“更北京”二维码  一键关注“二更”旗下新媒体





食物总是承载着一个人的记忆

不管时间如何流逝、地理怎样迁移

味蕾是不变的存在

一想到那口熟悉的温热总是令人心绪涌动



北京流传着一句俗话叫做:“北京小吃在宣武,宣武小吃在牛街”。可见牛街的传统小吃在北京人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这条街因礼拜寺而出名,是老北京回民的聚居地,经历了沧桑变化变成了今天的牛街。牛街早先热闹非凡,四合院里的街坊邻居其乐融融,沿街各种小吃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喧闹的人情里充满了市井情怀。



如今59岁的洪玉春在牛街度过了她欢乐的少女时光,那时候牛街是典型的北京老胡同模样。白天孩子们在胡同里玩耍打闹,一到饭点大人们扯着嗓子隔墙一喊,就纷纷跑回家吃饭。不一会儿这家端着两盘饺子,那一家送来一份卤煮,邻里间的感情就在美食的分享中愈加融洽浓厚。食物成了人们熟络感情的最好方式,牛街也成为她记忆中最为温暖的地方,长大后她便在牛街开了一家小吃店,每天与这里的客人迎来送往,回味着老味道和旧感情。



多年以后,牛街因为改造拆迁,有三分之一人被迫离开,洪玉春也因为结婚搬离了牛街。但和大多数老牛街人一样,牛街更大意义上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一个心灵坐标,如同故乡一样融入到他们的血液里。洪玉春决定举家搬回牛街,每天回到自己的店里看一看熟悉的街坊,尝一尝老北京的滋味。她的洪记小吃在牛街已经开了26年,不仅是诸多老牛街人心中最踏实的味道,也是洪玉春不可割舍的情怀。



今天仍然有不少老牛街人,即使身在外地甚至国外,也依旧挂念着这里的味道,以至于托人远道而来带些回去以解相思之苦。这也是洪玉春至今坚持把店开在牛街的原因,并非古板而守旧,而是这些小吃是很多人的习惯和乡愁,她更是不愿意和舍不得。牛街人最爱的当属驴打滚,这种地道的老北京小吃传统的做法自然繁琐,而且对食材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洪玉春依旧用老手艺坚持了这份独到的南城旧味。




养育了无数人的传统小吃,虽然在年轻人中逐渐失宠,却因为依旧有人在默默坚守,才让一座城市的口味变得丰富而多元。如果城市奔跑得太快让人们感到寒冷,那么藏在味觉深处的那些小店最适合取暖。治愈孤独和乡愁的解药从来不在富丽堂皇的餐厅里,而在几十年如一日不变的坚守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