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养生】调养身心只需两个穴位

 轩辕颦菲艾草堂 2016-06-22

夏至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22日。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三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好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夏至与心气相通,因为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中医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大量出汗耗损的就是心气,因而中医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的四季养生学说。

 
 

夏天环境热,人体内热,可以借助特定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艾灸。艾草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祛除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      


穴位密码

调养身心的主要穴位:神门穴、少府穴

     
   

艾灸取穴

   
神门穴


    神门穴的位置: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肌腱的横侧凹陷处。取穴时,先将掌心向上,在小指侧的腕横纹处可摸到一条筋,神门穴就在这条筋外侧的凹陷处,左右手腕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此穴可自行施灸。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条,火头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养心安神。   

少府穴


    少府穴的位置:少府穴位于人体的手掌面,无名指与小指第4、5掌骨之间,左右手各有一穴。取穴时,握拳,小指与无名指指尖之间的凹陷处就是少府穴,左右各一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雀啄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5~20分钟。

    作用功效:健脾除湿,发散心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