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旅游官方门户网旗下服务平台 水之阴,山之阳, 天下太极出武当。 无极有极生太极, 一缕真气胸中藏。 顾师宁 俗名顾世毅 如果把中国的太极比作一颗大树,可谓根深叶茂。其重要分支有陈杨武吴孙,其根在位于华中湖北省的道教圣地武当山。 纵观所有太极拳,无非有三种类型:一为群众太极或广场太极,通常没有明确教学者,前面一人练,后面众人跟。虽不乏练得很好之人,但总体来看缺少传统韵味。有人甚至称之为“大妈太极”。上升一个层次为“各家太极”,有历史传承,有各家特点,也涌现了很多代表性人物。再上升一个层次为“道家太极”,也就是武当太极。道家思想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武当太极的演练,就是道者在空中律动的书法,是道家与天地的感应和对话,在静谧中,天地之灵气亲润演练者周身,在演练中,道家一步步走向福寿康宁! 在武当道家养生院的学员中,有人经历过广场太极的初试身手,很快发现不是他所向往的太极;他也曾走进“各家”中的一两家,发现过分拘泥于技术要领。他最终登临武当仙山,一如张三丰真人在武当仙山成就其大名。武当太极当然也讲技术,但更论文化,故太极拳也称“文拳”或“哲拳”。 有人说:武当太极打出来就是好看,很漂亮。此言不假。但如果认为武当太极为了好看而打,那就错了。它的好看不是刻意的,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亦即“道法自然”思想的呈现。除了常规的太极拳要领,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腰为主宰,节节贯穿,我个人把太极的打法总结为两句话: 在正直基础上的圆润柔和,在沉稳基础上的轻灵飘逸。 武当太极总体来说,体现了三个特点:武术、养生和艺术。上面两句话就是它的艺术欣赏之所在。 我把这两句话展开来讲,也就回答了如何练武当太极的问题。 首先是正直。正直讲的是一个横平竖直的十字架。从百会穴到会阴穴为竖直线,两肩远点的连线为水平线。无论我们四肢如何运动如何攻防,这个十字架基本上来讲,要保持横平竖直。平直但不僵硬。在太极习练中,最最关键的是放松,这是我们学太极的原因,也是我们学太极的追求。 其次圆润柔和,讲的是我们的上肢。三丰祖师观蛇雀相斗,悟创太极拳,那是蛇的行圆弃直的方式对技击的启迪。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避免僵直,避免直角,气血在圆润的线路上更加通畅。自然有利于健康。 再次是沉稳。在武术中,沉稳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要求。可想而知,在和敌手的交锋中,站立不稳是敌手巴不得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求站桩。站桩有马步桩、虚步桩和独立桩。桩功是需要持之以恒练习的,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可小视。 最后是轻灵飘逸。这可能是武当武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沉稳但不滞重,落地要沉稳,动步要轻灵。在圆润轻灵之中,我们的身体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这里我重点说说太极拳为何特别养生。据说美国人已经用科学方法验证了太极拳与养生的关系。 武当太极不仅仅是一种拳术,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的沃土之中,是一项特别好的养生健身运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我们提倡 “学太极拳,做太极人” 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我们把 身,气,心 的养护作为一个系统,我们的教学都是围绕这个系统开展。 我在武当仙山祝愿各位众生福寿康宁! 如果你来武当山,沏一壶道茶,在仙山居与顾道长合奏一曲; 如果你来武当山,可以在饭后漫步茶园,与顾道长一起聊聊养生。 弘扬道家文化 传播武当资讯 找弘道传媒·武当山论坛 『联 系 电 话』 · 0719-5668886 · 136362536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