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于经典陶坊总店的丁山之行,安排在了6月中旬,只有5天时间。除了偶尔抽空和亲友小聚,大部分时间都在厂里,在经典陶坊的茶室。虽然天气潮湿闷热,但想去窑上的迫切,丝毫没有减退,只是4天后才出窑,着实让我期待许久,憧憬着这一窑能让我收获多少难得的精品。 出发途中,西安难得的好天气。 打开窑门的那一刻,迎着铺面而来的热浪,我被窑位上各种器型泥色的紫砂壶、紫砂罐惊呆了。
壶壁上大包小包,窑变的,开裂的,静静的挤在一起,似乎在向我们陈述高温洗礼后的惊艳,和心中的不平。看着不到20%的成品壶,恍惚间想起一句广告词:爱她就娶了她吧。但是满满一窑的残次品,我犹豫了,失落了,我的心在痛,我的手很烫,麻麻,这是让我从何下手? 鼓包的,开裂的,窑变的,都在这里了。。。 窑箱打开,随着一层一层的紫砂被清理开,惊喜和惊艳还是很多的。看看各位同仁眼底的喜悦就知道了(当然也有猛虎看到肥肉的贪婪,有木有?) 下图左中的大胡子帅锅就是东北的好朋友了,发现了什么宝贝让您这么专注? (大胡子是我的想象,强加的意念。。。) 厂长过来巡视了,板着脸给窑工师傅说:何必都烧成这样,降低10度不就好了? 老板李先生淡淡的接话了:没有关系呀,鼓包的壶全部打箱封起来,以后没准一个气泡多卖100块钱呢。听到这些,几位窑工师傅脸色才略微好了一些。想想市场上,别说把泥料推到耐受的极限高温,就是烧到正常温度都不容易,为什么?温度越高,所谓的瑕疵就更多了。 比如壶身的铁质,以前很多外面的朋友就难以接受,喜欢壶表干干净净的。紫砂是含有石英、云母、铁质的高岭土组成,高温结晶后有铁质才正常,才厚重耐看,酸洗白白和陶土何异? 我也知道,李先生出于老板的身份,只有给窑工这样的鼓励,他们才能大胆去尝试,去创新,去突破。作为资深商业人士,残次品是不会推向市场的。看看下面这一堆碎片就知道了。
好了,说点开心的,发点养眼的,独一无二的宝贝还是很多的。
窑变葫芦细节图,颗粒丰富,肌理自然。 尽管大多数与我无缘,大多数被东北的大胡子好友骑摩托车提前去截胡了,但看着他满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也很开心有木有?(这丁山的汽车越来越多了,越来越难开了,让我们到窑上很晚,市长有没有改善交通的新举措?)我只有在心里默默祈祷:下次去丁山,不要遇见你,嗯哼嗯哼。。。
尽管是开开玩笑,发发牢骚,但是大家在一起的这几天还是非常开心的。季先生送我无锡菖蒲展淘得的虎须,还有全手工的银滤网,他也是一位真性情的好朋友。 那么,写到这里了,笔短话长,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只有真心的期待,经典一家人,下次再相聚。。。 佰壶堂(陕西经典)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