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健康】适度保持「饥饿感」,提升免疫力!

 闻道可死 2016-06-23
2016-06-02 营养师露露 健康必读


适度保持「饥饿感」

启发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的结构是在击败从体外入侵的病原体,和在体内产生的癌细胞,就如军队攻击敌人、保卫自己的国家一样,免疫系统也要攻击病原体和癌细胞来保护人体。 

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免疫力增强,有时来自「饥饿感」。 中医养身也讲求「若要小儿安,须受三分飢与寒」。



「少吃,能长寿的科学依据」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限制哺乳动物的粮食摄入量,可以降低脂肪在体内的不断堆积,能够有效地延长生命周期。

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葡萄牙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长期少吃粮食的实验鼠,其寿命可以平均延长30%以上。科学家们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体内的脂肪堆积大大减少,可能是生命周期延长的决定因素。

「每餐七八分饱」

每餐七八分饱,人体的排泄活动反而更旺盛,能间接活化免疫细胞和自然杀手细胞,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刻意地保持一些饥饿感则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但需要提醒的是,有低血糖症、糖尿病的人不可擅自禁食。


「7分饱外,营养要均衡」

露露告诉大家,虽然是7分饱的份量,但是仍然要注意食物营养成分的组成,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因为五大营养素的摄取量不平衡,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出现过重或肥胖、营养不良,或各种因为缺乏某种特定矿物质或维生素而产生的疾病,直接影响健康与长寿。

「早餐要吃,更要吃好」

早餐可说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吃早餐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和活动、预防低血糖、降低胰岛素抗性及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均有良好作用;而且早餐的质量对血糖值有显著影响,合理配比的早餐能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并且可以预防常见于上午10点左右的低血糖反应。

优质的早餐需要包括0.5~1碗的碳水化合物(如1~2碗稀饭、2~4片全麦面包)+1份蛋白质(如一个鸡蛋、半个手掌大小的肉片)+1杯奶类或豆浆。

「午饭,多吃素菜」

要想下午不犯困,最好多吃点素的。由蛋白质和蔬菜组成的午餐,如新鲜的鱼、鸡、海鲜、豆腐中含有大量酪氨酸,对大脑保持敏锐的思维、回忆以及清醒程度起决定性作用;

而绿色高纤维蔬菜,如辣椒、胡萝卜、菠菜等,可确保脑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让人整个下午精神抖擞。

此外,土豆中淀粉含量较高,午饭最好别吃


「晚饭,不要吃太晚」

露露告诉大家,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否则容易患尿道结石。据测定,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进食后四至五小时,如果晚餐太晚,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进食。那么,排尿的高峰便在凌晨零点以后。不仅影响睡眠,也会造成体内结石堆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