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寻找最美党员

 秦天古月 2016-06-23

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丨周昕 王稳 李兴超

内容导读: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最美的人就在我们身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事业并不轰轰烈烈,却不可或缺;他们的故事并不感天动地,却震撼人心。英雄、勇敢都不足以褒奖他们的精神,只有“最美”才是对他们最高的赞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党员! 

    他们的形象是这样的:一身迷彩,满身污泥,满手厚茧,满脸坚毅。不言苦、不言累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舍小家、顾大家,是他们的人生格言。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张大其事,青春、热血、汗水是他们最好的见证!


“老李”的故事

   说起班长老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们都喜欢喊他老李,并不只是因为他的兵龄长,更因为他优良的工作作风、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超强的业务处理能力、严格的政治纪律,时时刻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像我们的大哥一样,为我们树立了党员的标杆。

    战士小冯曾给我讲过这样的故事:分队训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但不管自己怎么练,都只能在及格边缘徘徊,眼看着就要进行周考核,可把他急坏了。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时候,老李走到了他身旁。依靠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老李同他一起分析原因,传授方法,小冯的训练成绩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并在周考中顺利通过了考核。

    有一次,接到友邻单位线路抢修救助任务,但由于故障线路不属于我营维护,且现场线路情况复杂,寻找线路断点无从下手。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远处传来老李的声音,“快过来,断点在这里!”瞬间,故障线路就得到修复。事后,大家不禁问道:“老李,这段线路你怎么能那么快找到断点的呢?”原来在他还是下士的时候,就因为这条线路离我营维护线路很近,想着以后可能会派的上用场,就对这条线路专门进行摸排,没想到今天果然用到了。原来,多学点总有好处。

    入伍16年,入党14年,老李始终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自己的工作生活标准。线路割接时,为了做到尽善尽美,他总是把接续好的纤芯反复盘放,直到自己认为完美;器材工具保养时,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他总要求反复擦拭,即使达到很高标准,他也只会说马马虎虎;早操时,为了督促分队人员坚持好制度,他总是提前10分钟起床,然后带头完成各项工作。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16年兵龄的“老李”享受一定的“优待”也无可厚非,可他却用内务全营第一,队列非常规范打破了“照顾”的传言。他常说:“我是一名士官,更是一名党员,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要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


                          老李为战友讲解实操步骤

老李抢修线路

老李内务标准
老李与战士小杨谈心


不同寻常的“铁脑壳” 

    四川人都喜欢称呼不通情理的人为“铁脑壳”,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的作风让小霍“铁脑壳”的头衔闻名遐迩。

    当初,他担任连值班员,例行10分钟的内务检查,他却花了两个小时!原来,每个寝室都存在很多很多细小的问题,平时碍于情面,其他值班员都没有直接点出来,更没有去纠正。而他在记录所有问题的同时,自己一个人把全连寝室彻底收拾了一遍,并在晚点名时将问题详细通报到每个人,让大家无话可说。就为这,霍鹏飞“得罪”了不少人。开始大家还觉得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过了就没事了,可连续7天的内务检查纠正,让大家目瞪口呆。

    条令法规学习月期间,队列训练是常规科目。越是经常越是注重细节,小霍严抠细抓每一个动作,动作不规范,重来;动作不标准,重来;动作不齐,重来,每天下午一个小时的训练,经常是一个科目就训练半个小时,他就是用这股较真的劲儿赢得了全连官兵的认可。

    “年年反复的事情,差不多就行了。”起初好些官兵心存侥幸,而小霍用行动告诉大家:“战场上没有差不多,训练场就是战场,军人就应该有军人的样子。”


小霍检查内务
小霍纠正战友队列动作 


不同凡响的“夜猫子”
   李虽然还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但他却一直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党员“不服输”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是李兴超身上体现最明显的。

    ,大家以前喜欢叫他“李操心”,因为在之前干工作的时候总是经常出错,干工作总是让领导不放心。由于工作原因,他的被调到新的分队,都说这树挪死,人挪活,到了新的分队,接触到新的业务,一切从头开始,基础为零、业务为零的他怎样才能得到大家认可?他的秘密就在夜晚!每当万籁俱静的时候,学习室的灯都会悄然亮起。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他在背记应知应会理论;也可能看到他拉着别人在探讨问题,更可能会看到他拿着仪表说明书在翻来翻去。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刻苦?他的回答很简单:“我是分队的一个新兵,如果不趁着别人睡觉的时候抓紧时间学习,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同年兵的步伐啊!”正是这种不服输的想法,让他在来到分队2个月之后,通过了初级考试,也让那些对他质疑的声音销声匿迹。

    在业务水平追赶战友的同时,他发挥自己的新闻报道特长,不仅自己积极撰写稿件,还带动报道小组的6名成员担负了连队的宣传工作。为了提高新闻的实效性,不管每天工作回来多晚,他都会加班加点处理照片、写新闻。记得有一次,分队长早上起床后发现李兴超不在寝室,便四处去寻找,最后发现在他在连部办公室的凳子上睡了一晚,原来为了编辑昨天施工的新闻,忙到凌晨3点过,最后在凳子上疲惫地睡着了。别人在休息,他却在加班,这是大家不怎么知道的,但是当连队党支部1季度综合形势分析召开以后,大家被李兴超跟他的新闻报道小组震惊了,去年一年连队上稿90余篇,今年1季度就完成87篇。都说这树挪死、人挪活,自从来到新分队各个方面都在进步,他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靠拢,同时也在告诉别人,一名党员应该怎么做。


下人井找缆
凌晨两点在写新闻稿
教战友如何上传新闻稿件

    总有一种力量,会震撼心灵;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他们平凡却并不平凡,党员的称号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平凡的国防线路人以一颗朴实无华的忠心,书写着自己精彩人生,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美的党员!

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