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李家里的“曲折喜事”

 李元外文艺评论 2018-09-27
近日,李家湾村李家望儿子的婚事成了罗田县白莲河乡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在其儿子结婚筹备喜宴过程中的上演的“曲折故事”。

李家望是当地有名的好面子的“讲究人”。眼瞅着儿子婚期临近,老李开始忙着为儿子筹办喜宴。餐厅联系好了,可关于婚宴的标准让他犯了难。今年以来,李家湾村从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入手,通过召开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及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引导推行移风易俗红白事改革,无论谁家婚丧嫁娶,必须在村委会备案,并严格按照从简程序“四菜一汤”的标准待客。这一规定在别家执行得都很顺利,可老李就是转不开弯,他多次找该村“两委”协商提高标准。因村里坚决不开“绿灯”,他气得两顿没吃饭。

准儿媳蒋艳直言不讳:“叔,平时看你挺开明,关键时候咋这么糊涂?俺俩之所以把婚期定在7月份,就是想感谢党恩,现在村里提倡咱们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你说咱能违背吗?”几句话让李家望惭愧不已,再不言声了。

结婚当天,只见喜桌上整齐摆放着4个不锈钢盆,盆里分别盛有牛肉、麻辣鱼、木耳、小蘑菇四个菜,亲朋好友都吃得津津有味。村民李齐运说:“连最爱面子的家望都不大操大办了,以后俺家小子结婚也这样办,以前一桌得花300多元,现在平均百十块钱,省了一多半呢。”

据了解,自从今年以来,李家湾村里成立了“文明新风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老党员、本村大学生为理事会成员,村民小组长任信息员兼劝导员。陆续出台《李家湾村文明公约》《李家湾村移风易俗公约》《李家湾村红白理事会章程》等,对全体村民“约法三章”,规定简办婚丧宴,规范村民行为。村组干部、党员带头签订《文明承诺书》,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道德支撑。

“说实在话,一开始我想不通,还嫌村里管得宽。以前乡邻之间日益严重的大办酒席风,导致‘人情酒’变成了‘人情债’。事后想想,大操大办不光勒紧了群众的腰包,也形成了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确实没啥好处。’提及儿子结婚的事,李家望说,‘新事新办挺好,减少了花费,减轻了群众负担,难怪老百姓都这么认同。”(通讯员 李志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