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冲刺作文(一)

 江山携手 2016-06-23

材料作文

一、指导思想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内足以抒己,外足以感人”,因此,中考的作文命题虽然众说纷纭,但是中学生依然要明确这一原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中考题例

    2005年以前,连云港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 2006年考的是供材料作文,作文题分别是《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而07、08两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或是今后中考作文会是哪一种命题的主流呢?我想谁也不敢下这个结论。

    对于供材料作文,它包罗的范围更广泛一点,给学生审题提高了一些要求,例如06年《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材料是“花园里,一株红玫瑰为自己的美丽骄傲不已,它命令一直蹲在身旁的那只难看的青蛙走开。青蛙照做了。不久,青蛙经过红玫瑰的身旁,惊讶地发现它的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红玫瑰说:“你走后,虫子天天都啃我。”青蛙说:“当然了,是我在这里把虫子吃掉,你才成为花园中最美的花。”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像红玫瑰一样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而忽略身边自以为无关紧要的人或物。其实,社会的绚丽多彩正是源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命与生命越近,人生才越圆满幸福。”对于这篇作文的审题就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生命与生命更近”,二是生命与生命更近后,是一个美丽的结果,记得当时我参与中考作文改卷时,一篇作文写得很美,是飞蛾与火的作文,语言灵活,主题凄美,结构严谨,但是就因为不符合第二方面的要求,而只能成为二类作文。因此,供材料作文在审题上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是障碍,容易偏题甚至跑题。

    再如2004年镇江中考作文给点材料: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对于这两则材料的分析就要谨慎了,材料作文主题的间接性和含蓄性就表现出来了,两则材料,都是在拷问人性:面对捐助者的病危与困顿,178名被捐助的贫困学生集体隐身,“知恩不报”,他们有的只是对媒体的埋怨,对慷慨捐助者却没有片言只语;而希望小学的小学生却能“受恩图报”。两相比较,不知是要“救救孩子”,还是要“孩子”救救“我们”。“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命题者通过稚嫩的童音来传达两则对比性材料的显性主旨,也许比九天惊雷还要震撼人心:做人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讲人格,要不要帮助别人……这则材料在审题上不存在任何悬念。

三、技巧突破

   材料作文种类很多,针对供材料作文的特点和初中生的作文能力,我总结如下:

(一)对比型的材料

   1、材料特征

   (1)提供的材料在内容上一般是相对(反)的,在层次上明显分为两部分。

   2、审题要点

   (1)材料内容是由相对(反)的两部分组成的,审题时要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注意两部分之间的区别,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2)坚持重点论,审题时要权衡内容的两部分,把握命题者的感情指向性。要特别注意两种观点或看法之间的过渡语和过渡词,如“然而”“但是”“相反”“与此同时”等标志性词语。

   (3)文章构思时,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最好不平均用力,应该有所侧重,这样文章才能写得具体而深刻,主题才能有所突出。

(二)诗词和名言警句型

   1、材料特征

   (1)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首小诗(诗歌意象是我们熟悉的且易理解的)或一些名言警句。

   (2)要求学生根据诗歌的意蕴或象征意义产生联想或感悟,进行作文。

  2、审题要点

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意的,而诗歌的意象都具有指代性和象征性,审题时可抓住意象这一特点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所指的对象,然后立意作文。名言警句一般是经过长时间积淀下来的不可随意更改的哲理性的语言。对警句型材料(一般不只一则)审题时,我们要先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生活现象或哲理,再把它置于当今时代背景下去分析解读,发掘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

四、经典题例

1、著名诗人雷抒雁的小诗《星星》: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所取。/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渍,/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在吃的问题上,孔子曾有这样一些议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菜越精致越细腻越好)”,“色恶不食(颜色不好看的东西不吃)”,“臭恶不食(变质变味的东西不吃)”,“割不正不食(肉切得不方正不吃)”……时隔两千多年,我们再来品味这些话,感到它谈论的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 
  现在,请你任选一种角度,由此及彼,生发联想,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者说:“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而以批评的态度去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根据你的联想和感悟,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4、一位老翁和一个孩子牵一头驴子驮着货去卖。货卖出后,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路上遇到一位读书人责备孩子不懂事,叫老人徒步。他们觉得这人说得有理,于是更换了一下位置。后来遇到一位老妇人,又说老人心肠太狠,让孩子在地下走,老人听了急忙把孩子抱到驴上。后来又有一人看到负重的驴子气喘吁吁,就说他们未免太残酷了,于是,一对老小下来牵着驴走。走了不远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是呆子,闲着现成的驴却不骑。两人在路边商量了半天,觉得人们说得都有道理,没办法最后只好抬着驴子回了家。

①根据你的联想和感悟,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5、明月下的沙滩上,海风温柔的吹拂着,海水轻轻的抚摸着金黄的沙粒。这时,一个养蚌人走来,问众沙粒谁愿意住到蚌壳中去,成为一颗珍珠。众沙粒都摇了摇头,只有一粒沙子愿意去。大家说:“蚌壳中黑暗潮湿,憋闷窒息,我们可不愿意去受苦。”最后养蚌人带走了这颗沙粒。许多日子过去了,那些海边的沙粒依旧,有的已化为尘土,而那粒沙子却蜕化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①根据你的联想和感悟,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基础演练

1、一块花岗石在一堆铁矿石里,一齐进了熔炉。经过一段时间的焚烧、冶炼,熔炉炼出了钢,排除了渣石。花岗石则被分离在渣石里。

当钢块喜气洋洋地被送往工厂,渣石要被送往垃圾堆时,花岗石十分气恼地开了口:“熔炉,我满怀激情地投入您的怀抱,可您却偏偏把我变成渣石,您怎么这样不理解人呢?”

熔炉叹息地说:“唉,我是炼钢的,怎能不愿把每一块石块变成钢呢?可你不想想,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钢的成分呢?”

花岗石听了,半晌说不出话。

2、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3、有个牧童在山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宝库。他从没见过那么多金子,但他只从山上拿了一小块。这一小块金子,使他过上了快乐的生活。有个富人知道了这件事,并且找到了那个山洞。他把所有的口袋都装满了金子后仍不满足,就准备搬走整座金山。这时,山神说话了:“不要太贪,否则,天一黑,关了山门,你不但得不到半两金子,连命也保不住。”可是富人置若惘闻。就在他不停地搬运金子的时候,轰隆隆一阵巨响,山门关上了,富人再也没有能走出那个山洞。

4、在一块水分并不充足、土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着两棵小草。小草甲深扎着根,昂扬着头,精神抖擞,由衷地赞美着脚下的土地;小草乙懒得深扎根,整日低着头,萎靡不振,抱怨着脚下的土地。

小草甲看到小草乙的样子,便开导起来。一番话,使小草乙明白了一个道理,渐渐地抬起了头。

5、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著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画一道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蚂蚁就转来转去没有头绪,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突右扑几下后,发现无路可走,不得不鼓足勇气奋而突围。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许多障碍,刚开始我们眼前都是那么沉重而无奈,而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蚂蚁面前的那道樟脑球防线而已;蚂蚁最终尚且敢于背水一战,可又有多少人在障碍面前一直抬不起头啊!

6、有人认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想成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也有人认为,人生正像一株花草,出生时必须有适宜的条件,否则就容易被恶劣的环境夺去生命。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大都出生于世家门第,这样才能为成才铺平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