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事感怀诗鉴赏学案

 江山携手 2016-06-23

                            即事感怀诗鉴赏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即事感怀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掌握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  熟练运用即事感怀诗的解题步骤。

 课前预习

 概念

即事感怀诗,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诗缘情,任何题材的诗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而创作的。只要心中有需要抒发的情,任何事物都可以触发诗人的创作欲望。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即事”诗题材广泛,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如怀亲、思乡、送友、酬赠、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皆可统称为“即事感怀诗”。往往是诗人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名言佳句。

    我们在中学课本中接触过许多即事感怀的作品,如《将进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夜喜雨》《登高》《逢入京使》《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泊秦淮》《雨霖铃》《定风波》(苏轼)《书愤》等都属于这类作品。作为高考鉴赏材料,即事感怀类诗歌也是入选频率最高的。因此,考生必须明确此类诗歌的特点,熟练掌握鉴赏方法。

  阅读这类诗歌,我们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是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最后才能赏析评价诗歌的写作妙处及艺术手法。

    做该类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第二,要关注环境、景物描写或使用的典故;第三,要紧扣文本,不论是写事、写人、写物、写景,最终都是为感怀服务。答题时要有条理,一般先概括总说,然后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的特征,最后再分析事物的意义。例如描写了什么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理想追求。

学习过程

一 .鉴赏技巧:

 1.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2.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3.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1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所即之事——送友人     所感之情——惜别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解析:

所即之事——怀归

所感之情——思乡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

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  鉴赏角度

 、分析思想主旨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主旨是什么?

    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主要内容,这首诗写了什么事;第二步,分析诗歌各部分运用了什么手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三步,分析诗歌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分析形象情怀

    从诗中意象入手,判断诗歌的题材,由此推知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人物特点;第二步,概括人物形象、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分析写作技巧

    要着重明确诗歌中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的表达效果。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解释这一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突出了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感情。

    、分析语言特色

    1.总体把握整首诗的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

    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具体分析字、词、句的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中某个字、词、句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第一步,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句在诗中的含义);第二步,描景象(把该字、词、句放入原诗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情境(点出该字、词、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 部分即事感怀的鉴赏技巧

、赠别诗鉴赏的一点技巧:

1、正确理解一首赠别诗词,首先得从主题入手。

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为常见的,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2、其次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采用比喻,“白云”、“落日”,形象鲜明生动,并富有创造性,出人意外,入人意中。且抒情豁达大度,情深而不觉悱恻,意切而不露哀伤,有恰到好处之妙。

3、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也是理解赠别诗词的一个关键。 
    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化用《诗经》中“萧萧马鸣”,点石成金,把马犹如斯,人何以堪的缱绻之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4、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可以算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但遗憾的是,往往被许多人忽略了。人们只注意“萧萧斑马鸣”这一典故的使用,称赞其达到“鬼斧神工”佳境,却只字不提“挥手”这一淡到极点的细节描写。其实,淡到极点,也就妙到极点,你看,无论是行人还是送别的人,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别情中,尽管心中的有“不尽长江滚滚来”般的别情,但为如刀似的别愁所割断,心知“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却只能“欲说还休”,欲哭无泪,把千言万语都融在这一“挥手”之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境界,要不然的话,这一细节动作何以流传至今,千年不衰?还有,课本里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你看,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一句话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与李白的“挥手自兹去”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5、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这一点也很重要。

先看一下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的最后一句就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诗人将“相送情”和“散丝”“互藏其宅”,可谓“妙合无垠”,且富有创新。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等,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

练习:

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人归东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举例: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
答: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2分)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答出反衬2分,答出“乐景写哀”2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1)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2)精于练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思乡怀人类诗歌的鉴赏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鉴赏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鉴赏提示:“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故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练习:

1、广东14.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4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答: 

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4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3分)

 

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3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⑵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

练习答案

 2.答:(1)A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B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从尾联得到答案。(2分,每点1分)
(2)角度举例:
A、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
D、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E、“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明抑暗扬。照了才愁,是原本无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
F、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
(角度选对2分,结合诗句分析到位2分)
3、 答:(1)一是用“柳”音谐“留”,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4、答:(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5.答:(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6、答:⑴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1分,写“离人”“行人”“旅人”均可,“思乡”2分,共3分)
   ⑵①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找对句子给1分,分析出了句子的作用给2分,共3分)
7、答:(1)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抒发了思乡之情。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绪。
  ②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
  ③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童年回忆,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
(2)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以景写情。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
 ③悲欢对比。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
 ④通感运用。萧萧的声音,引起秋寒之感,用听觉引起触觉。
 ⑤巧用典故。诗人暗用张翰典故(秋风: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不露痕迹。
 评分标准:第(1)(2)两题各5分,内容3分,语言2分。其中第(1)题答出某种“感情”,第(2)题答出某种“表现手法”,各给1分,有分析各给2分。本题只要答出“答案示例”中的一种即可,如另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8、答: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2分)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答出反衬2分,答出“乐景写哀”2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