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又到了,又是该做三伏贴的时候了。今年与往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中伏后还有一个中伏,称为闰中伏。按历法的规定,夏至后三庚入伏,这个庚日并不确定,而是根据干支记日,前后能够有九天的游动。规定秋后一伏,如果入伏早,不能作到秋后一伏,就加一个中伏,中伏就有二十天,这样出伏就晚一些,所以可以在闰中伏进行加强贴敷,从而提高贴敷疗效。 《黄帝内经》里说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体的变化与天地寒暑阴阳的变化息息相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这些影响也相应地在人体上反映出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正如古人所说“一体之羸虚,消息皆通于大地”。 许多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因阳气不足所发,往往在夏季已经形成,但因夏季阳气较为旺盛使病邪潜而未发,及至冬日,天气严寒阳气收藏,病邪蓄势而起。《黄帝内经》言:“冬病夏治”,又言“春夏养阳”。夏季,是在一年当中阳气最为旺盛、气温最高的时节,此时人体阳气也最为充沛,阳旺之气有助慢性、阳虚型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在该时节振奋、补益人体的阳气有助于防治冬日易发的沉疴痼疾。 因此,三伏天作为一年当中最热的、阳气最为旺盛的时间,能够振奋、补益阳气,为预防冬季常见病、多发病最好的时节。冬病夏治具体施治方法比较多,其中三伏贴疗法作为最常用的三伏天养阳的外治法广泛流传。 三伏贴疗法,即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起到温煦阳气、驱散内寒作用,达到扶正祛邪、治病、防病的目的。 三伏贴疗法主要适宜病种: 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鼻炎、咽炎、肺气肿、肺心病、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 3、妇产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骨科系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痛症:颈肩腰腿痛、网球肘、胃痛、痛经等各类急慢性疼痛性疾病; 6、风湿免疫系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7、儿科系统:小儿体虚容易感冒、小儿厌食、遗尿、反复咳喘者; 8、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者。 关于三伏贴疗法,您需要注意 1、每次贴药时长一般多久? 成人贴药时间以2-4小时,儿童贴药时间以1-2小时为宜,贴药后局部皮肤一般均会有局部灼热感,如自觉明显不适时可提前自行将药物除去。 2、三伏贴有何常见反应? 灼热、发红、瘙痒、疼痛、起泡、色素沉着等。 3、三伏贴疗期间,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贴敷期间注意饮食控制,饮食清淡,不宜食用“发物”,如鸡、鸭、羊、牛肉、虾、蟹、韭菜等,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若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涂黄连素油及抗过敏药,并及时到医院处理。 4、三伏贴多久见效?多少次一个疗程? 三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而非一朝一夕之功,因为个人体质的差异,病情不同,起效时间有长有短。一般来说,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为了达到您的预期疗效,贵在持之以恒。 2016年三伏贴疗法贴药时间: 1、头伏:2016年07月17日——2016年07月26日; 2、中伏:2016年07月27日——2016年08月15日; 3、加强伏(闰中伏):2016年08月6日——2016年08月15日; 4、末伏:2016年08月16日——2016年08月25日。 (具体时间:每日08:00-16:00建议患者最好在9:00-15:00之间,阳气旺盛时贴敷) 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三伏贴疗法贴药地址: 1、东风路院区:针灸科门诊三楼(东风东路25号); 2、关上院区:针灸科(关兴路223号,门诊楼五、六楼); 3、呈贡院区:针灸科(呈贡新区祥园街,住院部十二楼)。 作者简介 王祖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就职于昆明市中医医院,任针灸科科主任。精研传统针灸,研习导引术,擅长经络辨证、针灸平衡脏腑、疏通经络、调治精、气、神。运用“抓主病,整体调理”为核心的传统针灸术对患者进行施治,临床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络诊病及治疗方法。以针灸治疗心身疾病、内科病为研究方向,擅长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尤其擅长治疗:失眠症、抑郁症、脾胃病、眩晕症、顽固性面瘫、头疼病、面肌痉挛、月经病等病。云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云南省第三届优秀青年中医、昆明市知名专家培育人选;兼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昆明市中医学会物理康复分会常务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