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唱教程59:教你自带立体音响

 韩芳明 2016-06-24

你惊奇吗?为什么歌唱家微弱的歌声能够穿越大交响乐队呢?其实,这就是共鸣腔的神奇作用。共鸣腔是指全部发声系统的空腔,也就是能使声音发生共振的骨质腔体。而我们所称的共鸣就是声带所发出的基音在共鸣腔体引起的振动。怎样使用共鸣让我们自带立体音响呢?《歌唱的技巧与诀窍》一书给我们介绍了以下几种方法。
1
哼鸣寻找法
可分为开口哼鸣法和闭口哼鸣法。这里着重讲开口哼鸣法。

调整好站姿(脊柱挺直,肌肉放松),睁开双眼张开嘴巴,用软腭关闭口腔声音,面部双颊肌肉上提用鼻咽腔哼出嗯音3秒钟,感觉到上唇和鼻子微微发痒,将这种感觉运用于唱歌中。只要把软腭向上一抬,小舌头向上提,两肋打开,横膈膜向下加腹压,唱a音就可以了。

2
张开嘴巴找共鸣
张开嘴下巴放松,更有利于高位哼鸣。哼鸣时不追求音量,哼得共鸣点儿越小、声音位置越高越好。
3
通俗歌曲演唱多用口咽喇叭共鸣
就是指声音在口腔中的硬腭和鼻腔、鼻咽振动产生共鸣,嘴巴就是个喇叭。声音唱在硬口盖上,在鼻腔和鼻咽腔产生共鸣,声音才响亮动听。
4
G2以上高音要用头腔共鸣
在印堂正中的眉心向上一指左右,作为一个点。向下两臂伸开,与眉心的点成A形,我们称其为共鸣塔。塔尖的点越小,高音越容易唱。联想,共鸣塔的宽度,就是你打开两肋吸气的宽度;共鸣塔的高度就是你用对抗的力量,向下通过横膈膜加压,而在塔尖形成气压震荡声音的高度。运用联想魔方找高位共鸣——调整站姿,睁开眼睛,张开嘴巴;抬软腭同时吸小舌头向上,打开声音通道;用手捏着下巴,把嘴撮起来发U音;加气压,两肋打开,横膈膜向下,让声音在共鸣塔的塔尖震响。
5
嘴巴长在心口上
联想,嘴长在心口上,适用于在低声区演唱。低声区只有用胸腔共鸣,才能发出像洪钟一样的声音。在使用胸腔共鸣的同时还要有高位头腔共鸣配合,这样才能自带立体音响。
6
掩耳发声

我们唱歌时自己感觉声音不大,掩起耳朵,听到的声音就大了。正是这种不大的声音,通过共鸣传出来,才是既好听又响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