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世界热捧的 VR,很多人根本就没搞懂!| 硅谷特稿

 alayavijnana 2016-06-24
作者:曾舒婷、李赓
什么,VR 是一种「药」? 并且,你对 VR 的热情会有幻灭的一刻?深圳有力量,可能造出属于自己的普适性 VR ?!

Benjamin Reinhardt 任职于某家神秘又备受关注的 AR 公司,是该公司的核心开发人员之一。Ben 在加州理工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和历史双学科的本科学位,而后在康奈尔大学的机械工程系念完了博士,期间在 NASA 做过不同的项目。

这是标准的硅谷精英轨迹,教育经历和从业背景使得他对 AR 和 VR 都有专家级的研究和见解。在太平洋的彼岸,AR 和 VR 技术也正在以爆发性的速度发展这,这让 Ben 也对中国的 VR 现象保持热烈的好奇和观察。

背景在硅谷,视野又投向了深圳的 Ben 在湾区接受了爱范儿的专访。
这位全球顶尖的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工程师认为人们普遍都对 VR 存在着误解,并告诉爱范儿,只要深圳抓住 VR 的大潮,也许华强北也就不再需要「逆向研发」,重复制作山寨手机的老路,而是很可能一步到位,生产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普适型 VR。
这是真的吗?不妨来看看 Ben 眼中的这七个误解。
误解一: VR、AR 和 MR, 是差不多的东西
VR,是将你与现实的世界分离出来。 AR,是把一个东西放在你面前。 而 MR,可以解释为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或者 「合成现实」(merging reality), 是把东西放到你所处在的现实里。 很多人其实分不清楚这些不同的「现实」感。
VR 可以在无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六个自由度的现实模拟,但它需要一个实时的 SLAM 算法,而 SLAM 就是 Tango 和 HoloLens 正在使用的技术。但是 Tango 有它的技术限制:非常耗电,反应也不够快速。 不过这些维度都是可以逐步提高的。
爱范解读
6 个自由度:也就是可以复现三维空间任意矢量的坐标和方向,从而让 VR 眼镜也能拥有类似人常规视角下的体验。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的缩写,这项技术主要用于机器人的定位。而目前 VR/AR/MR 在显示的同时,还需要对人的动作做出反应(虚拟环境的视界变化),通过各种传感器(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光学摄像头、惯性传感器)的融合,能够即时地定位自身并且构建出周围环境的计算机模型。Google 的 Project Tango 就用到了这样的技术。
误解二:现在市场上有不少 VR 产品, VR 已经趋于成熟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产品,都是非常初期的。我试用了绝大部分的 VR 产品,比如 Oculus,Google 纸盒,索尼的 Playstation VR,还有索尼 Gear VR。 HTC 的 vive 比大部分其他的 VR 产品都好,但是依然是非常昂贵,而且安装起来非常麻烦。
这些产品的问题都在于不能让用户真的自由移动。只有一个摄像头对着你,你怎么能轻易走动呢? 而 AR 产品更是离成熟还很远很远,目前出来的这些东西大多数还非常糟糕,对不起 AR 的名声。
VR 产品要实现成熟,依然有非常多的技术突破需要完成。最重要的科技有什么呢?比如,如果要单依靠一个 VR 头套去实现一个完全沉浸式的环境模拟,需要这个头套本身有很强的现实观测和追踪能力。Oculus 正在开发一项新技术,叫做 inside out tracking,这项技术可以让 VR 免去对外部设备的依赖,直接通过用户的头戴设备,进行优质的对现实的观测和追踪。
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更好地实现「虚拟现实」与现实的同步。也就是说,它会逐步减少延迟,逐步提升像素。 除此之外,光场的技术提高也非常重要,它允许头套进行六个自由度的计算和三角测量。
爱范解读:
Inside Out Tracking:这实际上是目前头盔类定位装置的基础原理,分为「Inside-Out」和「Out-Inside」两种。实际上两个词分别描述的是捕获这些标记的「感应器」、当做定位参考系的‘标记’的位置(按顺序)。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Out-Inside」,即 VR 头盔只负责发出信号,由外部感应器负责捕捉信号进行处理。如果能「Inside-Out」,在生活环境中完全可以做到‘无标记’(借用日常物品的坐标进行定位)。同时需要解决的还有感应器和处理器的小型化问题。
Lighthouse:它能够以一个固定的扫描频率发送横向和竖向的定向红外信号,这样红外感应器就能根据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借助三角定位方法,得到设备在 6 个自由度环境中的定位信息。
误解三:VR 就是 3D 摄像
目前大部分的 VR 产品在对公众做演示的时候,只能利用传统的传播形式,比如视频。 而视频顶多就是做成 3D 效果的样子。 这就让很多人以为:虚拟现实就是 3D 摄像,其实并不是的。
针对这种演示的困境,ZSpace 专门开发一些眼镜类的视觉产品。用户佩戴上这个眼镜之后,可以在没有实际使用 VR 设备的情况下,更好地体验 VR 产品的展示效果。 但是,说真的,如果一个 VR 公司真的要展示 VR 产品的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在场的每个人发一个真正的 VR 设备。
爱范解读:
ZSpace:这一「虚拟设备」实际采用的是类似 NVIDIA 3D 眼镜的解决方案,即通过频闪式、或偏振 3D 原理,特殊工况下的屏幕和眼镜合作让人的双眼接收到含有立体偏差信息的视觉信号,从而形成 3D 视觉。
误解四:VR 是一种独立于其他设备的昂贵的玩物
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现在的 VR 产品就是一种奢侈的玩具,你用它来看电影,玩游戏,以及进行一些其他的新奇的尝试。但是我觉得挑战这种「奢侈玩具品」模式的,会是中国! 我想,因为中国的市场尤其重视实用性和效率性,中国的开发者们或许最有可能把 VR 技术移植到已有的设备上。
根据我所阅读的资讯,中国最热衷于把 VR 技术移植到手机上。比如中国的联想手机就是首部承载 Google Tango 技术的消费者手机。 我想,手机会是一个很好的 VR 技术承载体,也是最有可能将 VR 的生产和普及带到最大量的。
听说深圳可以把一个 iPhone 拆了,然后进行一些「逆向研发」 (reverse engineering),找到更便宜的硬件原材料,重新组装,做成一个更廉价的「iPhone」。 试想想,同样的这种逆向研发如果用在 VR 上,该会有多么神奇的效果!本来 VR 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应该是降价,而中国可能是最有机会做到这件事的地方。
所以,我对中国的科技市场,感到无比地好奇和振奋。 我想要了解中国的科技市场如何做到如此高效地开发以及改进、升级 (iterate)产品的。而且,我也很想到深圳去看看那些硬件制作商和开发者。
爱范解读:
Ben 的这种直觉,有相应的数据支撑。 爱范儿以前报道过:手机虚拟现实头盔将是最大的消费者虚拟现实头盔细分市场,在 2014-2020 年期间,全球手机虚拟现实头盔销量为 9640 万。
误解五:VR 是万能的,让用户以不变生万变
很多人以为,一戴上 VR,就会完全成为某个电影、游戏、或者场景之中的角色,然后这个 VR 会带着你走,带着你去体验和经历这个场景。 这种看法是非常、极其、完全错误的!VR 的一个关键本质就是 「现实」,也就是这个科技可以允许一个「模拟」(simulate)现实的体验,所以一切里面的活动,都需要用户在现实中去引发。
比如,你必须在现实中动一下手,在这个模拟的现实里你的手才也会跟着动一下。 正是因为这种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才让我们开发起 VR 来挑战重重 —— 如何最真实、最立体地模拟我们所处的现实,同时又让这个虚拟的现实和我们的现实有适当的、符合人体感官的对应性,真不是易事。
误解六:以后的人类,会完全生活在 VR 里面
我觉得 VR 给人创造的是一种非常剧烈的心理体验。即使 VR 的眩晕问题解决了,即使 VR 可以让你完全无阻碍地进行身体运动的同步,但是当你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这种身心的巨变,你可以承受多少呢? 我认为,人们极大夸张了未来我们对 VR 的使用程度。 更何况,相当长一段时间后,VR 还是会保持高价。
人们喜欢将今天的 VR 类比于过去的电影电视、互联网或者网络游戏的生发,认为 VR 也会像互联网等等一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 可是人们却忽视了使用 VR 的心理成本。
VR 不像互联网,它不仅是一种信息载体,它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非常全面的体验世界的方式。
我还是大胆预测:即使有一天 VR 技术克服了绝大多数技术的困难,人们还是可能在 VR 的世界里呆个五分钟,就觉得体验太深度剧烈,会受不了。 不止这样,人们还可以就是太不好意思用 VR。 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普及使用 VR,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爱范解读:
从感官体验去比较和思考一个使用 VR 的未来,真是一个好角度。使用互联网,你不过就是将自己的视觉放到一个新的领域,然后你敲动手指,视觉继续在一个小屏幕上感知到变化。
然而,在一个 VR 的环境里,完全沉浸式的体验,会让一个使用者各方面的感官都需要去完全适应、存在于一个新的环境,这种冲击感会有多强,会对我们一向以来的感受世界的经验主义有什么冲击,不到那一步,我们就不会知道。
而人们将如何接受一种承载新的感官互动的新科技,看看当下语音助手的普及度,或许可以预见。 Siri 等语音助手出来出来了 4 年。但是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曾经在公众场合使用 Siri 的人数,不到 40%。 而戴着一个头盔行走在街头或者办公室的感觉呢? 估计也会有奇妙的尴尬感。
误解七:人们将对 VR 一直保持热度
从各种资讯和真实互动中,我有这种感觉:中国的用户比美国的用户还要对 VR 感到兴奋! 我很佩服这种对科技的热忱和关注,然而我认为:在近期内,比如接下来几十年,人们会经历对 VR 的一个厌烦期。 试想想,互联网的建设,就花了 20 年。VR 需要的技术更加复杂,建设的时间也会更长。
20 年之后, 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VR 的技术发展还是会有不少磕磕绊绊。到某个时间点,人们肯定会对 VR 产生厌倦甚至是幻灭感。
可能真的需要十年的时间,VR 才会在视觉方面有更完善的虚拟科技。可是那只是视觉发展,VR 需要覆盖的感官不止视觉,而这些其他感官的同步,又会是另一个考验。
爱范解读:
从没到过中国的 Ben 对于中国用户的直觉却很准确,说明这个世界可能真的越来越平了。 根据爱范儿以往的报道, 中国将有 2. 86 亿的潜在用户。 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一来中国人口基数大,这种兴奋的感觉容易传播。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科技界紧密观察和跟随美国的科技圈,可是跟随的过程中会产生信息的不对称、偏差、以及」本土化「,也是正常的。在中国,科技偶尔也像日韩流一样,烧起来,失去理性,偶带泡沫。
最后:深圳有力量,华强北有可能生产出普适性的 VR?!
聊天接近末尾的时候,Ben 和爱范儿探讨 VR 对于人类的意义,他说,
VR 就是一种药。当然,不是说药就是一种坏事。有的药让人兴奋或迷幻,有的药就是让人治病以及正常运作。是哪种药,就要看是哪种用户,使用于哪种情况了。 
VR 就是令人遐想的开端,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它就像一种药一样让我们着迷。 就像科幻小说里说的,一旦我们的感官体验被重新定义,极端如长生不老、生不如死、亦生亦死的体验,也许不再遥远、抽象。
「VR 是给那些不太喜欢现实的人的?」 在对话中, Ben 这么修辞性地、趣味地反问了一句。
Ben 对于 VR 科技,显然比行外人显得更加务实和保守。 但是,他对 VR 的热情和期待,绝对也是专家级别的。 「我们都很好奇,一个有 VR 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比如,以后我们可以不出门,就在一个虚拟的咖啡馆里见面聊天了。可是,这么见面和聊天,会和真人会面一样,有‘人情味‘吗?」
在 Ben 看来,VR 是一个深圳和硅谷连接的很好的契机。
想象一下,VR 将可能催生怎么样的深圳和硅谷之间的跨国合作机会。
未来的 VR 世界会是如何的? 相信到时候,全球的科技市场会有更多的平均参与的机会。 而关于 Ben 的各种想象和预测是否为真,就让时间说话吧。
最后,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看得清楚题图和下图中,为爱范儿(微信号:ifanr)竖起了大拇指的 Ben 的模样吗?
本文由让手机更好用的 AppSo 精选推荐,关注微信号 appsolution,回复「虚拟现实」获取虚拟现实专题文章《这篇文章,带你认识十块钱就能玩转的高级玩意》
想起《攻壳机动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