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专题|翰墨传承 亘古魅力 ——图说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之中国书法的衍变(上)

 伯乐书香小屋 2016-06-24


明 董其昌-楷书《自诰身》 辽宁省博物馆藏

编者按: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纵观几千年来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不难发现,书法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并且强烈地反映出所属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在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200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书法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法已为世界所认知,成为人类最伟大的艺术瑰宝之一。

1中国书法的定义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即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具体地说,指借助墨汁、毛笔等书写工具,以汉字为书写对象,宣纸、绢等适宜书写的材料为载体,运用正确的笔法、合理的结体、完美的章法、和谐的墨法来抒发性情,表现丰富内涵的一种中国传统艺术。


乾隆-瞰碧楼诗 纸本 145×53.6cm

2中国书法的起源


  中国的书法艺术萌芽于汉字的产生阶段,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最早出现的书法艺术,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这些地方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而后,在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3中国书法的衍变


  中国书法的衍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从甲骨文、金文演变成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篆书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大篆

  早在六千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了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这些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秦代小篆 李斯 琅琊台刻石

  2.小篆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小篆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象形的意味,朝抽象符号迈进了一大步:古文中摹形的成分被淡化,摹形的曲线被其他形状的线条所代替;作品中所有线条能够统一使用规范、简化的笔法;所有结构能够按统一的空间原则来处理。它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古拙、神秘的气氛,但给技巧的发展做好了铺垫,使笔法能够朝流畅、熟练、复杂,使结构朝自由、灵动、连续变化等方向大步推进。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其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当时的学术家程邈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三千个隶字来。隶书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 汉《张迁碑》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简上就有隶书的初形,经过长期演化,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简的限制,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隶书突破了秦篆单一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求生动活泼的多样。在字的结构上改变了小篆拟横扬竖的趋势,字势向横向伸展,成熟的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把汉字的基本型态确立下来了。隶书的总体风格是严整壮阔而又舒展灵动。


隶书 汉《张迁碑》

草书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由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带横势。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 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妙,变化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等。

  (1)章草的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将队帖》、晋索靖《月仪帖》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章草的代表人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人,三国有皇象、索靖等人。


章草 三国·吴 皇象《文武帖》

  (2)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张芝对创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草圣”。很可惜的是,现今没有他的墨迹。“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历代很多书法名家都善今草,黄庭坚、赵孟、鲜于枢、祝允明、文征明、徐渭、张瑞图、傅山、王锋等书法大师都留下了许多墨宝。


今草 唐朝 孙过庭《书谱》

  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自述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狂草 怀素《自叙帖局部》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行书的名称始见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一文:“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行书者,刘德升所作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张怀瓘在其《书议》又云:“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明代丰坊在《书诀》中则有更为形象的描述:“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行书正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从产生起便深受青睐、广泛传播。行书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于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


王羲之《兰亭序》

  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无疑是一座最为绚烂多姿、丰富厚重的宝藏。其中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王珣创作了《伯远帖》,王献之创作了《鸭头丸帖》等。这些照亮书法艺术星空的经典之作,是历经漫长岁月淘洗留下的艺术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审美领域的独特贡献。

  (1)行楷。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现代见到的王羲之的很多书法碑帖,并不是他的原迹,多是由后人临摹或集字而成的。王羲之的原迹多数随葬在唐太宗墓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宋米芾《苕溪诗卷》、元赵孟《洛神赋》、明文征明《醉翁亭记》等。

  (2)行草。如:晋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唐颜真卿《祭侄稿帖》,行书是界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最适用的一种书体,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接近于草书的称为行草。行草是王献之创立的书体,《鸭头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行书碑帖众多。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楷隶”、“今隶”,是最晚形成的字体,始于汉末,由汉隶演变而成。楷书书体规矩方正,笔画独立工整。《宣和书谱·正书叙论》:“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降及三国,钟繇者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唐以前,亦指八分与隶书。唐张怀瓘《书断》云:“八分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

  楷书这个名称是唐代才有的,其形成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魏正书萌其芽,是初创时期,形、法未备,真迹亦较少;两晋树其干,初步具备方正之形;六朝发其花,笔画与结字变化多、奇古;隋唐结其果,笔法规范、定型、尚法、完备。

  汉钟繇《宣示表》、钟繇《荐季直表》、北魏《张猛龙碑》、晋《爨宝子碑》、晋王羲之《乐毅论》、晋王羲之《黄庭经》。钟繇对创立楷书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宣示表》是晋唐人临摹的。用笔质朴浑厚,雍容自然。体势尚存隶意。魏碑和《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都属早期的楷书,以方笔为主,开雄强古朴之风。


汉钟繇《宣示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