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扇子,曾惊艳了整个西方

 a秋韵书馆 2016-06-25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艺术品收藏 | 茶道 | 文学 | 视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行歌 陈鸿宇 - 一如年少模样                          些年,那些惊艳西方的扇子

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

自丝绸之路开拓之时就已经开启

16世纪初,自葡萄牙的船只出现在中国海域

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就揭开了崭新的一幕

中国的商品不断输入欧洲并逐渐在欧洲形成了“中国热”

这对欧洲国家的思想、文化、艺术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依稀看到那个年代的中国口岸装船的繁忙和喧闹

致那曾经惊艳了西方的那些年

致那曾经造就了惊艳西方的能工巧匠

致那些曾经惊艳了西方的扇子



17世纪18世纪初

欧洲形成的洛可可艺术就与这股“中国热”密不可分

中国艺术品优美的造型、独特的色泽、别具一格的图案纹饰

迎合了欧洲人对东方艺术的热爱与想像



外销扇

由于它携带方便

尤其在材质、题材、纹饰、工艺

等方面比较显著的迎合了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深受西方人的喜爱

在18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风靡一时




9世纪中前

外销扇在美国盛行

东海岸的女人

在炎热的夜晚或舞会

拿着一把中国扇



18世纪晚期随着欧洲社会的发展

“中国热”逐渐冷却

19世纪中后期

随着各国列强踏上中国土地

中国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外销工艺品的质量也每况愈下

外销扇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繁荣




外销扇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

利用了许多传统艺术语言

但整体又有西方审美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体现的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

呈现东西方交融的装饰风格特色



温馨提示:《书画文化》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书画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